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6吋廠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台積電位於竹科的6吋廠晶圓二廠將在2年內退場,這座晶圓二廠為台積電在台灣的最後一座6吋廠,這也代表著打下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基礎的6吋廠即將成為歷史;另外,時任英特爾資深副總、後擔任英特爾總裁的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經來參觀過台積電起家厝晶圓一廠的往事也再度被提起。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配發2025年第二季每股現金股利5元,12月11日除息、明年1月8日發放,全年股利上看20元以上。會中並核准資本預算206.57億美元(約新台幣6,198億元),並以不超過100億美元額度增資子公司TSMC Global,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台積電證實退出第3類半導體氮化鎵(GaN)市場,力積電不僅承接轉單撿到槍,還因與納微結盟無痛升級輝達供應鏈,對網稱「相信黃董、年底就懂」的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能否帶領公司重返榮耀,資深分析師指出,包括GaN量產進度與良率、大客戶納微市占變化、陸方補貼政策將是3大觀察重點。
世界先進(5347)以每股49.6元、合計24.8億元,認購漢磊(3707)5,000 萬股私募普通股,將取得漢磊13%股權,雙方共同推動8吋SiC技術合作。
IDM分離式元件廠德微科技(3675)透過集團資源整併及併購,持續壯大,董事長張恩傑26日在法說會中指出,今年德微營收規模將再創歷史新高、邁入新階段之起步,力拚逐季成長佳績。
三五族廠環宇-KY(4991)6日舉辦法說會,受常州承芯半導體投資損失金額增加,拖累今年首季稅後虧損2.1億元,總執行長暨總裁安寶信指出,無線射頻(RF)代工未見明顯拉貨動能復甦跡象,但受惠資料中心需求帶動,自有光電元件(KGD)銷量大幅增溫,看好第二季業績表現優於前季、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富采(3714)董事長彭双浪去年上任之後,持續整頓旗下事業,繼去年第四季提列資產減損之後,26日董事會決議,將出售旗下晶成微電設備,並斥資4.5億元買回晶成股份,未來分別持有晶成、環宇-KY(4991)股權100%、22%,可望各自聚焦光電、微電領域。
砷化鎵廠環宇-KY(4991)26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公布經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子公司Global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s, LLC(GCS)向晶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購置微電子機器設備,且公司處分持有全數晶成半導體股權予富采控股之子公司晶元光電,董事長黃大倫表示,公司未來仍會持續尋找其他策略合作夥伴,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衝擊。
0403花蓮強震全台有感,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指出,台灣半導體廠多以高規格興建、且多能減震1~2級,此次幾乎都是停機檢查後便迅速復工進行,且損失多可在復工後迅速補齊產能,產能耗損算影響輕微,無論是晶圓代工或DRAM產能均無嚴重影響。
0403花蓮強震過後,國際間仍關注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損失情況,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調查,這次半導體廠幾乎都是停機檢查後,迅速復工進行,縱有因緊急停機或地震損壞爐管,導致線上晶圓破片或毀損報廢,損失大多可在復工後迅速補齊產能,產能損耗算是影響輕微。
台系IDM大廠德微科技(3675)積極進行組織調整,在母集團達爾協助之下,逐步完成轉型之路。2023年接連併購達爾基隆6吋廠、喜可士,上至晶圓代工產能、下至產品出海口建置,逐步完成IDM布局。展望2024年,在併購綜效逐步顯現之下,德微營收將再創新高,毛利表現也將更上層樓。
被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譽為最佳戰友的台積電榮譽副董事長曾繁城昨(26日)受邀出席「潘文淵獎」頒獎典禮,替獲獎的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擔任引言人,曾繁城暢談蔡力行加入台積電的小故事,更分享1989年英特爾請台積電代工的背後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