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學鏡頭的搜尋結果,共313筆
在美股影響下出現明顯拉回,11月台股首周出師不利,周跌581點,以27,651點作收,失守28,000點、5日、10日及月線,外資連五周賣超台股,台指期淨空單升破3萬口,投信意外在11月首周轉為買超。下周台股關注10日公告的10月上市櫃公司營收概況及14日公告的第三季財報,同時美國就業市場似乎顯露疲態,接下來有CPI數據並注意聯準會態度變化。
台股5日留下344點下影線並守住月線,惟目前台股專家多對短線行情看法偏保守,建議可逢低介入獲利優異、估值被市場低估的低基期股,包括光學鏡頭龍頭股大立光(3008)及IC設計二哥聯詠(3034)等15檔,有機會逆勢挺升。
蘋果新機熱潮退燒、供應鏈氣氛轉冷?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今(5)日公布10月營收62.61億元,月增持平、年減5%,累計前10月營收501.9億元、年增5%。被稱作「老實樹」的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透露,「11月動能會稍弱一些,下半年整體表現大致與去年同期相當。」
中國信託證券主辦「今國光三」公司債(62093),於14日順利完成開標,合格投標張數達15,806張,超額認購倍數高達4.13倍,顯示市場反應熱烈,投資人信心十足,展現出亮眼的承銷成績,將於23日上櫃掛牌交易。
台北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將於22日開幕,資服業者凌群(2453)將攜手合作夥伴亞光(3019),共同擴大布局智慧醫療領域,希望結合凌群在智慧護理的垂直領域優勢,配合亞光高精度光學感知技術,雙方以打造百分之百MIT智慧護理機器人為目標。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印刷業迎來AI革命!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期支持下,補助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印研中心)開發的AI圖像處理與AI瑕疵偵測技術,讓傳統印刷從「代工」躍升為品牌共同設計。透過AI圖像生成,印刷廠能即時產出包裝、DM、書封草圖,與客戶同步討論並快速進行A/B測試,成功縮短設計時程。AI還能瞬間生成多款主題或個性化變體,結合數位印刷「即做即印」,滿足小量多樣、高毛利的新市場需求。
智慧型手機傳統旺季逐漸步入尾聲,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表示,10月拉貨動能與9月差不多,11月會差一點,至於毛利率,目前良率有好一點,要看能否持續拉升,且客戶高階產品能不能拉多一點,以及匯率等。
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公布2025年第3季財報,2025年第3季合併毛利率47.2%,季減6.43個百分點,為2023年第3季以來低點,單季稅後盈餘為70.8億元,季增5.86倍,單季每股盈餘為53.05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09.06元。
蘋果iPhone 17規格升級與定價策略成功帶動換機潮,帶動蘋果股價創波段高。在蘋果緊急要求增產下,可望同步帶旺台股供應鏈營運表現。
AI、感測器及自動化技術突破,光學鏡頭在智慧機器人與無人機應用中的價值愈發凸顯,也為光學供應鏈帶來新一波成長契機;其中華晶科、佳能、邑錡轉型採取「軟硬整合」策略,加速卡位AI視覺市場。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落幕,無人載具、低軌衛星通訊成戰略物資,台系晶片設計業者積極部署解決方案,搶攻相關商機。神盾衛星以低軌衛星連接,提供國防單位高韌性、可快速部署的戰術通訊與偵察能力,實現全球即時連結;原相(3227)則展出TDI線性感測器,積極進軍航太領域。
光學鏡頭廠佳凌(4976)近年持續調整營運結構,總經理江昭德表示,公司已啟動市場移轉(Market Migration)、產品組合與技術發展三大轉型,將跨足AI視覺領域,並強化不可見光鏡頭布局。其中AI視覺上半年營收占比約9%,下半年將大幅成長至25%,至於無人機、機器人現階段營收占比還不大,應是2026年以後才會有較明顯的貢獻。
為提升國內高空無人機在國土安全監測與環境災害評估的自主性,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成功研發具備4個光譜波段的多光譜儀,並搭載於複合動力垂直起降的無人機,突破傳統小型電池驅動無人機在飛航時間與任務規模上的限制,樹立國內在自主無人機光學酬載與智慧遙測技術上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SEMI統計,物聯網(IoT)、AI和量子運算這三大技術正快速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預估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兆美元。而受惠產業榮景,根據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半導體設備產值也高達1,532億元,這也歸功於產業鏈中許多幕後英雄默默付出,一同為半導體產業努力,位在台中的普森精密主軸公司,就是一家代表性的企業。
在輝達推出機器人之腦,包括亞光(3019)在內的相關感測器個股,又開始受到重視。亞光8月營收24.66億元,月增14.78%、年增2.04%。法人認為,第三季因數位相機、運動相機、無人機等需求,營收動能持續上漲。
蘋果iPhone 17將在10日發表,光學股王大立光(3008)仍將主導鏡頭產能,但在手機鏡頭毛利和規格提升不如過去,大立光開始切入機器人視覺辨識等光學鏡頭,希望為營收帶來新活水。
光學鏡頭廠佳凌(4976)、佳能(2374)及邑錡(7402)佈局無人機有成,其中佳凌無人機鏡頭產品營收佔比約3%到5%,未來亦考慮切入模組部分,取得歐美及大陸無人機訂單的佳能現已開始出貨,未來亦將跨足無人機組裝業務,邑錡無人載具則是與雷虎(8033)合作,目前正進行產品測試驗證中,受到無人機題材帶動,佳凌盤中股價再攻漲停板,創下2024年7月9日以來新高。
備受矚目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展將於18日起開展,國防軍工題材持續扮演盤面指標,無懼台股9月天首日跳水式重挫,亞航(2630)、長榮航太(2645)逆風高飛,股價1日分別上漲4.67%、1.08%,法人看好,台灣2026年國防預算創新高、占GDP 3.32%,且國防部也釋出500億元無人機採購案,可望帶動相關國防軍工業者商機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