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例會的搜尋結果,共1,377筆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原訂11月13日公布,但聯邦政府持續關門刷新最長紀錄,9月CPI上月底出爐後,白宮即預告缺乏人力實地查價,10月通膨數據可能難產,恐創下美國史上首度無法如期公布CPI的紀錄。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7日開幕,京東集團主席劉強東繼2017年後,事隔8年再出席該大會。他表示,京東的無人倉儲與智能配送已趨成熟,在北京的分撿中心,90%已由機械人完成,明年4月京東將建立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
日本政府7日表示,當地9月家庭支出只有比去年同期增加1.8%,比市場預估值2.5%要低。同時,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9月家庭支出較8月要少0.7%,外界預估是稍微少0.1%而已。
英國央行(BOE)6日公布利率決策,鑑於通膨依舊頑固,決定繼續按兵不動。但此次支持降息的官員增多,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的呈現拉鋸,為英央12月降息開了扇門。
2025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原預計9月下旬舉辦,不過,因兩市要簽訂的技職交流、水治理合作備忘錄(MOU)卡關,導致舉辦時間延後,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表示,兩項MOU已獲中央同意,且「不辦不是選項」,舉辦時間按照往例會落在年底。據了解,預計雙城論壇將在12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登場。北市府表示,行政細節目前還未定案,如果有確定會再向外界說明。
彭博社6日報導,日本執政的自民黨(LDP)計畫每年籌資1兆日圓,約65億美元,還扶植日本的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產業。
烏克蘭國防部長什米哈爾,4日首度出席英國主導的「聯合遠征軍」(JEF)防長會議,開啟JEF與烏克蘭的夥伴關係,將借鏡烏國實戰經驗,強化歐洲北方與波羅的海區域安全。
美國政府關門成為市場流動性拉警報的禍首,並被歸咎為美股4日慘跌主因之一,因停擺月餘,美財政部TGA帳戶囤積現金破1兆美元,相當於從市場抽走7,000億美元流動性,衝擊風險資產。
根據日本央行5日公布的9月會議紀錄,利率決策小組內有愈來愈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日本升息的條件已慢慢到位,其中甚至有兩位覺得,應該馬上要升息一碼才對。
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對於貨幣政策看法分歧,令市場對美國大幅降息的預期降溫,促使美元指數4日一度升破100大關,稍後徘徊在三個月高點附近,美元兌歐元升抵三個月高點。
韓國政府4日表示,當地10月CPI年增2.4%,增幅是2024年7月以來最大,9月為2.1%,預估值也是2.1%。分析師預測,通膨似乎捲土重來,可能讓韓國央行暫緩降息的時間會拖得更長。
在重要的汽車以及半導體需求雙雙疲弱之下,日本10月份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不僅從9月的48.5降至48.2,低於先前公布的初值49.3,還創下2024年3月以來最低。同時,已連續4個月都沒超過景氣榮枯分界線50。
科技巨頭亞馬遜與蘋果財報雙星報喜,美股受此提振,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高,三大指數周線和10月月線雙雙收紅,道指與標指月線拉出連六紅,那指連續七個月收漲。展望本周,仍聚焦超微等美企財報題材,最高法院開審川普關稅案也受到關注。
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蘿根(Lorie Logan)31日指出,勞動市場平衡,通膨可能會盤旋在聯準會(Fed)2%目標之上很長一段時間,Fed本周例會其實沒有降息必要,12月也不應該降。
聯準會(Fed)最新決策一如預期調降基準利率1碼,今年來第二度降息,同時宣布12月1日起結束「量化緊縮」(QT)計畫,實施3年的縮表退場。
日本與歐洲央行30日一如市場預期,繼續維持利率不變。日央總裁植田和男表示12月可能調升利率,但仍取決明年薪資前景,這被視為植田近期釋出最強烈升息訊號。歐央則重申未預先承諾特定利率路徑。
在外界高度預期聯準會(Fed)12月會繼續降息時,聯準會主席鮑爾潑了市場一盆冷水,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表示,鮑爾明確表態凸顯決策委員會意見分歧加深,且美國政府關門又加重聯準會決策難度,令12月降息充滿不確定性。
全球已超過2億人使用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也超過2兆美金。阿爾發機器人理財共同創辦人楊琇惠董事長指出,機器人可依據年齡、目標、風險承受度等因素,透過演算法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投資組合,克服人性情緒干擾,提供完整投資規劃,因此退休金規劃最適合運用機器人理財來操作、長期累積。
聯準會(Fed)台灣時間30日凌晨發布政策聲明,降息1碼無懸念,鑑於市場資金緊俏出現流動性警訊,分析師多預測Fed應會在本周宣布縮表退場,甚至在明年重啟量化寬鬆(QE)。
一改前一個交易日上漲的走勢,因聯準會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28日,歐洲主要的 STOXX 600指數開低走低,最後收在575.76點,小跌1.27點或0.2%。其中,公共事業類股逆漲1%,稀土相關的礦產類股也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