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企業自的搜尋結果,共646

  • 從招生戰到需求戰  旅美台人陳祥文建議台灣高教「三支箭」

    從招生戰到需求戰 旅美台人陳祥文建議台灣高教「三支箭」

    面對少子化「第二波海嘯」逼近,旅美台人、東海大學北加州校友陳祥文日前在東海大學70週年校慶以〈從招生戰到需求戰〉為題發表專文並進行一場演講,呼籲台灣高教界放棄短線的「招生保衛戰」,改以「被社會重新需要」為核心戰略。他指出,根據人口推估,2043年台灣大學考生將跌破11萬人,較2011年高峰減少超過七成。47所國立大學將優先吸納生源,百餘所私立大學恐陷入「剩額廝殺」的結構性危機。「這不只是少子化,是整個高教生態系的改寫,」他說,「未來能存活的,是能創造需求、能被信任的大學。」

  • 花旗助台企籌資逾300億美元

    花旗助台企籌資逾300億美元

     花旗集團銀行業務負責人暨集團執行副主席Vis Raghavan,10日訪台談及花旗在支持客戶方面的首要方針。他強調,台灣為全球核心市場,而花旗在台灣的表現可謂全球金融業務的絕佳典範,自2020年以來已協助台灣企業自全球資本市場籌集逾3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躍上國際舞台。

  • 四大類建照核發面積 前三季均衰退

    四大類建照核發面積 前三季均衰退

     不動產市場景氣自高點反轉,各類不動產投資興建動能大幅減弱。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建照核發面積,不僅住宅類衰退5.3%,商業類、工業地產、商辦也分別年減69.1%、22.6%、2.2%,各類不動產均呈衰退,凸顯近年打炒房政策不僅衝擊住宅市場,商業及工業地產投資興建動能也跟著降低。

  • 陳立委多頭蓄勢攻 年底戰29,000點

    陳立委多頭蓄勢攻 年底戰29,000點

     近期台股再度受到國際因素干擾,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於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0月份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過去20年同期最高紀錄,引發市場擔憂情緒,因應盤勢變化,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新一輪選入,精確(3162)、創見(2451)、銘異(3060)、光聖(6442)、中石化(1314)五檔,兼納電子、非電族群。

  • 產經解析-中企加速海外擴張 推升境外債供給

     中國試圖擺脫通縮循環的進展依然緩慢,但這場轉變可能會加速改變全球市場。中國於2024年推出「反內捲(anti-involution)」政策以應對通縮,目前改革仍處於初期階段;雖已出現一定效果,但與2014年~2015年那一輪抗通縮行動相比,本次政策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 歐盟:與陸建立稀土供應溝通管道

     中歐針對稀土出口管制爭議延燒多時,雙方上周舉行「升級版」出口管制對話磋商後,有了最新進展。歐盟貿易事務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5日表示,歐盟已和中國建立「稀土供應特別溝通管道」,以確保對歐盟產業至關重要的稀土原料能順利出口。

  • 陸歐建特殊管道 確保稀土供應

    陸歐建特殊管道 確保稀土供應

     在全球產業鏈高度關注的稀土供應問題上,歐盟與大陸的互動近日出現新進展。歐盟高層透露,已與陸方建立「特殊溝通管道」,以確保歐洲企業獲得穩定的稀土供應;陸方則表示,願與歐盟深化互利合作,探討包括投資協定在內的多領域經貿協議。

  • AI雲端訂單帶動ASIC續強 創意營收再創高

    AI雲端訂單帶動ASIC續強 創意營收再創高

     雲端服務商(CSP)持續加碼AI基建,帶動ASIC廠營運走揚,創意(3443)10月合併營收37.16億元,月增2.9%、年增1.5倍,連二月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世芯(3661)公布第三季稅後純益13.27億元,季增0.3%。法人認為,在AI晶片設計複雜度與客製化需求雙升下,創意受惠雲端與大型企業自研加速器趨勢,第四季至明年營運動能可望延續。

  • 川習會後 謝鋒喊話美工商界 提「4紅線」含台灣:別越界

    川習會後 謝鋒喊話美工商界 提「4紅線」含台灣:別越界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 台灣水科技協會 亮相台灣國際水週

    台灣水科技協會 亮相台灣國際水週

     台灣水科技協會多年來致力推廣及發展水科技相關領域,此次在2025台灣國際水週,台灣水科技協會攜手大宇國際、天康淨化水科技、崧泉企業、崧源濾材、彰溢企業、豪昱淨水設備、笠毅工業、恩福認證(NSF)等企業於國際水週展會向參觀嘉賓展現水科技相關領域最新技術及淨水方面的產品。

