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優於分析師的搜尋結果,共212筆
有輝達作為「富爸爸」的AI資料中心服務商CoreWeave第三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利潤縮水,且受到某第三方合作夥伴交付延遲影響,CoreWeave下修全年營收預測,受此打擊,其周一盤後股價大跌6.02%,報99.25美元。
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Arm)受惠AI晶片需求,上季(7月至9月)營收、獲利雙雙超出華爾街預期,並對本季財測給出亮眼指引,令投資人看好AI浪潮繼續為安謀業務注入成長動能。
高通(Qualcomm)周三盤後股價倒跌2.62%,除了因川普稅改而提列巨額支出,導致上季大幅虧損之外,該公司透露明年可能流失大客戶三星電子的部分訂單,也給股價帶來衝擊。
美國晶片巨擘超微(AMD)4日美股盤後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但本季營收指引未能令投資人驚豔。
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收跌6.6%,因財報意外疲弱,盤後跌9.30%,稍早前一度崩跌10%。該公司將之歸咎於部分營收遞延到下一季才入帳。
超微(AMD)第三季業績表現意外強勁,但給出的利潤預測僅符合市場預期,在AI概念股可能已經漲過頭的疑慮加劇之下,這樣的表現顯然無法令投資人滿意,難以重振投資信心,超微盤後股價下挫近4%。
以大數據分析技術聞名於世的軟體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第三季財報意外強勁,並上修全年財測,惟盤後股價陷入劇烈震盪,反映投資人對其股價可能漲過頭感到擔憂。
最新發布的出口數據意外強勁,以及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等科技大廠業績報喜,受此激勵,周一南韓KOSPI指數盤中大漲約2.3%,報4203.11點。
蘋果基於新版iPhone 17需求強勁,預期本季營收至少成長1成,可望為蘋果帶來史上最強勁的一季。新機上市協助推動蘋果上季業績成長,營收首次跨越千億美元大關,上季財報和本季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
全球半導體供應大廠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1季(截至9月28日)財報,營收達到53.2億美元、每股盈餘(EPS)1.26美元,雙雙超越市場預期,顯示各大晶片製造商則積極訂購用於AI半導體的生產設備。
持續搭上AI順風車,IBM第三季財報優於華爾街預期,並上修全年財測,但周三盤後股價下挫6.45%。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第四季營收獲利展望意外疲軟,在半導體產業關稅局勢不明之際,令投資人擔心類比晶片市場的全面復甦恐仍長路漫漫。
企業財報表現好壞不一,繼前一日勁揚1%後,周二(10月21日)歐洲股市僅小漲作收。不過,法國股市創下歷史收盤新高。
強勁的企業財報重新點燃市場的風險偏好,暫時緩解了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擔憂。周三(15日)美股4大指數同步開高,道瓊工業指數早盤大漲逾40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衝逾300點,而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勢更為強勁,早盤漲幅逾3%,台積電ADR重新站上300美元大關,大漲逾3%。
聯邦快遞(FedEx)上季營收獲利均優於華爾街預期,該公司致力於削減成本,加上國內物流業務強勁,扺銷了川普政府廢止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待遇後國際物流業務減弱。受此激勵,聯邦快遞周四(9月18日)盤後股價上漲5.48%,報238.91美元。
輝達27日盤後公布上季(5至7月)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但資料中心營收欠佳導致總營收成長減速,再加上輝達對本季展望保守,28日早盤開平走低,一度下跌逾2.7%。執行長黃仁勳說,新一波的工業革命已經展開。AI投資熱潮尚未結束,預估到2030年,AI基礎建設支出將達3兆到4兆美元(逾新台幣百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