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威脅的搜尋結果,共463

  •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 識讀大陸教材延宕 藍籲先救教育

    識讀大陸教材延宕 藍籲先救教育

     教育部原本規畫9月針對全國高中推出「中國威脅識讀教材」,至今仍停滯。教育部回應,尚在蒐集教師意見與修正階段。藍委呼籲賴政府懸崖勒馬,多做實事,不要只會抗中保台、洗腦學生。

  • 習川會後 中美軍方建熱線

    習川會後 中美軍方建熱線

     中美軍事高層互動升溫!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1日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華府與北京將建立軍方之間的「熱線」,以防止印太地區的分歧或誤判演變為意外衝突。他並透露,他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10月31日會談後,又再進行電話會議,雙方致力於消除衝突並緩解任何突發問題。

  • 美防長:陸同意設軍事熱線  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美防長:陸同意設軍事熱線 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正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合作,建立美中軍事聯絡系統,以防印太地區的分歧或誤解演變為意外衝突。

  • 美財長:1~2年內擺脫對中稀土依賴

    美財長:1~2年內擺脫對中稀土依賴

     美國財長貝森特10月31日表示,中國威脅切斷稀土出口的做法恍如「對空鳴槍」,令世界各國都有所警覺,北京因此「犯了真正的錯誤」。他稱,美國正加快建立稀土替代供應鏈,預計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即可確保新的供應來源,大幅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 為中美更大貿易戰做準備 川習停火搶時間尋求籌碼

    為中美更大貿易戰做準備 川習停火搶時間尋求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結束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釜山峰會時,笑容滿面地說,這是場「實在很棒」的會談。

  • 沈伯洋遭陸立案調查 民進黨氣炸批中:無權干涉台灣人民

    沈伯洋遭陸立案調查 民進黨氣炸批中:無權干涉台灣人民

    大陸重慶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指控立法委員沈伯洋為「台獨頑固份子」,並聲稱其行為涉嫌分裂國家犯罪,決定立案偵查。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今(28)日表示,中國對台灣人民從來沒有任何管轄權,這些宣稱完全無效,只是企圖以政治手段恐嚇台灣人民。此舉是赤裸裸的紅色恐怖,不僅嚴重破壞兩岸關係,更威脅區域和平穩定。

  • 奔騰思潮》又塑造中國威脅論悖論 兩岸和平難矣(柳金財)

    奔騰思潮》又塑造中國威脅論悖論 兩岸和平難矣(柳金財)

    近日外交部長林佳龍首登華沙安全論壇,以「再造全球民主供應鏈」為題發表公開演講,成為台灣首名獲邀前往波蘭當地智庫卡斯米爾波拉斯基基金會(Casimir Pulaski Foundation)舉辦的華沙安全論壇(Warsaw Security Forum)發表公開演說的外交部長。宣稱當前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威權政權已形成「動亂軸心」,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台灣則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也在強化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可信任性上扮演關鍵角色,台灣生產全球超過90%的最先進半導體,是全球科技生態系的中樞力量。

  • 賴雙十演說 向美國交功課

    賴雙十演說 向美國交功課

     賴總統的雙十演說,示範了他要如何協助川普拿到諾貝爾和平獎。不過,此時的川普恐怕冷汗直流。相較於包括蔡英文在內過往的雙十演講,兩岸關係都會自成一個重要的段落,此次賴清德非但沒有專論兩岸,也不見其重申就職時所宣示的「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等目標。

  • 台灣之盾 系統整合是挑戰

    台灣之盾 系統整合是挑戰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國慶文告,首度提及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高攔截率的防空網;府方人士表示,後續細節由國防部完整規畫,年底前提出國防特別預算。軍事專家認為,台灣在雷達技術上已有成果,但面對低空小目標的偵測及反電子戰方面,仍有挑戰性。

  • 時論廣場》賴雙十演說 向美國交功課(張鈞凱)

    時論廣場》賴雙十演說 向美國交功課(張鈞凱)

    賴總統的雙十演說,示範了他要如何協助川普拿到諾貝爾和平獎。不過,此時的川普恐怕冷汗直流。相較於包括蔡英文在內過往的雙十演講,兩岸關係都會自成一個重要的段落,此次賴清德非但沒有專論兩岸,也不見其重申就職時所宣示的「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等目標。

