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債務的搜尋結果,共35筆
金價周三(15日)突破每盎司4200美元,今年以來已飆漲近60%。外電指出,華爾街一哥、摩根大通銀行(小摩)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表示,持有黃金「有其合理性」,在當前環境下,金價可能上看5000美元,甚至挑戰1萬美元。他強調,這並非短線預測,而是基於多重風險的長期資產配置思維。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預定本周於華盛頓登場,原本預期焦點將放在全球經濟的復甦與韌性,但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揚言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百分百關稅,使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導致市場劇烈震盪,會議氛圍瞬間緊繃。全球政經領袖如今面臨關稅威脅、AI投資泡沫及債務飆升的三重風險。
中美貿易戰再起,美股四大指數10日全面重挫,台積電ADR暴跌6.41%。法人預期,台股13日開盤跌勢恐近千點,月線26,000點保衛戰成多空第一道防線。法人指出,在中央銀行、財政部與金管會三大財經部會備戰,市場恐慌氣氛有望獲得緩和。
國安基金委員會9日召開第三季例行會議,考量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及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定案,市場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因此決議繼續執行安定市場任務,「等相關結果出來,觀察市場反應,屆時再決定是否退場」;市場並估算國安基金本次護盤,不計股息的投報率逼近30%。
國安基金今日召開第126次例行委員會議,就近期國內外政經情勢等因素進行充分討論。考量臺美對等關稅談判及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定案,後續效應須審慎因應,且國際資金寬鬆致金融資產上漲、全球債務膨脹、通膨及地緣政治衝突升高等國際政經不確定因素仍存,本基金繼續執行安定市場任務,妥慎運用有限資源,以維護投資信心及資本市場穩定。
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增長超過21兆美元,至337.7兆美元,創歷史新高,主要受全球金融環境放鬆、美元走軟以及主要央行採取更加寬鬆的立場等因素影響。
金融市場熱絡,但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還是要留意。公股銀行對第四季最新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評估出爐,黑天鵝包括俄烏及中東衝突再度升溫、法國政局動盪影響財政改革步伐進而衝擊歐元走勢,以及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若喪失法源正當性可能再調整等;灰犀牛有關稅政策如何影響通膨與聯準會利率走向、美國就業市場是否持續惡化並擴散、法國與日本政治風險及美國公司債利差處於歷史相對低點。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協議,關稅從原定25%降至15%,日本並承諾將對美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認為,「日本亂了陣腳」,明明是全球債務占GDP比例最高的國家,哪來的5500億美元?對美亂畫大餅,不僅把川普胃口養大,還會害慘關稅尚未出爐的台灣以及其他國家。
暢銷理財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在周一(23日)於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出警告「全球貨幣崩潰即將來臨」,建議投資人應該持有黃金、白銀與比特幣。他直言「現在還抱著美元與債券的人,最後只會成為輸家!」
去年黃金價格大漲27%,創下14年來最大漲幅,展望2025年,世界黃金協會(WGC)和多家大行對金市展望提出看法。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周二(14日)發出警告,美國正瀕臨「破產」危機,因為鉅額的政府債務問題日益嚴重,且美國政府正努力應付每分鐘高達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650萬元)的利息負擔。
隨著世界經濟從疫情後的反彈中逐漸放緩,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引發廣泛關注。該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增速面臨長期放緩的危險,債務壓力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使未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發出警告:如果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應對,全球可能陷入「低成長、高債務」的泥淖。這一前景不僅威脅到國際經濟穩定,也使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社會不平等等挑戰時步履維艱。
根據美國國債鐘服務(Debt Clock)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國債本週五(15)首次突破36兆美元(約新台幣1170兆)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回顧今年1月初,國債總額才剛突破34兆美元(約新台幣1104兆)。
據澎湃新聞報導,「過去一個時期以來,在經濟逆全球化、國際貿易政治化和工具化、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接連不斷的衝擊下,全球經濟步履蹣跚、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加大,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逆全球化不僅嚴重衝擊全球貿易和經濟,導致增長放緩、債務高企、通脹壓力重現,而且也是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重要誘因,俄烏戰事尚未結束,巴以衝突又陡然升級。」10月27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4上海蘇河灣大會」上作上述表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年會本週一(21)於華盛頓特區開幕,將持續至本週六,重點討論全球債務危機及如何挽救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印太地區專家表示,美元的主導地位若要走入歷史,需經歷多重挑戰。本週在喀山舉行的金磚峰會上,俄羅斯將展示如何系統化地推動本幣貿易,並強化銀行網絡支援。
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全球公共債務狂飆示警,預估到今年底,將首度突破100兆美元大關,2030年前在GDP的占比達100%。分析指出全球公共負債增速恐比預期快,主要是政治氛圍有利政府提高支出,經濟成長滯緩加劇借貸需求及成本。
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最新分析報告,在美國和中國推動下,到今年底全球公共債務將達到100兆美元,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約93%。
金價近期狂飆,國銀喊進,認為美聯準會(Fed)9月啟動降息、以黎衝突推升區域緊張情勢,未來黃金有二大買盤撐腰:全球央行將增持黃金、全球黃金ETF也呈現資金淨流入,金價會持續走高,建議投組中可配置黃金以平衡波動風險,目前各家銀行基本上仍看好金價走揚。
中新網3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美東時間2日發布《中國2024年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稱,中國在解決全球債務問題、促進綠色轉型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建設性、領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