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文系的搜尋結果,共280

  • 以洋文教中文 抹通啦

    以洋文教中文 抹通啦

     當前政大徵求中文系博士班學生擔任兼任講師,講授需全英文授課通識課程「國文入門班」,引發爭議,雖是因應外籍學位生人數的增加,才開設英文授課的國文通識課程。此舉實為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以英文來上中文入門課程,屬於初階且入門的課程,並非訓練深層文言能力,性質上與傳統國文課有所區隔。

  • 戰慄老頭 一個資深特務的回憶

    戰慄老頭 一個資深特務的回憶

     他八十一歲,「目前」叫谷正文。他曾經當「共幹」,專搞工人罷工,後來改當國民黨游擊隊,擅長各種極機密反情報工作,來台後,他任職保密局,據說是最會抓「匪諜」的人。近年,他一反特務言行小心保守的本色,頻頻在各個敏感場合「大鳴大放」,還抖出不少塵封「黑幕」,使情治單位都懷疑他是不是有一點「老番顛」?

  • 海納百川》以洋文教中文 能通而未能透(黃瑞彬)

    海納百川》以洋文教中文 能通而未能透(黃瑞彬)

    當前政大徵求中文系博士班學生擔任兼任講師,講授需全英文授課通識課程「國文入門班」,引發爭議,雖是因應外籍學位生人數的增加,才開設英文授課的國文通識課程。此舉實為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以英文來上中文入門課程,屬於初階且入門的課程,並非訓練深層文言能力,性質上與傳統國文課有所區隔。

  • 風采.神采.詩采(下)紀念葉嘉瑩老師

    風采.神采.詩采(下)紀念葉嘉瑩老師

     葉老師聽了顧先生所有的課,畢業後再回校旁聽,前後六年,記下了八本筆記,無論到哪兒,隨身攜帶,是她教學工作和生活奮鬥中的力量。她時常想把太老師所論詩歌本質、美學精髓、品評鑑賞及創作方法都整理出來。多年後,她做到了。首先是簡易小本《駝庵詩話》之問世。然後與顧家小女兒顧之京合作,陸續出版顧先生的文集、文論。在台灣也發行了厚重兩大冊《迦陵學詩筆記》,上冊「詩學」、下冊「詞曲」。讓我們這些追尋老師、時而學習之的老學生,有幸循跡進入太老師深厚的學問與才情,溫習葉老師從年輕到老,為詩歌奔騰的心靈。捧讀後也才了解,這師徒二位曠世奇才,奇的是什麼?甭提功名利祿,著述創作也不在話下,卻是他們傳承古典詩歌神髓,奉獻一生的使命感!

  • 風采.神采.詩采(上)紀念葉嘉瑩老師

    風采.神采.詩采(上)紀念葉嘉瑩老師

     民國五十四年,1965-66,我們大二。不用麥克風的時代,窗欄杆上也坐著四面八方趕來旁聽葉嘉瑩老師詩選課的人。班上同學先去占好前面座位,難道詩是苦悶的象徵嗎?當時才大二的學生,也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界定文學或創作的意義,但我們對一己幽微的生命是有感受的。老師的詩選課不僅是蒼茫少年時的心靈安慰,也是啟發我們對人世間各種情境與情感的領悟,逐漸建立自身思想和洞察力的過程。

  • 靜宜學生原創舞台劇《時空筆記》 帶領觀眾展開跨越千年的時空冒險

    靜宜學生原創舞台劇《時空筆記》 帶領觀眾展開跨越千年的時空冒險

    由靜宜大學中文系學生蔡旻蓁創作及演出的舞台劇《時空筆記》,於臺中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登場。該劇由阿特文創導演賴永洲執導,以「時空旅程」為主軸,結合歷史、科幻與青春哲學,帶領觀眾從清水眷村、牛罵頭文化遺址到當代青年心靈對話,展開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冒險。

  • 東海70週年校慶登場 萬朵玫瑰盛放迎新願景

    東海70週年校慶登場 萬朵玫瑰盛放迎新願景

    在兩萬朵玫瑰花海見證下,東海大學1日盛大舉辦70週年校慶「東海牛奶節嘉年華」暨「小王子玫瑰園」揭幕儀式,象徵學校邁向教育新元年的重要里程碑。校長張國恩表示:「人生七十才開始,東海七十也才剛要開始。」

  • 推廣莊子之道 蔡璧名啟發百萬人

    推廣莊子之道 蔡璧名啟發百萬人

     專長中國思想史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日前病逝,享壽60歲。她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更是深獲好評的人氣課程,累積點閱人次逾百萬,相關著作數十冊,銷量超過45萬本。過世消息傳出,不少文友、讀者表示哀悼、惋惜。

  • 第46屆旺旺時報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46屆旺旺時報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46屆時報文學獎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截止徵件,透過網路報名及掛號報名,共收到1180件作品參賽,其中包含短篇小說類391篇; 散文類363篇;新詩類426首,經過初審、複審、決審的嚴格評審作業,於今日公布第一階段得獎名單(不分名次),恭喜得獎者,也感謝所有參與時報文學獎的海內外作者。我們將於11月29日(六)於時報大樓舉行第46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揭曉各類組正式名次,歡迎作家、讀者、文友蒞臨歡聚,共同迎接墨光閃耀、文字閃靈的攀星時刻。

