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報的搜尋結果,共638筆
外媒報導,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SHEIN(希音)在與投資者的溝通中,預計公司2025年淨利會達到20億美元,淨利指引相對公司2024年報告的11億美元利潤,增長約8成。
外媒報導,歐盟正考慮一項新的貿易措施,將要求部分中國出口商在向歐盟出口特定商品時,向歐盟的儲備庫供應關鍵的原物料。
根據中共「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內文顯示,按照到2035年大陸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以上、比2020年翻1倍的遠景目標倒算,考量到總人口預計到2035年將年均減少0.2%左右,「十五五」(2026至2030年)和「十六五」時期GDP需要年均增長4.17%。
蘋果公司(Apple)22日起在中國等市場開賣新款Vision Pro頭戴設備。儘管新舊款功能變化不大,但產地已悄然轉變。根據外包裝標示,這款搭載M5處理器的新品,已改由越南組裝,不同於2024年2月上市、搭載M2處理器的第一代產品,當時是在中國製造。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從逾一年高位回落。官方22日開出的中間價報7.0954元,較21日報7.0930元,跌24個基點。
全球重量級主動式ETF發行人-摩根資產管理在臺設立的摩根投信,將於本周三(22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其全臺首檔主動式ETF-主動摩根美國科技(00989A),為臺灣資本市場寫下國際合作新頁。
今年叫好叫座的電視劇《影后》入圍了金鐘獎節目類15項獎項,劇中入圍女配角的曾莞婷、謝瓊煖一起現身,曾莞婷穿了閃亮透視亮片裝,小褲若隱若現,她還跟謝瓊煖邊走紅毯邊「動手動腳」,引來劇中的經紀人黃迪揚笑說:「不要再打了,不要再扯對方頭髮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表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擾亂產業鏈供應鏈,財政脆弱性疊加金融脆弱性可能引發市場動盪。
大陸車企巨頭比亞迪和浙江吉利汽車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大陸市監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合共召回逾16.1萬輛汽車。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3日走升,續創逾一年新高。官方17日開出的中間價報7.0949元,較16日報7.0968元,升19個個基點,再創去年10月15日以來新高。
國聯冠軍系列賽14日首戰,洛杉磯道奇以2比1險勝密爾瓦基釀酒人,率先取得系列賽首勝。不過,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第9局的換投策略引發美媒熱議,甚至被批評「毀了佐佐木朗希的自信」。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中方也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引發市場關注。野村證券最新分析,此舉雖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但研判雙方仍在試探彼此底線,在互相依賴的基礎下,最終仍可能再次讓步,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市場盛傳蘋果計劃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疊iPhone。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指出,大陸代工大廠立訊精密最快可於2027年後加入並成為新軸承(鉸鏈/Hinge,下稱軸承)供應商。而立訊成為潛在供應商反映出兩個可能趨勢:未來軸承單價仍有下行空間、軸承將成為系統組裝廠的新戰場。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中方也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引發市場關注。野村證券最新分析,此舉雖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但研判雙方仍在試探彼此底線,在互相依賴的基礎下,最終仍可能再次讓步,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內需疲弱、房市不振等因素拖累近月主要經濟數據下滑,加上對美出口暴跌亦使大陸出口增速大減。各大投行陸續公布對陸經濟預測報告,預期2025年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將降準、降息,運用適度寬鬆貨幣工具穩定經濟。
「習川會」有望月底在韓國舉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希望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晤中討論大豆問題,並警告如果美中貿易關係未得到改善,美國可能暫停從中國進口商品。
陸港股市表現持續強勁,各界關注上漲動能能否持續。摩根士丹利公布最新報告顯示,9月外資淨流入中國股市規模達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港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同樣熱烈,前三季港交所完成68件IPO項目,規模達港幣1,823.96億元,較去年同期募資額暴增228%。
美國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4日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於主流媒體的信任度降至28%,創下新低,不到三成民眾相信報紙、電視與廣播能「完整、準確且公正」地報導新聞。相比去年31%與5年前的40%,信任度持續下滑。更甚者,高達七成受訪者表示「不太相信」(36%)或「完全不相信」(34%)主流媒體。
摩根士丹利報告稱指出,9月淨流入大陸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主要得益於被動型基金52億美元的流入,主動型基金則小幅流出6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日表示,將於4周後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大豆貿易將會是主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