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冶金技術的搜尋結果,共21筆
鋐耀精工成立於2021年8月,由台耀科技分割而成,集結一群專業且富有熱忱的技術團隊,秉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理念,並以提升技術水準及產品品質為目標,致力於金屬粉末射出成型(MIM)及高密度、高性能粉末冶金技術的研發與製造。
中國大陸宣布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國內與稀土、貴金屬相關業者意外得益,鎖定鎢金屬及鈷金屬回收再製造的聯友金屬-創(7610),可望受惠於大陸的稀土出口管制,價格及訂單都有支撐。
美股連假期間重挫,今(13)日台股開盤即面臨沉重補跌壓力,一度暴跌逾800點,市場一片慘綠。然而,在全面下挫的氛圍中,聯友金屬卻逆勢上攻,開盤即直奔漲停價107元,漲停委買張數約650張,成為今日盤面少數亮點之一。
稀有金屬鎢、鈷回收冶煉大廠聯友金屬(7610)為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5,800張,其中4,930張採競價拍賣,將從8月25日起展開競價拍賣投標,競拍底價為43.86元,每標單最低為1張,投標數量以1張(仟股)之整倍數為投標單位,以價高者優先得標,每人最高得標張數合計不超過566張(仟股),並於8月29日開標,預計9月9日正式掛牌上市,主辦承銷商為福邦證券。
大陸商務部、科技部日前調整發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引發美媒關注。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導稱,其中部分限制似乎主要針對的是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上游工藝技術,中國旨在通過此舉鞏固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中國正試圖提高外國公司取得中國領先技術的門檻。
為維護經濟安全和發展,大陸商務部、科技部15日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最新刪除3項技術條目,新增1項並修改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具體刪除了中國傳統建築技術、建築環境控制技術等,並新增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涉及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修改1項有關於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的限制類技術條目內容。
為確保新能源電池技術持續領跑全球,大陸商務部會同科技部15日公布最新調整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新增「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納入限制類技術條目。公告指出,因該技術在敏感領域正愈來愈多地得到應用,納入限制類有利於統籌發展和安全。
大陸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公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新增將「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納入限制類技術條目,因該技術在敏感領域正愈來愈多地得到應用,納入限制類有利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路透社週二(15日)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與科技部聯合發布了最新修訂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此次調整反映中國對高科技項目出口安全的日益重視,重點聚焦在鋰電池材料與稀有金屬提取技術的列管。
西元1980年,大陸考古團隊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約20公尺處、地底7.8公尺深的地方,出土兩輛由四匹馬拉動的大型彩繪銅車馬。這些車馬為實物比例的一半,製作精細,融合藝術與工藝之美。其中一匹馬頭上立有高達22公分的「纛」(ㄉㄠˋ,以雉尾為裝飾的大旗),象徵帝王的尊貴身分。整輛車體以青銅打造,工藝非凡,但最吸引目光的,是車上的那把看似遮陽的銅傘。這把傘並非尋常用具,而是一套兼具攻防功能的精密武器。
