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冷藏保存的搜尋結果,共109筆
台北市國小營養午餐10年來支出86億元,其中水果佔13億元,但如蓮霧、芭樂、百香果等整顆品項水果,多得靠刀子等截切器具才有辦法食用。議員洪婉臻表示,也許大人能夠靠剝來食用,但對於低年級學生該如何是好,應研議增設截切水果選項。北市教育局回應, 尚需考量截切易氧化、維生素C流失與保鮮時間短、微生物繁殖等食安風險,將邀集學校討論可行方案及試辦模式。
不少民眾周一(20日)晚間前往北市「牛喜壽喜燒」新光三越南西店用餐後,出現腹瀉、高燒、嘔吐等症狀,在網路發文、Google留下負評後引發討論。北市衛生局獲報後昨(22)日前往稽查,初步發現冰箱食材未加蓋保存的衛生缺失事項,至於民眾反映蛋液吃起來不新鮮,也已進行檢驗,結果要1至2周才會出來。衛生局23日晚間指出,因累計通報疑似食物中毒已達6人,符合停業標準,已令該餐廳暫停作業,經複查合格、審查通過後才能復業。
廚房的辛香料若保存不當可能變質,一名女子近日分享,開封後的辣椒粉罐內竟「長出滿滿的蟲子」,讓她看了頭皮發麻,貼文曝光引發熱議,許多網友才驚覺,辛香料若開封後未妥善保存,在室溫環境下會變質,甚至生蟲;對此知名品牌「小磨坊」也於官網提醒,辛香料開封後應冷藏保存,才能避免潮濕、結塊與蟲害問題,確保品質與食用安全。
現代人愛養生,但你家的中藥材安全嗎?中醫師余雅雯指出,不少人會在家中備中藥材,用來煲湯、燉補,或加入料理中增添風味與營養,但小心吃下保存不當的藥材。中藥材若變質,可能導致黴菌毒素侵入體內,若有發霉、長蟲、泛油、變色、味道酸敗、變苦,務必「全數丟棄」。
不少消費者在超市買雞蛋時,常對要選購冷藏蛋或常溫蛋感到困惑。一名女子將疑問PO上網,引起婆媽熱烈討論,根據農業部與食藥署說明,冷藏蛋因經過洗選,已去除表面保護層,因此應冷藏保存;而依《生鮮蛋品洗選作業指引》,常溫的洗選蛋在25度以下環境仍可販售,但民眾購買後仍應盡快放入冰箱內部穩定位置,以維持雞蛋的新鮮與衛生。
蒜頭是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食材,日本食品專家N.D.Kitchen表示,許多人從市場或超市買回來的蒜頭若沒有及時用完,往往沒幾天就會出現乾皺、發芽,甚至發霉的情況,導致浪費,他分享保存蒜頭的3種方式,包括常溫環境下保持陰暗乾燥、冷藏時用紙巾包裹防止受潮,若想延長至半年以上,冷凍是最佳選擇。
金針排骨湯是台人餐桌上常見家常料理,不過「新鮮金針」和「乾燥金針」,處理程序卻大不同,煮錯不只影響口感,還可能吃壞肚子。農糧署指出新鮮金針花不能生吃,料理前須先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煮熟透後才能吃,否則可能會中毒,引起腹痛、嘔吐和腹瀉、昏眩。乾燥金針則依挑選的種類,泡30水分鐘或清洗即可料理。
減重成功貴在持之以恆,日本醫師齋藤真理子曾嘗試多種減肥方法,但屢屢失敗,最後終於研究出「飽足瘦身法」,不用挨餓,甚至還能吃上一些零食,親身實測後,她在2個月內健康減重6公斤,內臟脂肪也減少,許多人嘗試後也成功瘦下,且認為方法相當簡單。
白米是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擁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營養,能提供人體能量來源。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自己煮米時會把米煮「硬」一點,米和水以1:0.8的比例來烹煮,藉此降低糊化程度、增加咀嚼次數,延緩血糖上升速度。此外,洗米會掌握「輕、快、清」原則,挑米也會以小包裝為主。
中秋佳節將近,點水樓以江浙菜系的深厚底蘊,匠心推出台灣少見的「月朦朧蘇式經典月餅」,以36層酥香餅皮承載流轉百年的蘇式製餅技藝。甜口味、鹹口味各有特色,鹹口味的蘇式經典月餅以「名菜入餡」展現經典風味,集海陸珍饈,尊榮之選,珍稀食材融入傳統酥餅,包括帝皇魚翅、豪華海陸、鮑魚干貝剝皮辣椒、松露鴨肝,顆顆蘊含飽滿的珍稀食材,滿足饕客美味所需;喜愛甜口味的則有「月朦朧天然七彩蘇式月餅」呈現流雲般夢幻的色彩,視覺、味覺都是饗宴。每一顆月餅,皆為天然食材手工製成,不添加防腐劑,冷藏保存、復熱食用更顯風味,是送禮亦是自賞的極致之選。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主打物美價廉,高CP值吸引不少民眾採購家庭用品,但一名女網友日前購買一大袋台灣關山米,帶回家後明明沒開封,最近一看卻發現袋子裡面出現滿滿的米蟲,讓她拍下照片PO到網路上,引起討論;不過業者在包裝上有註明,這款商品非真空包,袋子上透氣孔,需冷藏保存才能防蟲、防霉
颱風來襲前 台灣人都在囤什麼?
