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Fisker的搜尋結果,共22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西方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本就舉步維艱,美國總統川普當選,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9日刊文介紹稱,今年早些時候,電動SUV製造商Fisker、電動巴士製造商Arrival等幾家知名公司相繼申請破產。在寶馬BMW取消了一筆重要訂單後,有「歐洲的希望」之稱的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上周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最新破產的企業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導,電動車製造商Fisker在美聲請破產保護後,近日打算將旗下所有電動車約4,300台全數賣給租車公司American Lease。Fisker委任律師瑞斯尼克(Brian Resnick)表示公司即將和一家買主簽約脫手電動車庫存,American Lease營運長米勒(Neil Miller)也證實公司考慮收購Fisker庫存。American Lease專門為紐約市優步及Lyft司機提供租車服務。
盤勢分析:輝達(NVIDIA)黃仁勳離台前一句「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價值被低估」,引爆外資追捧台積電,加上台積電股東會新任董座雄心壯志,台積電股價單周大漲,帶動台股突破23,000點,絕對是所有分析始料未及,真的是「計畫改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黃仁勳一句話」,從輝達的角度看,不僅輝達會繼續漲,台積電仍低估,AI成長空間才剛起步。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菲斯克(Fisker)於周一晚間聲請破產保護。為了在美國和歐洲交付Ocean電動休旅車,該新創公司陷人燒錢惡夢,且與某大型汽車製造商的交易也落得談判破裂的下場。
不是被大陸電動車打趴,而是銀彈用光了!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 17日晚間聲請破產保護,由於先前與其他大型車廠的談判告吹,在沒有額外金援的情況下,使得該公司迅速燒光資金,無法在美歐推出自家Ocean休旅車。
被市場稱為「特斯拉殺手」的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25日表示,未能跟一家大型車商達成投資協議,不符合原先承諾提供1.5億美元融資的投資人提出的要求,導致股價應聲崩盤而遭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強制下市。
被市場稱為「特斯拉殺手」的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在25日表示未能跟一家大型車商達成投資協議,不符合原先承諾提供1.5億美元融資的投資人所提出的要求,導致股價應聲崩盤而遭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強制下市。
紐約證交所25日宣布將展開Fisker公司股票下市程序。對此,這家陷入營運困境的電動車廠表示,此舉將使明年到期的部分可轉換債務出現違約。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美國電動車(EV)新創公司Fisker已聘請重整顧問,可能為提出破產聲請預做準備。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已經聘請重整顧問,可能為提出破產聲請預做準備。
電動車蔚為風潮,但車廠想要成功沒有那麼簡單,美國新創電動車廠商Fisker宣布,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維持未來一年的運作,將向投資者討論引入更多資金的可能性,同時也會裁員15%。這並不是創辦人Henrik Fisker第一次遇到經營困難,他的第一間車廠在2013年因桑迪颶風摧毀大部分庫存,宣告破產。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電動車生產商Fisker與日產汽車,正就投資與合夥事宜進行深入談判,當中包括日產將對Fisker卡車平台投資超過4億美元、日產在Fisker平台上將建造自己電動皮卡,以及自2026年開始日產將在美國工廠為Fisker生產阿拉斯加電動皮卡。
LED車燈滲透率擴大,新單效益可期!兩大LED車燈廠今年營運看旺,聯嘉(6288)受惠GM(通用)汽車新案於1月陸續出貨,挹注單月營收衝高至4.53億元,隨2月仍有新案出貨,再加上美國廠稼動率逐步拉升,法人看好,第一季淡季營收可望改寫單季新高紀錄。
中國的吉利企業周四宣布,將從富豪汽車(Volvo Cars)的手中,接手資助陷入困境的電動車(EV)製造商Polestar。這樣的發展,突顯出全球電動車業正加速進入強者恆強的洗牌階段。
LED車燈模組廠法說報佳音,繼麗清(3346)看好2024年業績成長動能,聯嘉(6288)26日法說會亦釋對明年樂觀的展望,除大陸廠及台灣廠目前皆已滿載,美國廠稼動率也逾50%,並已接獲多個新案,合計近三年新接在手訂單逾200億元,明年將開始放量出貨,進入收割期,未來3至5年出貨動能無虞。
電動車產業面臨泡沫化隱憂,《巴倫周刊》撰文示警,9家電動車新創公司加起來的市值,從2019年至2021年高峰的4700億美元,現今下降至590億美元、縮水87%,而這是一大警訊。
儘管全球車市雜音不少,敬鵬(2355)受惠於電動車佈局成果逐漸顯現,營運漸入佳境,隨著全球汽車供應鏈逐漸恢復正常,敬鵬預估,明年廠區稼動率有望回升到90%,審慎樂觀看待明年營運,在外資買盤力挺下,敬鵬今天盤中股價亮燈漲停,創下2018年4月23日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