以下是含有100例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台灣每年新增約4至5千名「重症肌無力」個案,好發於40歲以下女性、60歲以上男性。過去傳統手術需鋸開胸骨切除胸腺,但會留下長達20公分、宛如「高速公路」的傷口。林口長庚醫院2022年起,將「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應用於劍突下胸腺切除,只需3~5公分小傷口,病人術後恢復良好。
安克(4188)今(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營運三大亮點策略包括,「安克甲狀偵」推進健保沙盒計、擴大「安克呼止偵」在台的醫院滲透率,下半年持續推動國際市場落地、掌握One-Device AI超音波診斷趨勢,積極推動結合AI的掌上型超音波(POCUS)市場新藍海。
蝦毀,雙胞胎不同血型?!47歲謝小姐33歲時因腎衰竭洗腎,雙胞胎弟弟不捨姊姊要照顧2個孩子還要定期洗腎,慨然承諾捐腎給她,未料進行術前諮詢配對才發現但姊弟血型不同,台中榮總醫療團隊以免疫抑制療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如今已逾10年7個月;醫師指,大愛器官捐贈有限,五等親內活體捐贈不同血型也能移植,謝小姐就是最好的見證。
清明連假將至,掃墓或從事野外活動小心恙蟲上身!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年約有近400例恙蟲病,疾病初期症狀與流感、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相似,診斷不易,一名20歲男性登山旅遊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且身體出現紅疹,血液檢測排除流感與登革熱,最終確診恙蟲病。
藝人大S徐熙媛日前遊日,不幸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震撼兩岸影劇圈,瞬間提高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北公費流感疫苗剩餘約4萬餘劑,為便利民眾接種,29區衛生所及700家合約院所持續提供隨到隨打服務,2月9日下午於新莊宏匯廣場提供流感及新冠疫苗免費接種服務。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4歲了!院方8日舉辦「伴您成長」4周年院慶,聚焦「婦幼醫療」展現提供全齡卓越醫療服務成果外,並邀請10位11個月大到76歲的「新竹台大寶寶回娘家」,其中心臟內科主任志國也是新竹台大寶寶,場面溫馨。
現年41歲的美國女模Taylor Muhl,自小身上就有2種膚色,不過她並未感到任何不適,一開始以為只是胎記,直到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曾經有一個雙胞胎妹妹,但對方在母體裡被她「吸收了」,是醫學上罕見的「嵌合體」(Chimera),因此才會有2組血型和DNA。
近日網路流傳一張新竹台大分院為促進生產率海報,內文指到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生產的孕婦可獲12小時免費停車券,意外掀起網友熱議。新竹台大分院8日也公布生醫醫院竹北院區10月份單月新生兒生產人數突破「100例」,平均1天超過3個寶寶出生。
澎湃新聞3日報導,近年來,湖南省出生人口急劇下降,2017年達到頂峰83.5萬,2023年快速降為37.37萬(機構活產數),降幅達55.25%,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新生兒數量減少,引起全省產科、兒科醫療資源發生系列變化。針對當前及未來部分產科兒科醫師過剩、面臨轉型換工作困境,將加強培訓和就業服務。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有高達350萬人有膝關節損傷困擾,每年更有高達4萬人惡化到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台中榮總研發「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以自體軟骨透過專利技術即可讓受損軟骨再生,1名35歲排球國手因運動傷害不良於行,接受治療後重回球場,而這項技術也獲東南亞多國引進運用於臨床。
臺大醫院自2015年引進免開刀的「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至今已達成百例里程碑,此技術能改善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肺動脈瓣膜異常,尤其是法洛氏四重症患者術後常出現的肺動脈瓣膜逆流問題,讓病患不用多次接受開心手術的痛苦,比起傳統手術傷口更小、恢復期短、效果更佳,且已獲健保給付,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打破連續5周本土登革熱零病例,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上周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於高雄市鳳山區的20多歲男性,6月6日開始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於6月7日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之後,確認為登革熱病例,所幸,密切接觸者目前無症狀。另外有3例印尼境外移入個案。
94歲的徐老先生,因胸口有如重石般壓住悶緊不舒服,消防局送醫途中透過車上12導程心電圖機監測,與慈濟醫院判讀群組醫師線上判定,確認急性心肌梗塞,院方即刻準備相關前置,病患進入急診室檢傷後啟動「綠色通道」,迅速送心導管室進行手術救治,從鬼門關前救回一命。消防局與慈濟透過此一無縫接軌模式,4年已挽救102位心肌梗塞病人。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長期將導致心臟衰竭,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林口長庚醫院2022年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提供心房顫動微創治療選擇,不需開胸、不需讓心臟停止跳動,更有效的關閉左心耳,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100例。
70歲的吳先生有慢性肺病,幾個月前被診斷重度二尖瓣逆流及心房顫動,醫師建議手術治療,但傳統開胸手術會造成大傷口、標準微創手術需心臟停止並使用人工心肺機,都讓患者與家屬卻步。直到最近因心臟衰竭症狀加劇,吳先生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治療。醫師呼籲有瓣膜疾病及心房顫動的民眾,不要因為害怕手術而延誤治療。
高雄一名蔡姓小姐患有子宮肌腺症、及卵巢巧克力囊腫,結婚4年來肚子都傳不出好消息,最令她痛苦的是往往經痛都能持續一個月,影響生活品質相當大。不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就使用腹腔鏡子宮肌腺症微波消融手術,同時在術中將巧克力囊腫移除。半年開始接受了人工生殖治療,預期很快地能夠成功受孕。
34歲黃姓婦人去年喜迎第1胎寶寶,懷孕6個月時左邊髖關節出現疼痛,原以為是體重變重所致,卻演變成長短腳一跛一跛,甚至只能坐躺。黃婦不敢照X光檢查也不敢吃止痛藥,忍痛4個月生下孩子,才發現竟罹全球僅約百例的「懷孕期間髖關節壞死」,幸經微創髖關節置換,重享照顧新生兒的喜悅。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在2021年首度擠入十大癌症排名。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治療困難,包括名嘴劉駿耀、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等都因胰臟癌過世。北榮今年5月中啟用重粒子中心,至今已完成100例病人的治療,其中也不乏有胰臟癌患者,經化療、重粒子治療後,得以切除腫瘤,目前仍在追蹤成效中。
大陸抗藥性黴漿菌疫情大爆發,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憂心,明年春節恐入侵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不只大陸,全球「黴漿菌肺炎」都在大規模爆發,韓國更是每周新增100例,住院的患者年齡集中在1至12歲,示警這種病原體再次出現恐致嚴重罕見病例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