  • 賴清德喊打造「台灣之盾」 府方人士曝預算進度

    賴清德喊打造「台灣之盾」 府方人士曝預算進度

    賴清德總統今(10)天發表國慶文告時提出發展國防產業三大目標,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一起建構守護自由民主價值的堅強防線。府方人士說明,今年底之前會把國防特別預算跟國人報告。

  • 奔騰思潮》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兩岸論述三種想像空間(柳金財)

    奔騰思潮》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兩岸論述三種想像空間(柳金財)

    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演說前夕的兩岸及國際論述,引發普遍性關注。自其就任以來,其政府及團隊在重大國家慶典及會議的政策敘事,主要可歸納三種模式:一、中間偏強硬立場,例如2024年就職演說、2024年國慶演說,倡議兩岸互不隸屬;二、高衝擊強硬立場,例如2025年國安會議,倡議兩岸互不隸屬、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三、溫和保守立場,例如2025年元旦、就職一週年演說,全文幾乎未提兩岸、對岸、中共及中國,刻意減少兩岸篇幅。

  • 台灣從「鬼島」變身「機會之島」 韓媒分析:2關鍵翻轉命運

    台灣從「鬼島」變身「機會之島」 韓媒分析:2關鍵翻轉命運

    不久前,台灣青年常以「鬼島」自嘲,批判低薪、房價高漲與前景黯淡的現實。韓媒表示,這與當年韓國年輕人喊出「地獄朝鮮」的情況極為相似。當時台灣經濟成長率僅約1%,陷入低成長焦慮,失業率維持在3%左右,與韓國相近;同時面臨中國威脅帶來的政治不安,被視為另一個東亞「焦慮國家」,如今兩國狀況卻大不同。

  • 日本迎來「鷹派」女首相 陸專家:加劇中日關係挑戰

    日本迎來「鷹派」女首相 陸專家:加劇中日關係挑戰

    日本昨天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高市早苗在第二輪投票中以185票戰勝小泉進次郎(156票),當選日本自民黨下一任總裁。如果不出意外,高市早苗將在15日召開的國會臨時會獲得指名成為新一任日本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據觀察者網報導,由於高市對中立場鷹派,中國大陸專家學者咸認,這將加劇中日關係挑戰。

  • 張威翔Military》東亞戰略現實「鐵娘子」高市早苗如何強硬抗中?

    張威翔Military》東亞戰略現實「鐵娘子」高市早苗如何強硬抗中?

    日本自民黨於週六(4日)正式選出高市早苗為新任黨魁,她也將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外界普遍認為,高市的上任將為東京帶來更為強硬的安全政策,特別是在對中關係上,她常被視爲最具「鷹派」色彩的政治人物,然而,日本面臨的戰略態勢卻非常嚴峻,東亞戰略現實或將迫使她走向親中,或至少和中派路線。

  • 抗中鷹派 高市年年參拜靖國神社

    抗中鷹派 高市年年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自民黨總裁4日選舉由呼聲最高的高市早苗勝選,極大可能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由於高市屬於知名的對中鷹派,陸媒對其負評如潮,整理她過往經歷、對中政治立場與相關發言行為,例如曾聲稱「918事變」之後日本進行的對外戰爭是「自衛戰爭」,以及年年參拜靖國神社,更強調無論擔任什麼職務,都會繼續參拜等說法。

  • 美駐陸大使談台灣  曝川普態度

    美駐陸大使談台灣 曝川普態度

    美國總統川普積極尋求和北京展開貿易談判,引發各方華府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妥協的擔憂。

  • 對美投資台灣模式 艱難的險棋

    對美投資台灣模式 艱難的險棋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剛結束台美第5輪實體磋商返國,針對美國商務部長拋出的「晶片五五分」震撼彈,明確宣示「台灣不會答應」。此言看似對美「說不」的風骨,為焦慮的台灣社會注入強心針,然而,細究2日鄭麗君在記者會中所說擴大對美投資的「台灣模式」內涵,便會發現這句響亮的「不」,實則包裹著一個更複雜、更具風險的「是」,是一場在地緣政治夾縫中,因不敢真正說不而走出的險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