經常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致癌危機!幽門螺旋桿菌是國人常見卻容易忽視的健康隱憂,研究顯示,9成胃癌與幽門桿菌有關,但許多人因症狀輕微或習以為常,常延誤檢測與治療時機。值得注意的是,幽門桿菌可透過家庭共餐、經口餵食等方式傳播,若只治療單一個案,仍可能出現家人間反覆交叉感染,因此建議同住成員一併檢測。
米飯是日常主食中的最佳能量來源,比麵食更易消化。農糧署建議,想要吃得更健康,除了搭配蔬菜與蛋白質外,每碗飯的1/3可選糙米、胚芽米或黑米,增加纖維量,更有飽足感。其中糙米富含膳食纖維與B群,是養生族首選,黑米則具天然抗氧化力,可幫助補鐵、養氣。
櫛瓜是日式料理店的常見菜,有些風景區也會當成小吃賣,不過一般民眾往往吃到的是乾煎或快炒。農糧署近日表示,櫛瓜最早產於北美洲,本名為夏南瓜,後來傳入歐洲跟亞洲,但地中海地區發揮創意,將櫛瓜用在多種料理上。農糧署也分享了3種歐式櫛瓜料理做法,包括燉菜、烤餅、炸丸子。
電鍋雖然方便,但食物不宜長時間保溫,一名女子表示,家裡3天前煮的白飯仍放在電鍋保溫,氣得她上網抱怨。對此,台電曾提醒,長時間保溫除了耗電,也容易滋生細菌,若溫度低於60度,細菌會快速繁殖,不僅有健康疑慮,也會增加電費支出,建議保溫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
雞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不僅是優質蛋白質來源,還能保護大腦、穩定心情。不過,雞蛋的挑選存有許多眉角,該選大顆還小顆?粗糙或光滑?蛋黃顏色該深還淺?專家對此分析,給出解答。
今年夏天颱風、西南氣流接力襲台,對中南部的農地造成嚴重災害,不少農民叫苦連天,全台菜價應聲喊漲,連進口蔬菜都開始變貴了,有婆媽考慮購買冷凍蔬菜,但又怕營養可能會不足,相當苦惱,但其實營養師李婉萍曾分享,冷凍蔬菜不只保鮮期長,營養價值更可能比一般冷藏保存的蔬菜還要高,加上不需清洗,也不需解凍可直接烹調,使用起來其實相當方便。
食物中毒風暴持續擴大!據食藥署資料,近40年來(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達1750件,創下近44年來新高;CTWANT記者詢問發現,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數為790件,較去年同期暴增5成。專家告訴CTWANT,餐飲供應鏈多元化,再加上國人習慣外食、外送取餐(皆歸類為餐廳食物中毒),經過多個環節、距離、時間,大大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才讓數據不斷攀升。
市售油品琳瑯滿目,如何挑選才正確?醫師邱筱宸分享選油關鍵,看得不是貴不貴,而是料理方式、健康需求、穩定度,她也詳解7種常見食用油的特性與適合用法,其中亞麻仁油不可加熱,不僅營養被破壞,還會產生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