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不對稱戰力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前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周」(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她提到,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規則已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國防部昨日表示,國軍無人載具發展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為原則,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方向規劃,依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層級兵、火力運用,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建軍整備發展。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將依國防科技產業政策指導,結合民間力量,藉由多元管道持續籌獲各式無人載具,以加速形成戰力。
總統賴清德昨日主持「中華民國114年11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肯定國軍在「樺加沙」颱風造成災情的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彰顯「守護人民、服務人民」的國軍精神。賴總統表示,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期勉國軍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導入先進科技與裝備,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守護臺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強調,當前,中共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灰色地帶侵擾。臺灣除了要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更要堅定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我們強化國防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維持現狀,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他強調要持續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唯有以實力守護和平,臺灣才能穩定前行。
國造「下一代先進防禦戰機」(ADF)動態已沉寂已久,外傳國防部長顧立雄召開會議認為,技術門檻過高喊卡;不過數月過去,消息人士近日表示,這個案子仍未被下令正式取消,但也沒下一步,形同「爛尾樓」。知情人士也透露,當今趨勢已開始在發展六代機,我們還在砸大錢研發快過時的產品,成本效益堪憂。
台灣於2020年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總經費2467億餘元,不過至今仍一架都沒交付;台灣耗資500億造海鯤號,原定11月交艦,但至今仍未完成海測,外界憂心進度再度延宕。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交艦延遲罰款每日約19萬元,上限是建造款20%,要57年才會達到上限!
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赴立法院實施業務報告時表示,國軍將積極建軍備戰,務實推動各項重大政策,透過持續籌建武器裝備,強化國防自主能量,並藉軍購管道籌獲武器裝備,快速提升國防戰力;此外,國軍亦前瞻應用新興科技,將人工智慧(AI)導入軍事領域,提升整體作戰效能與擊殺速度。
陸軍8軍團昨日舉辦「114年干城盃體能戰技競賽」,由單位官兵接連進行快速反應射擊、無人機操作等競賽項目。期間,官兵相互切磋、競技交流,有效驗證部隊戰技專業職能與團隊默契。
總統賴清德國慶演說高調拋出「台灣之盾」計畫,獲得美方強烈支持背書,正在美國參加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的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公開表示,台灣政府預計即將提出新的國防特別預算,包括建立「台灣之盾」、提升戰備存量等,預計新台幣1.3兆元。當台灣積極強化「不對稱戰力」,民進黨上任後大幅提升國防支出,是否已經補足「西太平洋防線」缺口?就當台灣自製潛艦「海鯤號」所引發的交付爭議未解,如今喊出這面「台灣之盾」,究竟是保衛島嶼的天際防線,還是推高風險與浪費資源的軍武工程?
編者按:根據《國防法》之規定,國防部定期提出國防報告書,向國人說明當前國家安全形勢、軍力建構狀況。國防部日前公布《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翻爆》特別摘錄其中菁華以饗讀者。
近年來,中共運用灰色地帶襲擾、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軍演等各種手段,嘗試對臺灣全面封控,並向外延伸兵力部署,企圖營造「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態勢,壓縮我國際空間及防衛作戰預警時間。國軍為有效應處其軍事脅迫,爭取防衛作戰預警空間,持續務實整建所需戰力,強化指通網電韌性,同時針對灰色地帶應處作為、聯合作戰計畫與區域聯防機制之適切性實施滾動式檢討,全面提升聯合作戰效能,以建構堅實整體防衛戰力。
眼看海鯤號無法如期於11月底交艦,軍方改變態度,坦言當初對造艦進度太樂觀,現在終於面對現實。在大罷免期間,民進黨把潛艦國造當做建軍政策宣導,指控在野黨「刪光潛艦預算」,還扣上「中共同路人」紅帽,當時青鳥死忠護航,如今面對真相該有多麼難堪,民進黨不僅欠在野黨1個道歉,對綠營支持者,也欠1個道歉。
國造「下一代先進防禦戰機」(ADF)沉寂已久,外傳國防部長顧立雄曾召開會議認為技術門檻過高喊卡;不過數月過去,消息人士近日表示,這個案子仍未被下令取消,但也沒下一步,形同「爛尾樓」。知情人士也透露,當今趨勢已開始在發展六代機,我們還在砸大錢研發快過時的產品,成本效益堪憂。
民間團體「捍衛民主與和平論壇」9月9日在立法院舉辦「國防不必防人民」的人民公聽會。主辦單位邀請十多位立委與官員,最終僅有徐巧芯出席。這場冷清且少有媒體報導的公聽會,透露一個冷酷的現實:當人民要求討論國防與民生的界線時,政治人物卻選擇迴避或沉默。
總統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上午前往高雄旗津營區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期勉他們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鋼鐵勁旅。他並強調,未來國軍將繼續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
面對中共的長期威脅,賴清德總統今天勗勉海軍62.1支隊,要秉持忠義軍風,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鋼鐵勁旅。並宣示,未來國軍將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的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這是要普遍落實到部隊基層、深耕到國軍各單位的目標。
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當中除了涵蓋「強烈建議」邀台參與環太軍演外,軍援台灣10億美元的條款也得以保留;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4)日受訪低調回應,在還沒有正式公布前,國防部不予評論,靜待美方政府的最後決定。
國防部日前公布114年《國防報告書》,全書191頁,畫分「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國防管理」四篇。報告強調全球安全形勢惡化,中共持續擴軍並對台軍演施壓,國軍將奉行「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強化多域聯合作戰與全社會防衛韌性。整體而言,台灣將以不對稱戰力及全民防衛應對來自中共愈趨嚴峻威脅。
面對中共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日前夕接見「台北安全對話」訪團表示,台灣將積極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推動更具競爭力的國防產業,並強化全社會韌性。他強調「以實力守護和平、以合作深化安全」是台灣的目標,將繼續跟各國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印太區域民主、和平與繁榮。
台灣無人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浪潮。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25年前7個月出口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5倍,累計出貨約2.6萬台,出口總值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主要採購國包括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其中波蘭占比高達54%,成為最大買主。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大陸化」趨勢中的關鍵地位,也反映出軍民市場對台灣技術與製造能力的高度信任。本文將從出口動能、技術優勢、國防採購、民生應用、制度挑戰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探討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