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共藝術設置的搜尋結果,共29筆
桃園市捷工局27日遭週刊爆料捷運工程採用大陸製產品、停權廠商參與分包、未按圖施工、土方回填預算過高及行控中心漏水等問題。捷工局長劉慶豐親自出面嚴正駁斥,帶領記者實際走訪捷運工地,更怒言週刊是「竹篙套菜刀」,並無使用大陸石材,且地磚溝縫寬度10毫米也符合規範,其餘爆料內容更是無中生有。
新竹縣總圖書館屋頂設計遭批鐵皮屋,新竹縣文化局為優化總圖建築風貌,邀請民眾參與設計推出「金屬屋頂優化民眾參與基本設計方案」,並於9月10日至24日上網票選,票選結果已揭曉,由方案4「造型沖孔板」獲得最高票數,預計2025年底發包。
澎湖縣政府今(30)日上午風光舉行馬公市中興國小「行走浪花的美好」公共藝術啟用典禮,由縣長陳光復主持。中興國小校長鄭文健盛讚,這作品讓光復縣長帶領下的光復路多個景點,在場的媒體才知原來國小靠近光復路側的這一小段造型圍牆,竟是大有來頭的公共藝術品。
高雄車站於今年8月起展出6大公共藝術作品,結合雕塑、聲光效果,將高雄車站打造為美術館,不過,地方居民發現,創作主題聲稱結合高雄在地元素,但讓人實在「難以意會」,且從創作者名單中,更看不出有高雄在地作家參與。對此,鐵道局回應,此案依規定實施公開徵選,並由在地團隊獲選,確保公共藝術作品能與當地連結。
斥資9.5億元興建的新竹縣立總圖書館,屋頂外觀卻被民眾批評是「鐵皮屋頂」,還有網友稱是全台最醜總圖,為回應各界建議並提升竹縣總圖書建築品質,在歷經3場次民眾參與工作坊及基本設計方案說明會後,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預計於10日至24日,開放網路票選活動,30日公告結果。
三鶯線工程進度達93%,預計2025年底完工,最快2026年3月可通車。新北市長侯友宜28日至三鶯線LB09陶瓷老街站視察公共藝術設置及站體裝修進度,侯要求施工團隊務必如期如質年底完工,讓地方最期待的三鶯線能早日通車,帶動地區發展。
新竹縣政府爭取教育部補助並自籌共9.5億元,打造新竹縣立總圖書館,頂樓屋頂採鋁合金烤漆鋁板設計,卻挨批像「鐵皮屋加蓋」,引發地方討論;縣府24日表示,歷經3場次民眾參與工作坊,總圖金屬屋頂立面優化案初步完成基本設計方案,29日將辦說明會並透過線上票選確定最終方案。
新竹縣政府爭取教育部補助並自籌共9.5億元,打造新竹縣立總圖書館,頂樓屋頂採鋁合金烤漆鋁板設計,卻挨批像「鐵皮屋加蓋」,引發地方討論;縣府24日表示,歷經3場次民眾參與工作坊,總圖金屬屋頂立面優化案初步完成基本設計方案,29日將辦說明會並透過民眾票選方式確定最終方案。
為營造屏東東港王船文化館所在地「機九用地」人文藝術環境,屏東縣政府邀請知名設計師黃偉豪、屏東在地資深藝術家林壽山及曾文章規畫創作共3件公共藝術,美國風動藝術大師安東尼.豪伊也創作在台灣唯一一件公共藝術《風之漩舞》,透過藝術搭建屏東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樑,讓風、光、海洋與地方文化共鳴。
台中市綠美圖確定於12月13日開館,唯公共藝術因鑑價問題流標,恐無法同步到位,台中市文化局也計畫邀請國際藝術家舉辦首展;台中市議會14日舉辦定期會,市議員對相關細節討論熱烈,甚至希望可以由達文西、趙無極等大師作品做首展,一炮而紅。
位於屏東縣的「王船文化館」,是台灣首座以迎王祭典文化為主題博物館,2024年落成啟用,全館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巡狩」、「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五大主題展示,並典藏一艘由在地國寶級師傅親手打造的王船,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認識王船的歷史脈絡與技藝傳承。
配合晶創台灣計畫,並響應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加上產業對半導體人才需求,國家實驗研究院旗下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計畫四年(2025-2028年)斥資79.76億元,新建包含12吋晶圓製造等實驗場域,助攻培養半導體高階人才,2025年度開始執行。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玉山金控獲頒「藝術實踐獎」肯定,為這次唯一獲獎的金融機構;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中肯定玉山,雖然民間單位的工作場域不是法定要求空間,但卻願意投入資源,將企業能量放在藝術中,起了帶頭作用。
文化部透過「公共藝術獎」鼓舞政府機關與民間單位積極投身公共藝術領域,以促進大眾對公共藝術的賞析及瞭解。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案《藝居─家的進行式》獲頒本屆公共藝術獎之「藝術策劃獎」,並受邀參加頒獎典禮,此殊榮是對都市發展局辦理社會住宅公共藝術的肯定。
坐落於台東縣大武漁港的南迴藝術季作品《1314號的藍》,造型宛如1座白色教堂,2022年展出後暴紅。近日颱風侵襲導致部分地基掏空,台東縣府文化處決定忍痛拆除。作者之一的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主任林昶戎坦言,很遺憾,但也讓作品延伸出另一個意涵「把握當下」。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動30餘年,歷經多次修法,今年文化部正式發布修訂版《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經統計公共藝術設置約有65%為250萬元以下案件,新修辦法採分級辦理,促進多元發展鼓勵興辦機關自辦,據水谷藝術總監暨策展人彭才瑄觀察,公共藝術愈來愈多元,從靜態的藝術品逐漸轉向為動態體驗。
台北市文化局為落實文化藝術零距離目標,依法設置公共藝術基金,目前共累積745件公共藝術作品,但審計部發現,文化局對於常設型公共藝術未妥善推廣,且公共藝術自治條例與中央法規牴觸,3年過去仍未完成相關法制作業。文化局表示,自治條例已提交議會辦理廢止,未來將加強公共藝術宣導,串連講座、工作坊或導覽等活動。
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範圍為北起牛稠溪北側,向南經嘉北站、嘉義站及新增設之北回歸線站後,銜接至水上車輛基地,全長約10.9公里。本計畫永久軌部分共計3個土建工程標,分別為高架橋工程、車站工程及水上車輛基地工程。其中基地工程因用地取得困難及營建物價上漲等因素,俟2023年3月取得全部施工用地,並於2024年4月3日獲行政院核定修正計畫後,旋即於4月10日公告招標,發包經費約70億元。該工程已於6月7日決標,6月30日開工,工期為1400天,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入手。
台中市中央公園最新公共藝術亮相,「島球訊號」12顆大小不一的球體,夜晚變換彩光,夢幻感十足。台中市文化局14日表示,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以「水湳展新顏」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創作多元作品,將水湳經貿園區打造成奇妙有趣的自然環境藝廊,邀請民眾來體驗獨特的藝術景緻。
藝術家黃銘哲作品「飛躍東區」為1999年由北市規畫「敦化藝術通廊」作品之一,更獲得許多公共藝術獎,但4月23日遭台北市工務局移除,引起藝文界不滿發起連署要求市府重新決定去留,工務局表示,經文化局確認非屬法定公共藝術,藝術家太太聯絡約5次,期間並無表達不同意的意見。文化局表示,正研議此個案補救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