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伺服器供應鏈的搜尋結果,共464筆
在美股影響下出現明顯拉回,11月台股首周出師不利,周跌581點,以27,651點作收,失守28,000點、5日、10日及月線,外資連五周賣超台股,台指期淨空單升破3萬口,投信意外在11月首周轉為買超。下周台股關注10日公告的10月上市櫃公司營收概況及14日公告的第三季財報,同時美國就業市場似乎顯露疲態,接下來有CPI數據並注意聯準會態度變化。
群聯(8299)第三季合併營收181.37億元,季增1.4%、年增30.1%,創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提升至32.4%,季增3.3個百分點,年增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2.27億元,年增222.1%,每股稅後純益達10.75元,為歷史高檔水準。
南俊國際(6584)公布10月營收,單月達到2.31億元,年增26.34%,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10月營收19.54億元,年增23.86%,已超越去年全年營收。
7月底川普正式簽署關稅後,3個月來全球股市一路向上,全球市值前十大股市中,日股、台股攜手大漲逾20%,成為最大贏家。台股頻頻創高不回頭,不僅加權指數成功站穩2萬8千點,更有4檔台股ETF近3個月飆漲逾30%,其中統一00981A大漲超過34%,漲勢最為兇猛。
jpp-KY經寶精密(5284)2025(今)年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86億元月增15.57%、年增52.93%,再創歷年同期新高。前10月合併營收達 30.12億元,年增55.46%,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電源機構件、伺服器機殼、機櫃等產品出貨持續暢旺,顯示公司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的角色日益關鍵,並成功掌握雲端與資料中心建置潮流下的強勁需求,展現強勁且穩定的成長動能。今(5)日股價開高後,一度衝上296元,不過,多頭後繼無力,由紅翻黑,壓在平盤下方整理。
奇鋐(3017)公布9月自結獲利,9月營收145.03億元,年增128.36%;稅後純益19.58億元,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5.01元,年增131.94%。受AI伺服器與手機散熱需求拉動下,同步創下高成長曲線,公司預計於11月12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屆時將見整季營運佳績。
AI永動機規模持續擴大,四大CSP業者競相提高資本支出,AI趨勢推升台股多頭延續,惟法人逢高調節持續,操作上建議採高出低進,以靈活因應盤勢波動。短打AI伺服器供應鏈個股,掌握輪動節奏。
台股今(4)日早盤延續昨日多頭走勢,一度大漲205.36點、再創歷史新高28539.95點後,台積電(2330)及權值電子股鴻海(2317)、廣達(2382)、台達電(2308)、緯穎(6669)、世芯-KY(3661)及南亞科(2408)等紛紛翻黑,指數由紅翻黑,不過,智邦(2345)強勢登上漲停創下1180元新高、台光電(2383)及中光電(5371)等表現相對強勢支撐,終場加權股價指數收在28116.56點,下跌218.03點,成交量為5848.92億元;櫃買指數收在261點,下跌4.68點,成交為1401.85億元。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調查顯示,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預計到2029年支出將達到7,580億美元。IDC指出,未來AI的採用將主要由超大規模業者(hyperscalers)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帶動,以AI為基礎的研究與教育專案也將成為成長關鍵。
全球CSP雲端業者持續提高資本支出,今年成長預期持續上修。法人指出,AI伺服器在明年仍可望維持明顯成長,出貨量的提升是目前AI發展的主要動能,隨市場逐步進入GB300的轉換期,散熱、電源、PCB及CCL等零組件也將同步升級,看好亞洲供應鏈的後市表現。
台股今(31)日無懼美股走跌,加權指數呈現震盪走揚,在權值股推升下一度衝高至28,484.55點,台積電一度衝上1,520元、平歷史天價,惟最後一盤翻黑,也拖累台股變臉。終場指數收跌54.18點、報28,233.25點,成交量5,581.89億元;周線連五紅,本周上漲701點;月線亦連六紅,10月指數大漲2,412點。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Google、Meta與微軟三大雲端巨頭於財報會後皆上調資本支出(Capex)預測,並預期2026年支出將明顯高於2025年,反映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設需求持續強勁,對台灣供應鏈構成明確利多。
美系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股三大科技巨頭Google、Meta與微軟均明確表示,2026年資本支出(capex)將持續擴增,顯示AI基礎建設正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外資認為,雲端伺服器控制晶片廠信驊(5274)將明顯受惠,因此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
受惠AI新創與大型企業算力需求飆升,美國三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Google、微軟、Meta上季(7至9月)雲端事業營收全面優於預期,三大業者紛紛調高資本支出,法人指出,這波AI基礎設施投資潮正持續升溫,將催化台系AI伺服器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廠商,皆可望受惠於三大雲端巨頭的擴產動能。
美系外資法人針對ODM與品牌出具最新報告,解析未來一個季度的營收展望。認為蘋果新機效應帶動供應鏈產能,以及AI伺服器受惠於規格升級,更新華碩(2357)、技嘉(2376)、廣達(2382)、緯創(3231)和仁寶(2324)的營收預期,並上調緯創、仁寶的目標價。
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加拿大電子製造服務商Celestica於法說會釋出正面訊號,預期通訊業務將維持強勁成長,AI資料中心建設與部署動能可望延續至2026至2027年。外資認為,這對智邦(2345)構成明顯利多,隨著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加速升級至800G與1.6T網路交換器,智邦可望持續受惠於AI與高速網通設備的長線需求。目前維持智邦目標價1,250元,評等「加碼」。
輝達發表下一代NVIDIA Vera CPU+Rubin GPU超級晶片,技嘉旗下技鋼科技亦預告,2026年將推出搭載新一代NVIDIA Vera處理器的伺服器,進一步擴展其AI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版圖。
櫃買中心「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將於11月11日起登場,此次主題分別為「AI智慧製造」、「醫療與車用零件」、「數位生活」、「先進製程產業鏈」、「AI伺服器供應鏈」、「富櫃50」及「電子科技」等,共邀請27家上櫃公司參與。
風扇大廠建準(2421)看好伺服器水冷散熱市場,力拚轉型,目標成為全方位散熱解決方案供應商。水冷產品線已涵蓋水冷機櫃、CPU/GPU水冷板、水冷模組與PUMP等。建準已打入輝達(NVIDIA)AI伺服器供應鏈,加上ASIC訂單,營收有望大幅成長。
繼全球晶圓代工指標大廠上周法說會發布財報,美股也將進入超級財報周,科技七巨頭輪番上陣,獲利表現與財測指引牽動全球科技產業,台股是否能獲激勵續創新高,投資人無不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