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權觀察的搜尋結果,共35筆
大陸知名男星于朦朧因出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走紅,11日驚傳墜樓身亡,享年37歲。儘管警方迅速排除刑事嫌疑,網路上仍流傳疑似于朦朧在生前遭受虐待的影音資料,引發部分民眾質疑其死因並非意外,甚至有網友發起全球連署,5天內就有超過2萬8千人參與。
川普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特使基斯凱洛格(Keith Kellogg),於星期一抵達基輔,很快就會見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雙方氣氛熱絡,顯示川普政府對於這場三年戰爭,政策應該出現轉變。
一位曾在馬里波圍城(Siege_of_Mariupol)期間,指揮俄軍空中行動,現擔任斯塔夫羅波爾(Stavropol)副市長的古爾齊耶夫(Zaur Gurtsiyev)少校,在星期四夜間被簡易炸彈襲擊而喪生,俄羅斯高度懷疑是烏克蘭暗殺團所為。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附近爆發伊斯蘭少數宗派「德魯茲派」(Druze)遭到攻擊事件,德魯茲派武裝衛士也出手反擊,演變成各有死傷,總共有13人因此身亡。德魯茲長老會見政府安全部隊,希望防止暴力事件再次升級。
氣候和人權活動人士在周五向歐盟執委會提出申訴,指控歐盟高層在沒有事先徵詢公眾意見,或評估相關變化影響的情況下,削弱了永續發展方面的法律規定。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國營媒體周三(2日)報導,境內死亡人數已增至2886人,373人仍下落不明,傷者4639人。緬甸自2021年政變後內戰不斷,政府基本服務機能低落,大規模災情讓軍政府罕見求助國際,然而軍政府對於外援多所提防,即使是來自相對友好的中國救援隊伍,竟也遭軍方鳴槍警告。救援組織疾呼軍政府改善救援管道,讓災民獲得救助。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造成超過1700人喪命,逾3400人受傷,台灣曾表態願意協助,不過台灣搜救隊至今未能進入緬甸救災。澳洲墨爾本大學「緬甸研究網絡」(MRN)研究員威爾斯(Tamas Wells)表示,緬甸軍政府憂心國際社會介入恐削弱剩餘的微弱勢力,決定哪些國家搜救隊能進入控制範圍,存在政治考量;曾駐緬甸逾10年、不願具名的計畫主任更直言,台灣在地震救災上擁有豐富經驗,也具備所需的技術和物資,未能前往救災「明顯是政治考量」。
美國總統川普再三提出,要把美國囚犯送往國外服刑的想法,而這次他威脅,要這樣處置被控任意破壞特斯拉汽車的人。不過,民權團體說,這麼做不但非法,還會危及性命。
新聞提要■比利時全球首創的《性工作者勞動法》,讓性工作者享有和一般勞工一樣的權益,如年假和產假。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周二(11日)自香港飛抵馬尼拉機場時被捕,起因國際刑事法院簽發的拘捕令,他因2016至2022年總統任內發動「掃毒戰爭」大規模法外處決事件恐觸犯「危害人類罪」而遭調查。這場讓杜特蒂自豪無悔的掃毒戰爭,檯面上逾6000人喪命,黑數恐遠大於此。曾以杜特蒂毒品戰爭系列報導獲2018年普立茲獎的路透社,11日整理了掃毒戰始末。
人權觀察組織「敘利亞人權瞭望台」(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昨(8)日表示,敘利亞政府軍與流亡俄羅斯的前總統巴夏爾.阿塞德所屬阿拉維派戰士交火,2天下來釀成上千人喪命,當中745名阿拉維派平民遭到政府軍近距離槍決,遺體遍地,倖存者指控政府軍報復殺戮。
自本週四(6日)以來,敘利亞政府安全部隊及其盟軍已在沿海地區殺害311名阿拉維派(Alawites)平民,其中多數是遭到處決,並伴隨住宅與財物的洗劫。隨著這波殺戮,累計死亡人數上升至524人,其中包括93名新政府安全部隊成員以及120名親前阿薩德政府(Bashar Assad)的武裝分子,「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敘利亞新政府軍週五(7日)與效忠前國家領導人阿薩德(Bashar al-Assad)勢力在沿海地區爆發激烈衝突,為去12月反叛軍推翻阿薩德並建立伊斯蘭過渡政府以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英國非政府組織統計已有70人喪生。
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政府已經改朝換代,但是邊遠地區的戰爭並未停止,甚至已變成外國勢力介入的代理人戰爭。土耳其所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Syrian National Army ,SNA),持續攻擊庫德人所屬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yrian Democratic Force,SDF)。但是在週二,庫德部隊已擊退了SNA的攻勢,並乘機以奪回遭佔領的地區。
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今天以視訊方式參與華府智庫舉辦的「遭制裁者之聲」研討會指出,中共自2021年以來制裁了多位台灣人士,積極利用「法律戰」恫嚇台灣人民,近年並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頒布所謂《海警三號令》,希望造成寒蟬效應,他呼籲理念相近國家團結一致,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敘利亞政府軍正與叛軍激戰,力阻叛軍對中部關鍵城市哈瑪市(Hama)的推進。叛軍在短短數日內奪下大面積領土,包括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坡(Aleppo),對阿薩德政府阿薩德政府(Bashar al-Assad)構成重大威脅。稍早社群傳出,政府軍已經撤出哈瑪市,這個消息也獲得政府軍發言人證實。
持續逾13年的敘利亞內戰急遽惡化!反政府勢力聯盟自11月27日加大攻擊力道以來,30日更再下一城,首度攻占該國第二大城阿勒坡(Aleppo)。地緣風險復燃,再加上中國大陸製造業景氣轉強,推升國際油價2日急漲逾1%。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11月30日說,敘利亞武裝叛軍目前控制了敘利亞北部的第二大城市阿勒坡(Aleppo)大部分地區,並稱俄羅斯自2016年以來,首次空襲阿勒坡的部分地區。
國際刑事法院(ICC)周四(21日)以涉嫌觸犯戰爭罪、反人類罪為由,針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國防部前部長葛朗特、哈瑪斯領導人馬斯里(Mohammad Masri,另名戴夫Muhammad Deif,據信已喪生)發布逮捕令。ICC把以色列領導人與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首腦並列通緝對象,令國際社會眼睛一亮。相較於尼坦雅胡、葛朗特與以色列政要發言痛批ICC,人權團體肯定ICC這次的行動,有律師直言「早該這麼做」。
聯合國駐黎巴嫩南部的維和部隊確認,位於納庫拉(Naqoura)的總部在48小時內第2次遭到以軍襲擊,就在前一天以色列軍隊才攻擊過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