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墓用地的搜尋結果,共19筆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5年10月21日前往楊梅區,出席「楊梅區富豐公園新建工程啟用典禮」。張善政表示,市府持續推動綠地活化與城市再造,將低度利用或閒置土地轉化為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間,讓城市持續煥新。富豐公園的完工啟用,不僅改善當地生活環境,也為楊梅地區增添一處兼具運動、休憩與親子共融的場域,展現桃園推動宜居城市的具體成果。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活動中心因為產權問題,地主將收回使用,市府民政局將規畫於埔頂段水碓小段722地號重建活動中心。地方盼在未來新建埔頂活動中心旁適當地點設置天幕廣場,提供地方鄉親一個舒適、遮雨的戶外活動空間。民政局回應,新埔頂市民活動中心建置經費為2950萬元,工期675日暦天,目前已發包完成,待開工。另天幕部分仍待評估中。
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推動5支箭政策,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其中重大計畫,其中竹北市管轄的第一公墓位於台知園區預定範圍內,縣府多次接獲民眾陳情關心遷葬進度,楊文科21日除了臉書發文喊話要竹北市公所展現行動力,也要求民政處持續與竹北市公所協調。
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推動5支箭政策,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其中重大計畫,其中竹北市第一公墓位於台知園區預定範圍內,縣府多次接獲民眾陳情關心遷葬進度,楊文科除了臉書發文曝光產業發展最新進度之外,也責請民政處持續與竹北市公所協調。
新北新莊第一公墓日前完成遷葬,地方盼能變為公園用地。內政部國土署今天表示,新北市政府建議維持公墓用地,由於林口特定區案為部訂計畫,內政部近期將補辦公開展覽程序,屆時民眾可提書面陳情,請市府考量地方意見重新檢討,並提出配套計畫後,再提送內政部審議。
內政部都委會今年8月審議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原有意將新莊第一公墓的墓六用地變更為殯葬設施專用區,但新北市府考量公墓用地解編、開發不具急迫性,決議仍持公墓用地,而地方上則盼能變更為公園用地或多功能使用,殯葬處則表示,目前先簡易綠美化,用地變更需視政策規畫而定。
彰化縣大城鄉頂庄村百餘位村民29日前往鄉公所,抗議公所規畫在鄉內人口最少的頂庄村加蓋第2座納骨塔,認為是欺負小村,抗議村民扛著鋤頭、高舉抗議牌,並在鄉公所前拉白布條抗議,因鄉長陳玉照下鄉考察,由祕書洪慶祿接下陳情書,表示鄉公所會詳細研議自救會訴求。
彰化縣大城鄉頂庄村百餘位村民,今(29)日前往鄉公所抗議公所規畫在鄉內人口最少的頂庄村加蓋第二座納骨塔,認為是欺負小村,抗議村民手扛鋤頭、高舉抗議牌表達訴求,並在鄉公所前拉白布條抗議、遞交陳情書,因鄉長陳玉照下鄉考察,由秘書洪慶祿接下自救會陳情書,並表示鄉公所會詳細研議自救會的訴求。
斥資6200萬元打造的南投縣竹山鎮「竹夢親子公園」,完工後遲未開放,遭質疑是因沒有變更為公園用地,且鎮公所不願接管,幾經波折26日總算啟用;南投縣府建設處強調,公墓用地本來就可活化建置公園,相關工程並未延宕,公所是因人力無法接管,明年將設公園管理科接手維護。
斥資6200萬元打造的南投縣竹山竹夢親子公園,遭質疑因土地尚未變更為公園用地,完工多時卻未開放,26日終於由縣長許淑華等人啟用,縣府建設處也強調,公墓用地本來就可活化建置公園,並未有延宕,今起開放後也將提供縣民1處適合親子休憩的公園。
新北市林口特定區內有超過300公頃的公墓用地,其中部分屬於私人土地,基於「還地於民」的精神以及顧及私有地主的權益,政府於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針對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當中有5塊公墓用地,將依使用現況變更為保護區、第五種保護區或殯葬設施專用區。
台中市豐原區「文高一」用地,前身是豐原第五公墓,在遷葬後閒置10餘年,多位市議員爭取活化,台中市政府2023年斥資2200多萬元,興建豐原區首座公立網球場,地方關心進度期程。市府運動局4日指出,目前已完成4面球場,今年底前將展開第2期工程施作練習牆、照明設施等,明年上旬將竣工開放。
台中市東勢區第一公墓公園納骨塔使用趨於飽和,市政府2022年斥資3.25億元新建第2座納骨塔,目前仍持續興建中,地方關切進度。市政府生命禮儀管理處14日指出,目前工程進度47%,建築外觀主體已趨近完工,正執行內部設計中,預計明年5月底前竣工,未來將可提供3萬個納骨櫃位。
近年許多公墓面臨退場,台中市大肚、烏日、龍井地區多座公墓禁葬數十年,遲遲未進一步規畫,民代呼籲市府應積極評估地方需求促進轉型,並建議龍井、大肚地區規畫納骨塔設施,滿足地方民眾塔位需求;民政局表示,已在辦理烏日第九公墓興建第三座納骨塔作業。
雲林縣虎尾鎮「632高地公園」二期親水園區工程今(6日)動土,總經費3500 萬元,結合叢林式與主題式的水上遊樂場將誕生於此,預計今年夏天落成啟用,將是雲林縣公部門自建的最大水上遊戲區。今動土典禮中,邀請小朋友持玩具鏟一起動土。
新竹縣政府原擬於湖口鄉波羅村建置「新竹縣立生命紀念園區」,引發諸多爭議,民眾成立自救會強力抗爭。監察院今指出,新竹縣轄內公墓需求明顯降低且逐年下降,現有公墓計129處,縣府均未針對需求與使用方式進行檢討,促請檢討改善。
隨著環保葬成為趨勢,過往公墓也逐漸退場,卻常見禁葬後卡關荒廢、雜草叢生,桃園市政府將公墓活化納入「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跨局處盤點出9處、面積達37公頃的殯葬用地,其中大溪第八、龜山第一、平鎮第九等3處公墓將優先綠美化及都市計畫變更開發,讓殯葬用地不再鄰避。
隨著環保葬成趨勢,過往公墓也逐漸退場,卻常見禁葬後卡關荒廢、雜草叢生,桃園市府16日在「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中,跨局處商討公墓活化,盤點9處、面積達37公頃的殯葬用地活化,其中大溪第8、龜山第1和平鎮第9等3處公墓將優先綠美化及都市計畫變更開發。
南投縣集集鎮公所在成功共融公園預定地種植約1公頃的大波斯菊,目前波斯菊已盛開,預計花期到12月初,鎮公所16日舉行「波斯集、集美麗」記者會,花海中有雙心裝置藝術供拍照打卡,邀遊客搭火車來集集騎自行車賞花海,感受小鎮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