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VMFA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被稱為「紅魔鬼中隊」(Red Devils squadron)的美軍陸戰隊第232戰鬥攻擊中隊(VMFA-232) ,奉令派駐日本岩國陸戰隊航空站 (MCAS),已經於9月8日抵達。這是美國軍方最後僅有的4個F-18C大黃蜂戰機中隊,該型戰機已服役超過40年,可能在未來幾年全面除役。
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的黎波里號」(LHA 7),23日抵達日本九州佐世保基地靠泊,將在完成例行整備與補給作業後,接替在日本部署數年的同型艦「美利堅號」(LAH 7),投入巡弋任務,維繫美軍的印太嚇阻優勢。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5月31日報導,美國陸戰隊第231攻擊中隊(VMA 231)的AV-8B「海獵鷹」戰機,於近日完成最終飛行任務,為該中隊同型戰機近40年輝煌生涯畫下完美句點。未來將變更番號並換裝F-35B戰機,進一步提升現代化戰力。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美國陸戰隊第211戰鬥攻擊中隊(VMFA-211)F-35B戰機,10日飛抵日本岩國基地展開輪調部署;是陸戰隊繼3月飛抵當地的「黑羊中隊」後,再度自本土輪調F-35B中隊赴日,有助提升空防能量,強化美軍印太區域嚇阻戰力。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C戰機首度執行實戰任務,空襲葉門「青年運動」(Houthi)叛軍。五角大廈證實,部署在「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CVN-72)航母上的海軍陸戰隊 F-35C戰機參與了近期針對「青年運動」武裝分子的軍事行動。
日本海上自衛隊(簡稱海自)今(21)日證實,護衛艦「加賀號」(DDH-184)20日與美軍F-35B戰機搭配合作,在美國西岸首度完成起降測試,後續還將舉行多項測試,為未來航空自衛隊(簡稱空自)同型戰機登艦部署,提供操作經驗與研擬準則技令。
美軍陸戰隊第251戰鬥攻擊中隊(VMFA 251),17日接收該中隊首架F-35C戰機,成為美國東岸首支接裝該型戰機的陸戰隊部隊,透過新世代航空兵力的加入,強化美東陸戰隊遠征戰力。
美國《國防新聞》1日報導,美陸戰隊第3陸戰航空聯隊(3rd MAW)、暱稱「雄貓中隊」(Tomcat)的第311戰鬥攻擊中隊(VMFA 311),已達「初始作戰能力」(IOC),成為繼第314戰鬥攻擊中隊後,美陸戰隊另一支可執行作戰任務的F-35C中隊。
一份備忘錄顯示,在2023年交付加州美國海軍陸戰隊戰機中隊的5架新型F-35C戰機中,發現的問題除了受污染燃料內的金屬屑、組裝錯誤的零組件,還有從機翼折疊處突出的塑膠刮刀。
航空學家(The Aviationist)報導,一架美國海軍F-35C戰機,在著陸後發生鼻輪塌陷事故,整個飛機向前傾倒,如同跪了下來。類似的事故先前曾發生在空軍型F-35A與垂降型F-35B身上,顯示這可能是普遍的設計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