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棲登陸戰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影集《零日攻擊》話題不斷,在近日播出的最終回中,更出現國軍僅用步槍就守住大膽島的劇情。對此,曾在大膽島服役的退役陸軍少將栗正傑直言,大膽島離廈門非常近,共軍重裝備可輕易到達,「用輕兵器怎麼對付」。
大陸解放軍072A大型坦克登陸艦6月27日出現在台灣北部海域,距離台北港僅約50海浬。退役陸軍中將帥化民認為,072A是來踩點的,這是我們危機的訊號。
自2016年以來,美國國防預算逐年膨脹,背後主導敘事始終圍繞著中國大陸崛起與「台海戰爭」的假設情境。美國與盟國介入陸對台進行兩棲登陸戰的劇本,成為華府擴充五角大廈預算、推動各式武器計畫的核心理由。北京在作戰層面還有其他選項,包括封鎖行動。
解放軍又、又、又對台軍演。《人民日報》刊載筆名「玉淵譚天」的微博指出:「解放軍位於台海周邊開展『海峽雷霆-2025A』行動,這是針對賴清德謀獨言行的再一次有力反制。」
大陸如何對台軍事施壓,引發國際高度關注。《華爾街日報》24日分析,陸方已為封鎖台灣做好準備,可能採取軍事與非軍事手段,從空襲基礎設施、封鎖港口到經濟與網路戰,弱化台灣防禦。然而,此舉必然衝擊全球局勢,美國的應對將成為關鍵變數。專家指出,陸方短期內更可能採取「隔離戰術」,測試國際反應,並試圖在區域內構築新常態。
1683年,康熙令施琅率水軍2萬人,戰船230餘艘,進軍澎湖。澎湖被佔領後,鄭氏王朝已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22年的統治。
1683年,康熙令施琅率水軍2萬人,戰船230餘艘,進軍澎湖。澎湖被佔領後,鄭氏王朝已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22年的統治。
大陸解放軍的「聯合利劍-2024B」圍島軍演雖僅歷經13小時即轟然結束,在國際與台灣引發的輿論效應至今仍未消,其中「遼寧號」與「殲-20」成為熱議、熱搜的關鍵字。
大陸解放軍的「聯合利劍-2024B」圍島軍演雖僅歷經13小時即轟然結束,在國際與台灣引發的輿論效應至今仍未消,其中「遼寧號」與「殲-20」成為熱議、熱搜的關鍵字。
數輛AAV7兩棲突擊車出艙泛水,濺起陣陣水花,奔馳海上風雨無阻,登陸後更能以履帶傳動力迅速行駛於岸際,配合步兵進行步戰協同,遂行灘頭突擊作戰;憑藉車輛優越性能,馳騁水、陸域之間游刃有餘,這是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官兵精良戰技的展現,更是陸戰隊「水上策飛馬,灘頭建奇功」的最佳寫照!
負責大台北地區衛戍重任的海軍陸戰隊66旅下湖營區,東營區內正在進行建築物興建及修繕工程,但移民署桃園專勤隊卻發現,包商疑似雇用大批外籍逃逸勞工,掌握事證後多次前往查緝,未料都疑因遭到通報無所獲。昨天監控到目標後,持拘票直衝營區內一舉逮獲6名逃逸移工,包商將重罰66萬元。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當選總統,強調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賴將如何處理兩岸及外交困境,備受關切。國防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認為,賴主張兩岸應該對話,短期內可能會有對峙,中長期應會趨於穩定。但淡大國際戰略所教授黃介正指出,未來4年台灣的兩岸和外交都不會平靜,賴如何管控風險,是非常大的挑戰。
中共外交部首次選在耶誕節前夕宣佈:「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長津湖戰役勝利73周年的日子!」這項表態傳達出數個月來罕見的強硬訊息:對美關係雖有緩和,以後西洋節日平安夜、聖誕節恐怕都得改變成中共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節日了。
從兩岸分治以來,中共從未放棄過在必要時以武力統一台灣的想法,並從一開始就規劃以民用船舶來運輸部隊。即便到目前中共海空軍與火箭軍已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但仍必須依賴大量民用船舶來運送部隊與裝備,唯一不同的是,中共已開始規劃在這些民用船舶上配備較輕便的近防砲、防空機砲、手持式導彈等防衛裝置,以增加運輸船隊的生存率,這些進展也可以做為觀察中共發動對台軍事行動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