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兒少處的搜尋結果,共59筆
為協助年輕新手爸媽育兒諮詢,基隆市兒少處推出免費到府「育兒指導服務」,只要住在基隆市、育有6歲以下兒童且有照顧需求家庭,可透過電話或線上填寫表單申請,由指導員免費到宅提供親職示範、餐點準備、家務指導及親職諮詢,協助家長建立正向教養觀念與照顧技巧。
為協助年輕新手爸媽在育兒道路上不再焦慮摸索,基市兒少處推出免費到府的「育兒指導服務」,凡居住於基隆市、育有6歲以下兒童且有照顧需求的家庭,可透過電話或線上表單申請,由指導員免費到宅提供親職示範及親職諮詢等服務,協助家長建立正向教養觀念與照顧技巧。
為減輕家中有幼兒的基隆市父母及低收入長者負擔,基隆市政府自1日起推動「兒童日間定點臨托2.0服務」、低收入長者助聽器補助,大幅降低臨托收費標準並提高預約彈性,讓家長享受高品質的托育服務,65歲以上低收入長者購買助聽器則最高可獲1.1萬元補貼。
基隆市兒童、少年約有4.1萬餘人,占全市人口近12%,為提供脆弱處境家庭兒少支持,基隆市兒少處推動「守護家庭小衛星服務方案」,串聯全市13處社區據點,提供課後陪伴、家庭支持、親職教育等服務,每年服務超過3萬人次,市長謝國樑表示,年底前將完成全市「1區2據點」的布建。
基市兒童及少年事務處統計,基隆兒童少年現約有4萬1千餘人,佔全市人口近12%,為綿密社會安全網,提供脆弱與不利處境家庭兒少支持服務,兒少處推動「守護家庭小衛星服務方案」,串連全市13處社區據點,提供課後陪伴、家庭支持、親職教育及生活照顧等幫助,每年服務超過3萬人次。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年底將完成全市「1區2據點」的布建,讓處於低潮或困境的兒少家庭,重新找到支持的力量。
基隆市中正區1處社區遊戲室10日竟出現毒蛇龜殼花咬傷5歲男童,地板留下斑斑血跡,嚇壞眾人,消防人員獲報緊急將男童送醫急救,注射抗蛇毒血清後脫險,基市動物保護防疫所抓到蛇後野放,並提醒民眾應注意防蛇,不慎被咬傷要記得蛇類花紋、特徵盡速就醫。
基隆市一處社區遊戲室在10日下午竟出現毒蛇龜殼花,還咬傷5歲男童,地板斑斑血跡,嚇壞眾人。消防人員緊急將男童送醫急救,注射抗蛇毒血清後脫險,動物保護防疫所則順利捕蛇後野放。動保所提醒民眾應注意防蛇,不慎被咬,要記得蛇類花紋、特徵並盡速就醫。
基隆市政府推出「快閃遊戲場計畫」頗受好評,今年暑假首次造訪基市中山區,於10日在通化里紅磚大道推出「鬼針草大作戰」活動,為中山區的孩子們打造充滿冒險及好玩的遊戲基地,大小朋友在現場進行各項遊戲冒險不亦樂乎。基市兒少處表示,期望可將孩子的歡樂聲從紅磚大道散播至整個中山區,為孩子暑假留下美好回憶。
基隆市政府推出「鄰里快閃遊戲場」計畫,透過安排各單位設攤並進駐各區公園,打造「1日快閃」的冒險樂園。快閃遊戲場日前進駐暖暖區碇內公園,將整座公園打造成充滿冒險與創意的「野孩子基地」,現場有童軍獨木橋、足球挑戰、跑酷體驗等設施,讓孩子在熟悉的社區公園裡,重新找回歡笑聲與感動。
基隆市政府推出「鄰里快閃遊戲場」計畫,透過安排各單位設攤並進駐各區公園,打造「一日快閃」的冒險樂園。快閃遊戲場12日來到暖暖區碇內公園,將整座公園打造成充滿冒險與創意的「野孩子基地」。現場有童軍獨木橋、足球挑戰、跑酷體驗等設施,讓孩子在熟悉的社區公園裡,重新找回歡笑聲與感動。
基隆親水季5日在暖暖親水公園登場,活動將延續到8月31日,基隆市長謝國樑邀請民眾參與親水季外,也向民眾預告,市府規畫在七堵區百福公園打造第2處親水場域,並導入「全年可使用」的概念,提升使用效益、擴大親子友善空間。
基隆親水季5日上午在暖暖親水公園正式登場,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除邀請民眾熱情參與今年的親水季系統活動外,也向民眾預告市府正在規畫七堵區的百福公園,打造第二處親水場域,持續擴大親子友善空間。
為了減輕基隆市家長育兒負擔,基隆市政府今年追加預算編列745.5萬元經費,自7月起為全市公共托嬰及準公共化托嬰中心人員提供薪資加碼,依托育人員學歷及年資估算,最高每人每月薪資可加薪9000元。市府期望透過薪資加碼,留住優秀托育人員並提供高品質托育服務。
為了減輕基隆市家長的育兒負擔,基隆市政府今年透過追加預算編列745.5萬元經費,為基隆公托及準公托的托育人員提供薪資加碼,依托育人員的學歷及年資估算,最高每人每月薪資可望加薪9千元。市府期望透過薪資加碼,留住優秀的托育人員,並提供高品質的托育服務。
基隆市信義區今年6月初發生意外事故,一名女性意外自樓梯跌落不幸身亡,但身後卻留下了一名就讀國小六年級的男童。學校在獲報後,介入了解才發現,這名男童的父親已於年餘前去世,等若只剩單獨一人居住。市府立即組成跨局處專案小組,協助男童後續的生活及求學等需求問題。
移民署基隆市服務站與基隆市兒少處,近期利用「行動服務列車」機會,關懷基隆市中山區及暖暖區的新住民,並提供育兒指導、親職諮詢等服務。移民署更透過專簽方式,協助新住民的幼兒辦理外僑居留證。
部分孩童因家庭因素,經評估後轉至寄養家庭,基隆市兒少處指出,基隆寄養家庭的家長已有半數超過55歲,寄家戶數也不敷需求,市府規畫提供喘息、分級補助和旅遊等方案,並請資深寄養家庭分享心得,希望能招募更多新血加入。
部分孩童因家庭因素經評估後,轉至寄養家庭能有更好的成長。但基隆市兒少處憂心,基隆寄養家庭的家長已有半數超過55歲,寄家戶數也不敷需求,市府目前規畫提供喘息、分級補助和旅遊等方案,並請資深寄養家庭分享心得,希望能招募更多新血加入。
基隆市6月2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名李姓單親媽媽在送國小的女兒上學後,上班途中發生車禍自摔身亡。消息傳出後,不少民眾擔心李女身後,遺留的女兒該怎麼辦。為此,基隆市政府4日舉行專案會議,基隆市長謝國樑召集各局處全力幫助李女遺留的孤女。
基隆市政府為了強調對兒童和少年的福利及權益的重視,自113年7月1日起成立專責的兒童及少年事務處,並與社會處緊密合作,確保所有兒少保護案件不會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