  • 提升企業價值 上市公司挺

    提升企業價值 上市公司挺

     臺灣證券交易所鼓勵上市公司響應「Power UpTW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已滿逾一年,據統計,截至今(114)年10月31日止,共有104家上市公司響應並公告相關計畫,占上市公司總家數約10%、占總市值則約有11%。

  • 台灣VS北卡聯手  賴清德:生醫、電動車、AI深化合作創雙贏

    台灣VS北卡聯手 賴清德:生醫、電動車、AI深化合作創雙贏

    總統賴清德昨(31)日下午接見「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州長史坦(Josh Stein)訪問團」,期盼未來雙方強強聯手,持續在經貿關係、生技醫療、電動車、人工智慧等領域合作,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達成互利雙贏的成果。

  • 陸10月製造業PMI續跌

    陸10月製造業PMI續跌

     大陸製造業景氣持續回落,大陸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較9月下跌0.8個百分點,連續七個月處收縮區間,且低於市場預期的49.6。分析認為,大陸第四季經濟開局不利,降幅過大恐引發擔憂。

  • 《綠能環》自然碳匯趨勢 元杉森林提供本土新植造林解方

    森崴能源(6806)轉投資公司元杉森林自然資源公司總經理胡惠雲應邀出席2025國際能源週「碳權與新能源戰略高峰論壇」,分享《碳權藍海:解鎖自然碳匯價值與潛力》,他強調,微軟、蘋果等大廠搶進植樹造林,自然碳匯已是國際趨勢,不僅是環境永續,背後還代表著提早準備的企業策略和遠見。

  • MIT氫巴首亮相 赴歐參展、認證

    MIT氫巴首亮相 赴歐參展、認證

     台灣綠色交通革命寫下里程碑!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的首輛國產氫能巴士30日在高雄市議會亮相,並舉行啟航典禮,隨即從高雄港碼頭裝船出發,將遠征歐洲參展並接受國際認證,預計最快2027年第1季在台灣示範運行,氫巴強調零碳排,僅排純淨水,符合淨零轉型趨勢。

  • 關稅衝擊產業 經部4大措施 申請衝1,500件

    關稅衝擊產業 經部4大措施 申請衝1,500件

     美對等關稅對台灣的衝擊逐漸顯現,從稅收面來看,影響比疫情還要大。除此,為協助美國關稅對國內產業衝擊,經濟部推動四大支持措施,累積廠商提出的申請件數近1,500件。

  • 大園消防分隊演練儲能櫃火災搶救 跨單位聯防、科技偵察提升救災效能

    大園消防分隊演練儲能櫃火災搶救 跨單位聯防、科技偵察提升救災效能

    為因應新興能源設施火災風險,桃園市政府消防局大園消防分隊攜手大園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於今(29)日於大同電纜廠區,辦理儲能櫃實兵搶救演練,該案場包含16組儲能電池組合屋,電壓達69 kV、總功率達43.77MW,這次演練聚焦於科技偵察、智慧救災與跨單位聯防,在全面提升企業自衛消防編組與消防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 《科技》AI Agent時代啟動 統一資訊推AI回應機器人平台

    在生成式AI技術快速滲透各行各業之際,統一資訊宣布推出企業級AI智慧系統「LumineOne」,主打將企業知識庫轉化為專屬智慧助理,鎖定數位轉型與知識管理需求,搶攻AI商用應用市場。

  • 海納百川》從十五五看中美AI戰略本質差異(廖明輝)

    海納百川》從十五五看中美AI戰略本質差異(廖明輝)

    中國發展AI戰略,以四中全會公報「十五五」規劃目標觀察,公報將「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與「科技自立自強水準大幅提高」列為優先事項,代表中國AI戰略聚焦擺脫對外部科技體系依賴。在此戰略背景下,產業政策導向將聚焦AI及AI機器人應用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自主創新技術與數位中國建設,並以「新質生產力」概念作為深化AI科技與產業融合行動指標。中國透過強調「實體經濟」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凸顯AI在產業戰略地位並強化AI機器人關鍵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 雙利多激勵 商用不動產 Q4成交拚衝高

     台灣出口表現連23個月正成長,主計處上修今年預測經濟成長率至5%,進入第四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旺季之際,Fed年底再度降息的預期心理也明顯提升。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認為,雙重利多將進一步提振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樂觀預期第四季成交量可望衝高,全年站上近十年次高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