競零再生科技19日於高雄臨海產業園區舉行公司開幕茶會,由高雄市經發局林廖嘉宏副局長、台南大學陳惠萍校長和競零再生科技林世民董事長等貴賓進行剪綵,並邀請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張豐藤,以及睿能創意(Gogoro)、有量科技、維洋科技、銳宇能源、綠碳永續和國喬石化等鋰離子電池上下游循環經濟鏈夥伴參與見證。
台灣鋼鐵公會30日進行理監事改選,原理事長翁朝棟功成身退,新任理事長由中鋼董事長黃建智出任。黃建智表示,目前鋼鐵業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碳中和、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壁壘、大陸低價競爭等,他將會繼續擔任業者與政府間的橋樑,並積極為鋼鐵業者爭取權益。
近日大陸《央視軍事》專題節目「淬火」公布遼寧艦操演畫面,期間1架未露面新式戰機起飛的畫面引起外界好奇,事後有消息指出,該戰機為殲-15B型戰機,其從滑跳起飛改為彈射起飛。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點出,彈射起飛對戰機起落架的要求非常高,推出能用這種方式起降的殲-15B,說明大陸的冶金技術進步很多。
台灣地處地震活躍帶,建築物耐震安全性備受重視。有鑑於此,中龍於26日在廠區行政大樓舉辦「鋼結構耐震防災技術研討會」,邀請業界專家及客戶共同探討鋼結構耐震技術最新發展,吸引業界共襄盛舉,總計共百餘位貴賓蒞臨參與,現場交流氣氛熱絡,成員涵蓋鋼結構產業鏈各領域專家,其中超過6成是建築師、結構技師與土木技師。
隨著電動車普及,車用鋰電池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也衍生出廢車用鋰電池的處理問題,大葉在處理電動車產業新興廢棄物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工學院李清華院長實驗室從6年前開始針對電動車產業新興廢棄物車用鋰電池,開發回收技術,可以說是國內最早投入相關研究的。透過濕法冶金技術來回收電池中的有價金屬,除了具有成本較低的優勢,濕法冶金規模可大可小、能靈活調整,即使是現在廢棄車用鋰電池數量很少的情況也適用,極具商業可行性。相關研發累積了豐碩成果,取得兩項發明專利、一項技術轉移,並且連續兩年在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榮獲金牌,實現有價金屬再利用,協助產業解決廢棄物問題,開創綠色經濟與城鄉永續。
中鋼近期開發AI智慧配煤技術,建置「焦炭強度AI預測智能平台」,串接高爐AIoT平台回饋的生產資訊,輔助煉焦爐操作人員即時調整煤料配比,穩定焦炭的強度及品質,也大幅增加高性價比冶金煤的採購及運用彈性,估算率先導入應用的四階煉焦爐1年可降低原料成本約7500萬元。
中鋼(2002)與日本JFE、日本製鐵、韓國POSCO等全球先進鋼廠相同,皆是採取高爐及轉爐為主要製程的一貫作業鋼廠,因應天然開採的細粒化煤粉無法符合高爐煉鐵製程所需的強度及粒度等物理條件,故煤礦須先由煉焦爐製成具足夠強度及粒徑尺寸的焦炭後,才能與鐵礦砂一同投入高爐生產鐵水。中鋼近期成功開發AI智慧配煤技術,並建置「焦炭強度AI預測智能平台」,串接高爐AIoT平台回饋之生產資訊,可輔助煉焦爐操作人員即時調整煤料配比,穩定焦炭的強度及品質,也大幅增加高性價比冶金煤的採購及運用彈性,估算率先導入應用的四階煉焦爐一年可降低原料成本約新台幣7500萬元。
國內少數擁有煉軋一貫化作業的鋼鐵廠-威致鋼鐵(2028),近幾年表現持續穩定,已連3年發放股利,合計4.80元,近2年平均現金殖利率7.63%;其結算113年1至2月營收為18億4,131萬元,和112年同期相較,僅微幅成長7.9%,係因受進口小鋼胚充斥於需求市場之影響,若以產業視角來看,在地化即時供應與鋼品品質仍是日後勝出關鍵。另外,日前董事會決議,配發112年第四季所屬現金股利0.3元。
台股上周再創波段高,但隨著美股財報憂喜參半、指數震盪加劇,操作難度也加大,不過,AI指標股美超微的連續大漲,再次印證AI依然是2024年的投資主流,豐銀投顧分析師龔鴻彬認為,軸承、重電、矽智財(IP)類股都是封關前的強勢族群,光通訊類股也隨著財報優勢帶動整體族群走強,盤面上多頭指標百花齊放,整體盤勢依然健康。本周選擇的投資組合前兩大為晶彩科(3535)、昆盈(2365),再選入映興(3597)、慶騰(4534)與昱展新藥(6785)。
中國商務部會同科技部21日修訂發布最新《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下稱《目錄》),取代並廢止2020年版的目錄調整內容,共刪除34項技術條目,新增4項,對37項進行了修改。陸官方稱,這是中國適應技術發展情勢變化、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將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基礎上,為促進國際經貿合作創造積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