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的搜尋結果,共89筆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建議》)全文發布後,出席北京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發布、到今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年零一個月以來,各界對中國經濟預期信心已上了新台階。
大陸《環球時報》30日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建議》)28日全文發布,出席北京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發布,到今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年零一個月以來,各界對中國經濟預期的信心已上了一個新台階。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邁步。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發佈的三年一度的調查顯示,人民幣全球交易量已飆升至每日8170億美元,在全球匯市交易中占比升至8.5%。同時作為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五的貨幣,人民幣與位居第四的英鎊之間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英鎊的交易占比已從12.9%下降至10.2%。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中方也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引發市場關注。野村證券最新分析,此舉雖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但研判雙方仍在試探彼此底線,在互相依賴的基礎下,最終仍可能再次讓步,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中方也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引發市場關注。野村證券最新分析,此舉雖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但研判雙方仍在試探彼此底線,在互相依賴的基礎下,最終仍可能再次讓步,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美國聯準會(Fed)被市場預測下周將宣布降息,據英媒報導認為,這會導致大陸陷入需要支撐疲弱經濟,但又要避免刺激到過熱股市的兩難狀態。但就跟進態度上,專家則預測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不會立即跟隨美國降息,將會等待更清晰訊號。
為提振經濟,大陸近年持續推出「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政策,近日更宣布下半年至少還要投入138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5685億),以解決部分地區補貼資金不足問題。但也被擔憂政策效應恐怕正在遞減中,這並非個別業界人士的感受,陸續有經濟學者、市場分析人士示警,認為補貼政策缺少結構性改革,恐治標不治本甚至出現負面效應。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31日發布中國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PMI為49.5%,連續兩月處於景氣收縮區間,但已比4月上升0.5個百分點。此外,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中國通縮持續,經濟模式轉消費導向難度高。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搖擺不定,讓各國難以捉摸。隨著中美在多領域的較勁持續升溫,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關稅戰不可能很快消失,因川普仍有很多招數可以推出。另外,中國製造業的開支遠超過實際市場需求,加上房市元氣恢復仍需時間,預料今年房價和交易投資將繼續下跌,中國的通縮壓力會持續全年。
在21日舉辦的最新一期「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從今年前4個月來看,內需不足依舊是當前大陸經濟運行中最大的問題,考慮到出口或在下半年承壓,穩定房地產應成為提振消費乃至穩定內循環的關鍵。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認為,當前仍有進一步降息降準的必要。
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年我們對MSCI中國指數目標點位的基本情境預期是80,樂觀情境是89,悲觀預期是70。滬深300的基本情境預期是4150點,悲觀的情緒是3800點,樂觀的情形是4420點。」5月21日,在2025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媒體見面會上,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這樣表示。
在21日舉辦的最新一期「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從今年前4個月來看,內需不足依舊是當前大陸經濟運行中最大的問題,考慮到出口或在下半年承壓,穩定房地產應成為提振消費乃至穩定內循環的關鍵。
中美宣告關稅戰暫停90天後,市場一片歡騰,多家機構近日亦先後上調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投行摩根士丹利21日將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4.2%上調至4.5%,2026年GDP增長預測從4%上調至4.2%,理由是關稅戰對經濟的衝擊有所減弱。
中美經貿會談成果超乎預期,並達成建立經貿磋商機制的共識,市場一片看好。多家投行機構13日先後上調中國經濟預測,以瑞銀來說,將今年GDP增長從原本的3.4%上調到3.7%~4%,取決於關稅戰變化和加碼刺激政策規模。
美國高關稅對大陸經濟的「負作用」似乎正在浮現。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預計,第二季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4.5%左右,全年GDP增長恐僅有4.2%,難以達成「5%左右」的官方目標。未來若中美談判破裂,關稅長期維持在高位,甚至可能拖累全年增長跌至3.5%至4%。
4月3日,美國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歷與川普多輪「報復攻防」後,已形同在貿易上幾乎與美國「全面脫鉤」。究竟,川普的「極限關稅」將給中國帶來多大衝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7日宣布十大貨幣政策措施,包括5月15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釋出約人民幣(下同)1兆元的長期流動性等政策。
美國祭出關稅大棒,大陸學者紛紛獻策,日前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專家提出短期目標GDP增長保5,中期實施「兩個30戰略」,即爭取到2030年對非美國家的關稅降到零,實現國內消費比當前增加30%,以填補美國保護主義帶來的缺口。
設想一下,假如有兩個正在打架的人,第一個人拿刀捅了自己一刀,然後說:「你看,我把血濺到你身上了,看你怎麼辦。 「結果第二個人也拿出刀紮了自己一下,也把血濺到對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