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債優於股的搜尋結果,共22筆
美國聯準會降息循環正式開啟,銀行業者表示,此次降息多被視為「預防性」操作,市場早已充分消化預期,激勵效果有限,後續更需留意2026年降息路徑與經濟展望,投資操作上債優於股,且宜聚焦中短天期債券與利率敏感型板塊。
面對全球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外銀主管表示,由於通膨壓力、利率走勢及地緣政治等多重變數仍持續干擾市場情緒,這個時機點應優先考量債市而非股市,其中,美國國債基本面仍具韌性,外銀普遍看好三類債,即投資等級公司債、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英國公債。
美國總統川普打關稅戰,不僅引發股、匯、債市恐慌,也讓投資人感到憂慮;摩根投信23日舉辦第2季市場展望說明會,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未來幾個月內是波動會非常高,目前第2季經濟狀況還可以,要留意的是川普政策發酵後,美國最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陷入經濟衰退,當經濟震盪之際,許長泰認為,投資策略是「債優於股」,債券等固定收益宜採多元化配置。
政策不確定性暫難消散,但對美國、全球基本面的實際影響尚有限,投信法人預估,短期落入衰退的機率不高,且目前殖利率續居長期相對高點,整體收益率具吸引力,有利全體債市後續表現。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出爐後反覆不定,由於實際的結果仍可能變動,投信法人強調,可以用「債優於股」的策略以降低風險。
美國2月核心個人消費物價指數(PCE)年增2.8%略高於預期,然在近期消費者信心降低及經濟放緩擔憂持續擴大下,美債殖利率逆勢下滑,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8日重摔2.35%,顯示對等關稅政策疑慮升溫,市場資金轉向避險資產,國泰20年美債正2(00688L)、元大零息超長美債(00969B)、凱基美債25+(00779B)等多檔美債相關ETF逆勢衝。
3月新一波債券ETF除息潮登場,五檔債券ETF搶先公布配息金額,除息秀搶先開跑。投信法人表示,近來月配息債券ETF年初以來績效表現不俗,且整體債券ETF配息表現,均優於月配股票型ETF,造成最新申購買氣熱絡,成為股市資金最佳避風港。
富邦投信6日發布2025年市場投資趨勢,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認為,明年將持續聚焦AI帶來的投資機會,預料上半年表現較為穩定,下半年將看川普政策實際推行力道,但可確定的是市場波動將會增加。預料指數再漲空間有限,且企業獲利成長主力仍集中在AI供應鏈,研判資金將繼續朝向電子股匯聚,資產配置建議「股債各半」。
中經院、富邦投信合作發布「2024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現在未退休族群對未來理想、安心退休存款為1348萬元,平均實際累積存款僅324萬元,兩者缺口達1024萬元;調查發現,國人偏好以ETF投資理財進行退休準備,近來雖然月配型ETF受關注,但多數仍青睞季配型的ETF。
因應川普2.0的投資策略,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分析,對於2025年,市場基本保持著樂觀的心情,因為在AI相關科技創新的帶動下,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不過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焦點開始移轉到之前漲幅較小的金融與傳產。主要寄望於川普總統就任後一系列的政策,可能有助於提高美國傳產的競爭力,包括透過關稅等方式。
美國掀經濟衰退疑慮,VIX恐慌指數驟升,8月以來短短幾個交易日,費城半導體指數已重摔逾1成,所幸降息預期帶動債市發揮避險抗震功能,彭博全球公債指數上漲1.9%,各大國際券商紛紛上調降息預期,年底前聯準會降息可能多達4至5碼之多。
2024年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廖崇文表示,2024年金融市場主旋律,即AI科技發展、通膨尾聲,上半年股優於債、下半年債優於股;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建議,可把閒錢投資有月配息的債券ETF,再用每月配息定期定額買股票ETF,當股價修正時再賣掉債來買單筆加碼,進可攻、退可領息,股債兩頭賺。
走過股債豐收的一年,今年第一季金融市場延續多頭氣勢,國際間多個股市相繼攀上歷史新高,榮景令人期待,然而市場變化萬千,富蘭克林投顧盤點多項變數,包括貨幣政策轉折、股市高點回檔壓力、美國總統大選及通膨降速等,建議投資人,重視「資產配置」,用美國平衡型基金及精選收益複合型債券基金的「雙收益」穩固核心,網羅高股利股票、債息收益與資本利得,強化市場高點震盪的抗震力,並依風險承受度定期定額納入積極型的科技生技等「雙技」產業型,或日本、印度等「雙強」單一國家型股票基金。
債券資產在歷經2022、2023年的困難時期後,使得許多投資人目前對債券資產處於信心不足的階段,但先機環球系列基金固定收益主管Matthew Morgan指出,現在股債價格已反應經濟軟著陸的情況,今年預期美聯準會將啟動降息,有利債市,對債券投資人來說,2024將是最佳進場時機,今年「債優於股」。
債券資產在歷經2022、2023年的困難時期後,使得許多投資人目前對債券資產處於信心不足的階段,但先機環球系列基金固定收益主管Matthew Morgan29日來台時指出,現在股債價格已反應經濟軟著陸的情況,但其實先機環球預期硬著陸機率大,今年預期美聯準會將啟動降息,有利債市,對債券投資人來說,2024將是最佳進場時機,今年「債優於股」。
美國部分就業數據以及油價下跌使市場對通膨預期再降溫,過去一周殖利率未有明顯走升,債市普遍有所表現。根據美銀統計顯示,上周包括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市續迎來資金淨流入,分別流入12.4億美元、18.9億美元,且淨流入金額雙雙較前一周小幅成長,動能持續改善。
「投資人忘了通膨吧!明年要專注於經濟增速」。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指出,明年將是高壓與風險環伺的一年,全球通膨會從中偏高(約略高於3%)朝向中性通膨(約略高於2%)發展,第二季後預計經濟「軟著陸」觸底,股債可望喜迎雙多,股市首選科技業、債券存續期可拉長,投資人可採「上半年股債各半、下半年股七債三」的策略配置。
隨著通膨壓力緩解、主要央行緊縮週期結束,投信法人建議,可透過組合平衡型、多元資產相關基金配置,降低風險,也能同時提升報酬。
美國聯準會官員釋出偏鴿言論,加上經濟數據有所放緩,市場對明年降息的預期增強,債市普遍走揚,激勵市場資金湧入債市。根據最新統計,上周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連續第五周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非投資級債動能為較強者。
隨著年紀增長、離退休時間點越來越近,「個人化」退休理財計畫的需求會越高,富蘭克林投顧建議,檢視退休理財需求可分累積期、過渡期、退休期三個階段,「累積期」著重提高投資金額的比重並以追求資本利得的長期布局為主;50歲以上的「過渡期」,必須因應工作或家庭成員變動等差異而機動調整不同資產配置;來到「退休期」,需求差異更為明顯,則適合量身訂做以滿足不同退休目的的收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