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償還銀行借款的搜尋結果,共90筆
北基(8927)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0.06元,創下四個季度高檔;由於去年同期適逢大型預售建案交屋入帳墊高營運基期,使得今年前三季營運年比減少,累計基本每股盈餘降至0.12元。北基2025年10月合併營收達10.82億元,年增57.76%、月增18.12%,續創歷年同期新高記錄,並改寫7個月以來單月新高。展望未來營運,北基仍聚焦油品、綠能、土地建設三大核心事業發展主軸。北基也指出,未來不排除透過策略聯盟或多元合作模式,結合集團資源與外部夥伴能量。
IC載板廠景碩(3189)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本業獲利提升及業外顯著轉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39億元、每股盈餘0.75元,雙創近7季高。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53億元、年增達近2.2倍,每股盈餘2.1元,亦雙創近3年同期高。
麗臺(2465)呆帳認列,業績衝高、9月轉虧,第三季營收創高、獲利變赤字,自結單季稅前虧損0.49億元,稅後虧損0.75億元,每股虧損0.9元,累計前三季營運亦由盈轉虧、每股虧損0.38元。
大量(3167)8月營收4.82億元,年增113.06%;累計前八月營收30.5億元,年增128.65%,顯示客戶需求持續暢旺,並推升全年營運可望再創新高。
線材廠萬泰科(6190)董事會通過將發行1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CB),為2025年繼凡甲(3526)之後,第二家啟動募資的連接器產業相關廠商,萬泰科將於20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關注AI高速線出貨進度。
豐達科(3004)公布經會計師核閱之2025年上半年度合併財務報告及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主要受台幣升值影響,第二季產生匯兌損失新台幣3878萬元,豐達科今年第二季獲利年減超過3成,單季每股盈餘1.16元,創下兩年以來單季低點;上半年獲利減少一成以上,累積基本每股盈餘3.15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65元。為因應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所需,豐達科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發行股數不超過1000萬股。
日前網路瘋傳「台中市將普發現金4萬元」圖卡,雖市府澄清為假消息並報警追查,但相關議題持續延燒。繼花蓮縣議會通過「每人發放5萬元現金」提案後,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今(31)日也建議市府將多年超徵稅收與賣地收入用於普發5萬元現金回饋市民。對此,國民黨團書記長李中痛批,民進黨此舉是炒作假訊息,意圖將謠言包裝為公共議題,替造謠者背書,混淆視聽。
太普高(3284)僅管上半年營收年減17%,不過轉投資持股17.25%的和逸建設,下半年陸續有二個大樓建案交屋,可供認列收益,營運將進補。太普高為償還銀行借款,14日董事會通過5,000張的現金增資訂價,每股20元,估可籌得1億元資金。
旺宏(2337)23日召開股東常會,全面改選董事,該公司近幾年積極布局車用及工控市場,為延續現有經營團隊策略與發展布局,股東會後推選吳敏求續任董事長兼執行長,總經理亦由盧志遠續任。
華豐橡膠(2109)12日經董事會決議發行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發行總額預計以10億元為上限,每張面額10萬元。至於發行價格、發行期間,及發行利率,將由董事會視市場狀況,另行決議之。華豐表示,公司募得價款用途及運用計畫,主要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充實營運資金。
正德(2641)第一季合併營收5.06億元,年增29.66%,為歷年同期最高,營業毛利1.74億元,營業利益1.35億元,年減16.03%,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88億元,年減42.46%,每股稅後盈餘為0.28元。今年還有2艘節能減碳新船陸續接船,預計第三季底前全數交付完成,預期營收及獲利將逐季成長。
市場反映川普關稅戰衝擊,台股3月最終日大跌906.99點,創第四大跌點,3月累計重挫2,357點,跌幅驚人,散戶全嚇瘋。根據中央銀行23日公布3月金融情況,被認為是「散戶風向球」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狂減1,446億元,僅剩3兆2,099億元,創2023年11月以來17個月新低。
市場反應川普關稅戰衝擊,台股在3月最終日大跌906.99點,創下歷史第四大跌點,3月全月共下跌2,357點,跌幅相當驚人,散戶全嚇瘋。中央銀行23日公布3月金融情況,被認為是「散戶風向球」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一舉狂跌1,446億元,為近四月最大減額;而餘額僅剩3兆2,099億元,則創下2023年11月以來新低。
央行公布3月金融情況,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下降為1.82%及4.38%,除了基期因素影響,企業匯出資金、出口商季底需求等因素也有關連。由於股市3月轉趨動盪,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大減1446億元至3兆2099億元,代表散戶大舉退場。
受惠供應鏈重組的新商機,政府推動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亞太中心,並將其提升為「戰略產品」,不再定位於商品。行政院無人機專案會議已改名為「無人載具專案會議」,一併納入水面、水下無人載具,及具未來性的無人載具,打造整合型的無人載具供應鏈。
軟板市場在殺價競爭後逐步復甦,惟2024年仍受消費市場疲弱拖累,營運不如預期,包括同泰(3321)、嘉聯益(6153)、台郡(6269)等軟板廠皆呈現營運虧損,唯獨圓裕(6835)獲利創新高,以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4.06元寫歷史新高紀錄,並擬配發2元股息。
敦泰(3545)2024年營運回溫,每股純益2.71元。展望今年,敦泰持續深耕非手機新品,預計將陸續開花結果。此外,敦泰董事會日前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私募股數上限為4,000萬股。今日敦泰股價開高走高,大漲逾4.5%,一舉站回5日線及80元大關,持續朝季線靠攏。
和大集團旗下高鋒(4510)沾光機器人與CoWoS題材,近期股價飆漲,遭列警示股,公布自結去年12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02元,加上前11月EPS為1.03元,累計2024全年EPS達1.05元,優於2023年的0.97元。
PCB廠迎接2025年產業復甦,正展開備妥銀彈行動。繼泰鼎-KY(4927)辦理現金增資案12億元、燿華(2367)辦理現增股款共10.4億元,博智(8155)也辦現增及發行可轉換公司債逾15億元,欣興(3037)近日決議發行普通公司債總額150億元,整體PCB產業募資規模粗估上看500億元並持續升級。
今皓(3011)12月18日股東臨時會通過私募增資案,且積極接洽應募人,並且把引進策略聯盟對象列為選項,今皓董事長石浩吉表示,從終端需求來看,消費性電子、車用景氣不明,但是AI應用百花齊放,今皓在AI領域介入AI伺服器線、AI硬體及整機,透過併購的勤天科技耕耘AI機器人、車用AI,由於市場動能強,毛利率佳,期待明年AI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