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祠的搜尋結果,共21筆
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阿帕契特戰戰鬥營、蘭陽鯨豚探訪戰鬥營、航空戰鬥營及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昨日展開各類體驗課程,學員們透過實際走訪國軍各單位、裝備介紹與操作體驗,具體感受官兵勤訓成果與國防科技發展,厚植全民國防理念。
澎湃新聞27日報導,「旦復旦兮,百廿光華」。2025年5月27日,復旦大學迎來建校120周年校慶。根植於百年歷史積澱的復旦以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精神薪火相傳,影響一代又一代復旦人。
與重慶有關的古今名人不勝枚舉,譬如南宋僧侶道隆是重慶涪陵人,他東渡日本傳佛法,後來成為日本臨濟宗建長寺派開創人。又如明朝女將秦良玉是今重慶忠縣人,她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是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女英雄。
雖然氣溫還有些冬季的清冷,但3月已是春季,在完全春暖花開之前,正適合出門動動先熱個身,準備迎接接下來一系列氣候宜人的出遊活動,事實上這幾年台灣運動風氣盛行,各地也為此修整了適合的場地供民眾利用,自行車道就是其一,讓新手以及各年齡層都能輕鬆享受乘風出遊的樂趣,且多數地點在交通位置與方式上都相當便利,甚至連腳踏車都可以不用自備,以下精選全台10大自行車道,不妨在春季的起始,趁著假日好天氣,來場讓身心都舒暢的自行車一日遊吧!
清朝是積極用心治理而非消極統治台灣
農曆2月2號是土地公生日,全台土地公廟眾多,桃園的大大小小土地公廟保守估計也超過兩千座,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日在臉書po文分享他近期收集到的4座祕境土地公廟,並將這些廟宇的特色及典故以手繪方式呈現,圖文並茂,包含楊梅老樟樹伯公是護樹土地公、頭寮大埤水中土地公是戀家土地公等。
苗栗縣通霄鎮李屋騰清公祠先祖李騰清,因推崇家庭倫理實踐五代同堂精神,獲清朝光緒皇帝御准旌表「五世同堂」,但因當年交通不便,聖旨送抵通霄時,李騰清已去世兩年,為紀念這段歷史,李氏後代世代相傳,完整保留頒聖旨「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傳統儀式,23日上午在騰清公祠按照古禮展演,傳延後世子孫。
苗栗縣通霄鎮李屋騰清公祠先祖李騰清,因推崇家庭倫理實踐五代同堂精神,獲光緒皇帝御准旌表「五世同堂」,但因當年交通不便,聖旨送抵通霄時,李騰清已去世兩年,為紀念這段歷史,李氏後代世代相傳,完整保留頒聖旨「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傳統儀式,23日上午在騰清公祠按照古禮展演,傳延後世子孫。
近年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數量逐年增加,國人文資保存意識提升,為推動文資保存、活化與傳承,財政部前報奉行政院核定「國有非公用文化資產修復及管理維護計畫」,計畫期程自111年至116年,辦理國有財產署經管全數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及其中17處修復再利用、管理維護計畫。截至113年底,國產署已完成2處修復工程、13處修復再利用計畫及1,271次文化資產巡管作業,改善國有文化資產頹圮狀態,達到文資雋永存續目的。
高雄美濃花海每年農曆春節期間吸引大量遊客,為迎接2025年蛇年的到來,美濃區公所在旗美商工前方打造了一座面積約1公頃的金蛇圖騰入口意象,以「金蛇迎春」為主題,結合美濃冬季農產白玉蘿蔔、橙蜜香番茄、紅豆及主打的高雄147水稻,展現濃厚的地方特色與農業魅力。
在上世紀90年代,曾有這樣一部連續劇,引起兩岸觀眾的巨大回響,至今從五年級生到八年級生都仍能對其劇情如數家珍,也對片頭及片尾曲朗朗上口,它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包青天」。
一般人買新車或二手車,都會有祭拜、開光的需求,命理專家柯柏成在臉書上分享,不論營業或自用,祭車方式大同小異,可擇吉日吉時,比照祖師祭拜,二手車則需打開車門,噴芙蓉艾草水換氣,整個祭車儀式才算完成。
113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航空戰鬥營」第1梯次昨日安排學員搭乘空軍C-130H運輸機前往澎湖馬公,參訪空軍第9基地天氣中心與國防文物軍事遺址,透過多元教學及寓教於樂方式,向下扎根全民國防意識。
日前,第十七屆「朱子之路」研習營開營儀式在南平市建陽的「考亭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大學的研究生,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以及朱子學愛好者們沿著考亭書院的台階拾級而上,重走當年四方學子的求學問道之路。
澎湃新聞18日報導,中國大陸「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官田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襲擊,發生大面積坍塌。李氏大宗祠相關工作人員6月18日透露,大坍塌發生於6月16日凌晨,位於宗祠兩側客廳,大部分建物都坍塌損毀。目前現場已保護起來,不讓他人靠近,不少文物掩埋在坍塌建築物內。
交通部航港局委託台灣航業公司打造「澎湖輪」,用來取代營運已久的「臺華輪」,去年9月正式開航。航港局表示,澎湖輪將結合旅遊業者投入觀光,以「澎湖輪海上嘉年華遊程」包裝旅遊產品,為離島交通觀光創造了另一種可能性。
北宋的包青天公正清廉,面如黑炭、額上有月牙的外在形象深植人心,但其實他的外貌和大眾想像的差距很大!清人記載,包青天在畫像、雕像中皆是眉清目秀、白臉長鬚,直到明代才開始出現「黑面」的形象。
桃園市古蹟歷史建築審查會日前決議通過富岡原始福德祠繼續列冊追蹤,後續將委由專業團隊進行基礎調查,以評估整體文化資產保存價值,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臉書宣布「廟中廟」列冊追蹤,也趁機分享高中時期搭火車通勤睡過站趣事,促成他第一次認識富岡並產生興趣,也對於富岡過去地名「伯公岡」產生濃厚情誼,獲網友熱議。
大陸一名女子日前赴河南省開封市的包公祠痛哭申冤,被民眾拍下PO往,影片在網路上瘋傳之後,竟引發了「申冤潮」,許多人都效仿,前往該處喊冤、痛哭。令人想不到的是,隨著「申冤潮」越演越烈,官方竟連夜將包公神像給搬走了,連大門都鎖了起來,以整修為由禁止進入。
「熊電」(商展)是不少屏東市民的回憶,日前傳出消息,屏縣府有意在萬倉街鐵路橋下重啟,但地方正反意見不斷交鋒,對此,屏東縣長周春米28日在議會備詢時談到,正朝鐵道廊帶方面規畫,也會傾聽在地居民意見,做妥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