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代謝異常的搜尋結果,共131筆
有不少人希望自己長得高,但因為生病的關係長太高就不是件好事!大陸浙江一名20歲劉姓男子小時候不高,在青春期時身高急速飆升,甚至曾在1年內猛長25公分,目前他的身高已經有223公分。後來劉男常常有體力不支、身體不適的情形,就醫後才發現確診罕見疾病「垂體性巨人症」。
現今社會網上一旦有東西爆紅,就會吸引民眾搶購使用,但來路不明的東西亂用小心身體出問題!大陸南京一名40歲女子美美(化名)因為皮膚問題,長期使用「萬能網紅神藥」,但身上突然出現紫紅色梭形裂紋、臉部腫圓、高血壓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對此,醫師也指出,這類宣稱無激素的藥膏,其實暗藏強效激素,長時間使用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國內一名20多歲的男性,清晨起床後發現陰莖異常勃起,沒有性刺激也無法消退,硬度明顯且伴隨疼痛感,到傍晚仍未緩解,勃起持續超過12個小時後,決定至診所就診。醫師研判是「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轉診後進一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白血球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進而阻礙陰莖靜脈回流,才引發陰莖異常勃起。
女歌手坣娜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據稱她生前飽受車禍後遺症及紅斑性狼瘡所苦。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會使罹癌率上升,其中胰臟癌風險增加約1.4倍。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30)日表示,紅斑性狼瘡會引起全身性慢性發炎,且免疫抑制藥物會降低免疫力;若患者合併代謝異常或胰臟炎,將進一步增加罹癌風險,因此落實症狀追蹤與疾病風險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59歲歌后坣娜10月16日癌逝,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的她,傳3年前確診胰臟癌,醫師張家銘指出紅斑性狼瘡其實與胰臟癌有關係,患者整體癌症風險比一般人高出62%,胰臟癌風險更大增1.4倍,但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癌症,通常發現時已中晚期,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吃對食物、作息規律、情緒管理、做風險篩查,都能讓罹癌風險降低,而這對非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人,同樣適用。
超重不只影響體態、外觀,還會影響大腦健康。中醫師指出,體脂肪過多時,身體會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發炎因子經由血液循環影響到大腦,讓神經細胞受損,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許多過重的人,在中年時就出現健忘、學習力下降,甚至在處理日常生活或工作時顯得遲緩。
想要減齡又護腸?黑豆漿能幫上忙。醫師王姿允分享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讓體內的糖化終產物大幅下降,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長輩突然變得不像自己,老是發脾氣、動不動就懷疑人、變得孤僻或不理人,很可能是在求救的表現。醫師黃軒指出,長輩的「性情大變」不是自然老化,常常是因大腦或身體疾病引起,包括失智症、各種腦部疾病、身體不舒服、藥物或代謝異常,可以透過日常生活找出隱藏的兇手,若出現攻擊或情緒大起大落,最好要就醫檢查。
塑化劑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用品,長期暴露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醫師洪永祥指出,有研究發現台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劑會影響人體內分泌、代謝,甚至與乳癌、子宮內膜癌相關,還會直接傷腎、透過惡化代謝環境間接加速腎病變,日常10種生活習慣都藏有塑化劑陷阱,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 常喝熱與酸的外帶手搖飲、常吃外帶油炸食物、坐在塑膠地墊吃東西等。
代謝變差、體重下不來、經常感到疲累?可能是體內男性荷爾蒙亮紅燈!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最新統計,發現許多年輕男性30歲就出現肥胖、血糖異常與代謝症候群問題,進一步引發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下降,陷入更大的健康惡性循環。
適量飲用咖啡對腎臟健康有益,但並非人人適合。醫師曲元正指出,研究發現每天喝2至3杯咖啡者,急性腎損傷風險比不喝者降低15至23%。但該研究是針對健康成年人,對於慢性腎病患者、攝護腺肥大與頻尿族群、有尿路結石病史者要特別留意,不能一體適用。
全台糖尿病患已破25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營養師楊斯涵分享研究指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在小鼠實驗與人體實驗均發現能降低血糖,富含果膠的黏液能減緩糖分吸收,幫助血糖穩定,料理時不要去掉。
不少人受痘痘問題困擾,尤其青少年盛行率高達7成,醫師指出,痘痘與遺傳體質有關,可能影響自信與社交,應儘早就醫對症治療,平時可透過飲食調整、充足睡眠、溫和洗面乳適當清洗,改善膚況。
為什麼體重沒超標,卻還會有「三層肉」?關鍵就在體脂肪率,醫師表示,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愛吃零食、又懶得運動,如果這樣的習慣搬到現實生活,就很容易養出隱形肥胖,久而久之,即使體重沒有明顯變化,內臟脂肪也會默默增加,變成俗稱的「泡芙人」。
天后蔡依林日前分享自己的美麗祕訣,就是每天晚上9點半睡覺,掀起一波「早睡風潮」。不少網友卻說「躺了半小時還在滑手機」、「越想早睡越睡不著」醫師指出,不必硬逼自己達到蔡依林的標準時間,只要能在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就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黃金時段。
身體出現不明抓痕?當心是肝臟在求救。醫師陳榮堅分享案例指出,一位6旬女性每天醒來都發現身上有抓痕,甚至講話到一半會突然失去意識,去廟裡祭改都沒有改善,臉色還開始變黃,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大量膽結石掉進總膽管,導致肝指數高,造成皮膚搔癢,不自覺留下抓痕、意識混亂。
想學蔡依林9 點半就睡覺,但躺了半小時還在滑手機?醫師分析,其實不必硬逼自己達到「蔡依林的標準時間」;研究顯示,在晚上 10 點到 11 點間入睡,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就寢的黃金時段。
《蠟筆小新》新電影近期上映,小新媽媽野原美冴的身材也再次被拿出討論,總是被吐槽「大屁股、三層肉」的她,身高159公分、體重60公斤,換算BMI為23.7,其實仍屬於正常範圍,醫師李唐越以此為例,分析泡芙人的5大成因,並提醒泡芙人在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風險上,和明顯肥胖者同樣存在。
竹科一名40多歲工程師,長期在半夜驚醒,還伴隨心臟狂跳不止,近期適逢鬼月,半夜醒來時甚至懷疑是否見鬼。由於睡不好,白天精神渙散,甚至連原本控制良好的高血壓也突然失控,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