  • 曾罹子宮頸癌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逝 醫:初期症狀像泌尿道感染

    曾罹子宮頸癌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逝 醫:初期症狀像泌尿道感染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23日)傳出離世,享壽60歲,蔡璧名在42歲時,確診罹患第3期子宮頸癌,但後來抗癌成功,重回台大任教。婦產科醫師鄭丞傑表示,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沒有症狀,或是以異常的陰道出血為表現,少數患者甚至因陰道分泌物變多、有異味,被誤以為是泌尿道感染。

  • 《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離世 台大中文系蔡璧名教授享壽60歲

    《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離世 台大中文系蔡璧名教授享壽60歲

    專長中國思想史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配合著作主題,她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更是深獲好評的人氣課程。抗癌多年的她於今日傳出已離世,台大中文系也證實這項消息,享壽60歲。

  • 《三清》中部特映會 千人齊聚彰化

    《三清》中部特映會 千人齊聚彰化

     由年僅25歲導演陳毅帶領毅然文創媒體工作室有限公司團隊,耗時四年拍攝製作,以民間信仰為題材的電影《三清》,10月4日於拍攝地點-員林圳安宮舉辦特映會,吸引各縣市政府及宮廟代表與影迷千人觀影,十分震撼。

  • 9月謝幕名人

    《百姓》創辦人 胡菊人(92歲);前空中大學校長 劉水深(83歲);淡江中文系教授 趙衛民(70歲);第一名店董事長 王義郎(86歲);士紙獨立董事 陳明竺(81歲);國民黨黨史會主委 陳鵬仁(96歲);統促黨發言人 張孟崇(65歲);演員 林義雄(90歲);廣播主持人 林安娜(90歲)

  • 翻譯巨擘鄭清茂 中日文學橋梁

    翻譯巨擘鄭清茂 中日文學橋梁

     一生投注於翻譯志業,和研究中日文學關係的著名學者鄭清茂,日前辭世,享耆壽92歲。鄭為國立東華大學首位榮譽教授,師友學子聞之,心生無限哀思與感念。

  • 獨家》《中文怪物》題目很難?中文系網紅也答錯 揭節目專業設計

    獨家》《中文怪物》題目很難?中文系網紅也答錯 揭節目專業設計

    百萬YouTuber「酷的夢」近期推出大製作節目《中文怪物》,邀集百位在台外籍人士參加中文測驗,首集上線後就掀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台灣觀眾也會邊看邊考驗自己的中文能力。而清大中文系畢業的「綠君麻麻」日前也在社群分享,與兒子一同觀賞節目,「原本我們信心滿滿,結果跟著節目題目一起作答時,竟然差點過不了關」。

  • 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  感動《造山者》再捐五千萬元

    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 感動《造山者》再捐五千萬元

    政治大學27日表示,繼去年捐贈1億元創辦政治大學仲尼基金,商學院教授李瑞華再捐贈5,000萬元,為百年校慶募款注入能量,展現「以教育造山」的信念。李瑞華表示,「希望拋磚引玉,號召各界共襄盛舉,踴躍捐贈政大百年薈萃基金,啟動政大下一個百年。」

  • 防詐不只靠檢警!東海USR攜富邦人壽 替高齡社區築新防線

    防詐不只靠檢警!東海USR攜富邦人壽 替高齡社區築新防線

    近年詐騙層出不窮,東海大學翻轉傳統宣導模式,攜手富邦人壽推出「跨齡溪愛×永續聚力」計畫,首度以「法律專業」結合「戲劇藝術」,打造沉浸式防詐劇場,讓長者在行動教科書般的體驗中,學會識破詐術、守護財產安全。

  • 這位「台灣女婿」身價驚人 有望擠進全球前20富豪!每年宮廟點燈藏玄機

    這位「台灣女婿」身價驚人 有望擠進全球前20富豪!每年宮廟點燈藏玄機

    全球最大穩定幣 泰達幣(USDT)發行商Tether傳出正與投資人洽談高達 200億美元的融資,並推升公司估值達到5000億美元。若交易成真,Tether董事長德瓦西尼(Giancarlo Devasini)將躋身全球第五大富豪,而曾任Tether執行長、有「台灣女婿」之稱的方雋哲(Jean-Louis Van der Velde),身價也將逼近新台幣3兆元,有望成為全球前20大富豪。

  • 中山大學 李白泡BAR 杜甫斜槓 翻玩文學史

    中山大學 李白泡BAR 杜甫斜槓 翻玩文學史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推出的「中國文學史」課程成果發表近日登場,學生化身Podcast創作者,以創意與數位敘事翻轉古典文學教學模式,不僅讓陶淵明、杜甫等詩人「開口說話」,更結合時下流行議題,讓文學史在聲音平台找到新的發聲管道,展現文學經典在當代的共感與活力。

  • 陶淵明躺平、杜甫吐苦水 文學課翻轉傳統教學模式

    陶淵明躺平、杜甫吐苦水 文學課翻轉傳統教學模式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推出的「中國文學史」課程成果發表日前登場,學生化身Podcast創作者,以創意與數位敘事翻轉古典文學教學模式,不僅讓陶淵明、杜甫等詩人「開口說話」,更結合時下流行議題,讓文學史在聲音平台找到新的發聲管道,展現文學經典在當代的共感與活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