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猴衝突的搜尋結果,共36筆
新北市淡水區近來接連傳出台灣獼猴出沒,不僅闖入水果攤搶香蕉,還在社區圍欄、巷弄間穿梭,引起居民恐慌。議員陳偉杰21日質詢指出,市府應正視人猴互動頻繁的趨勢,建立更完善的監測與通報機制,並建置新北市野生動物出沒熱區地圖及資料庫。農業局長諶錫輝說,未來會將獼猴納入社區宣導的考量,逐步建立相關地圖,有效減少人猴衝突。
近日,有大陸的遊客前往貴州省的貴陽市,在著名的黔靈山公園遊覽時,發生了一起引人關注的人猴衝突事件。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男性遊客,在公園內步道旁的欄杆附近,看到有野生的獼猴棲息,隨後他突然出手拍打了一隻猴子的臉部,這個舉動立刻激怒了猴子,導致猴子奮起反擊,抓傷了該名男子的臉部,並且還用腳踹了他。
大陸貴州貴陽黔靈山公園17日發生一幕「人猴大戰」,一名男遊客突然出手扇打獼猴臉部,不料這隻「猴哥」身手不凡,瞬間一記飛踹反擊,完美演繹「功夫獼猴」的實力。整個過程被旁觀者拍下上傳網絡,引發網友熱議,幾乎一面倒支持猴子「正當防衛」。
台灣獼猴部分族群生活範圍與人類重疊,數量推估約有20萬至30萬隻,因此人猴衝突事件也屢見不鮮,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就指出,台灣獼猴經常入侵農田,造成大量農損農友都相當無奈,盼農業部能出手整治。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將進行更完善防治措施,且必要時也可對其撲殺,若持續不作為,預估5年內將進入市區。
台灣獼猴數量推估約有20萬至30萬隻,且部分族群生活範圍與人類重疊,因此人猴衝突事件也屢見不鮮,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就指出,台灣獼猴經常入侵農田,造成大量農損農友都相當無奈,盼農業部能出手整治,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將進行更完善防治措施,且必要時也可對其撲殺,若持續不作為,預估5年內將進入市區。
高雄市鼓山區壽山山區,猴群與人衝突事件頻傳,高雄市農業局長年宣導禁止餵食卻遭無視,有民眾13日目擊「猴群大遷徙」景象,原來是一對男女帶食物前往餵食,在網路上引發公憤,當地里長無奈大嘆,餵食者多為外地遊客,多次規勸都沒有效果。對此,農業局表示,將釐清餵食者身分並對其開罰。
高雄壽山的台灣獼猴也迎來「開學季」,高雄市農業局結合中山大學及鼓山地區國中小學,今年起推動「台灣獼猴資料分享平台」,邀請師生以公民科學方式蒐集獼猴出沒時間與地點,建立防治基礎資料,讓校園成為人猴共存教育的重要場域。
新學期開學,高雄壽山的台灣獼猴也開學!高雄市農業局結合中山大學及鼓山地區各校,推動「台灣獼猴資料分享平台」,邀請師生透過公民科學方式蒐集獼猴出沒時間與地點,協助建立防治基礎資料,讓校園成為人猴共存教育的重要場域。
高雄市鼓山區壽山為台灣獼猴天然棲地,因此當地居民不時就能見到獼猴現身,6日上午更有民眾目擊,一隻獼猴往1名提著水果的老婦人身上跳,老婦當場跌坐在地。農業局提醒遵守「防猴三不」原則,降低人猴衝突風險,若民眾於公共場所遭獼猴抓傷,是否能獲得理賠需視該場域管理單位是否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而定,因最重要的仍是提升自我防範意識,避免近距離接觸與餵食。
台北市動保處近日在北投捕獲1隻野生台灣獼猴,不久又有獼猴在內湖馬路逛大街,模樣雖然可愛,但令攤商相當困擾,民眾也擔心受攻擊,據統計,北市近5年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件,以內湖64件最高,北投與更暴增10倍,北市議員陳宥丞呼籲市府應正視問題與應變。動保處回應,必要時將採取驅趕或誘捕措施,並加強宣導降低人猴衝突。
台北市動保處日前才於北投區捕獲1隻野生台灣獼猴,近日又有獼猴在內湖市區馬路逛大街,模樣雖然可愛,但也使攤商困擾、民眾擔心受到攻擊。據統計,北市近5年就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件,以內湖64件最高,而北投與去年相比更暴增10倍。北市議員陳宥丞呼籲市府應正視問題並應變。動保處回應,除與地方積極保持聯繫外,必要時將採取驅趕或誘捕措施,並加強宣導降低人猴衝突。
高雄市鼓山臨海二路一家早餐店近日屢遭獼猴闖入搶食,農業局表示已設置誘捕籠,並與店家合作捕捉,確保猴子安全轉送動物園安置,以降低對居民及店家的困擾。
台北市動保處5月中旬接獲通報,台灣獼猴在北投市場逛街且「吃水果不付錢」,特與北投區里長、居民通力合作,5日在關渡聖景路社區成功捕獲,結束獼猴四處竄逃、造訪多個里的日子。動保處表示,民眾如在住家附近發現獼猴,請撥打1959通報,落實「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原則,維護人猴和諧與生態平衡。
新北市淡水區竹圍市場6日清晨出現罕見場景,一隻野生猴子大膽闖入市場水果攤,當著攤商的面搶走一串香蕉後迅速逃逸,整個過程被監視器拍下,畫面曝光後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攤販驚呼「從沒想過在市場遇到猴子搶東西!」
高雄壽山一帶近年獼猴出沒頻仍,為掌握其活動熱區並研擬友善防治策略,高市府農業局啟動「公民科學」參與式調查,邀請民眾加入「台灣獼猴資料分享平台」,共同建立壽山周邊獼猴活動地圖,期透過科學方法降低人猴衝突。
參加白沙屯媽祖繞境的香燈腳,一班來說都是有地方可以休息,通常都會就地平躺或靠著就睡,有的人會攜帶簡易式帳棚,或者找到可以住宿的地方,但是今年相當特殊,200年來第一次進入南投,6日晚間白沙屯媽祖駐駕松柏嶺受天宮,該地點位於山區,晚上會有很多野生動物出沒,受天宮在臉書發出注意事項,提醒香燈腳們要多注意。
東河橋遊憩區第一期整建工程完工,新增停車空間及綠化景觀,然而,民眾發現園區無設置公廁,在社群媒體上掀起熱議,網友紛紛揶揄「協助灌溉,回歸大自然」,暗指隨地便溺。對此,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澄清,公廁納入第二期工程,預計明年完工。
山區台灣獼猴對農作物危害嚴重,農民為防治猴子傷透腦筋,嘉義縣野鳥學會總幹事陳建樺日前開車行經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時,看到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
台灣獼猴採摘農作物、侵入民宅等情況愈演愈烈,連嘉義縣原住民議員武清山都說嘉義的猴子數量恐超過鄒族人數「超級多」,保育到變氾濫,縣議員何子凡指電圍網、驅趕、放鞭炮等措施都無法抑制獼猴入侵人類生活環境,建議不妨比照浪浪防治,採用TNVR,透過誘捕、絕育並回置手段,來降低台灣獼猴數量。
太魯閣、玉山、陽明山、雪霸及壽山等幾座國家公園,不斷出現「遊客餵食、獼猴搶食」衝突事件,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也積極採取相對應的措施,這些因應歷程都是國內無比珍貴的野生動物經營管理經驗,訂出戶外「與猴共好4不做」,呼籲遊客一起來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