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分裂分子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沈伯洋是誰?大陸央視新聞頻道8日晚間播出7分42秒的專題報導,稱他的公開身份是台灣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以及民進黨立委,去年10月,隨著大陸國台辦將其納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對其實施制裁,公眾才開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此人的真實面目。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程雷分析,下一步根據案件偵辦的證據情況,發佈通緝令以後,在國際社會,大陸也可以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等一系列的國際組織,紅通等一系列追捕的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對他進行抓捕。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美國總統川普,雙方未公開提及台灣,中共黨媒10月31日撰文解讀,習提到中美要當好舵手,確保中美不偏航,意思就是要處理好台灣問題,凸顯台灣仍是中美關係「不能迴避的核心問題」。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台灣問題,不過,習近平在會晤時「中美掌舵人」一席話,引出一個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台灣問題。兩利還是兩害,關鍵在於美方是否清醒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見面了,事前台灣擔心川普會不會改口「反對」台獨,最終提都沒提。其實從7月以來,中美的多場高層會面和通話,以及賴清德總統的重要演講,都罕見未著墨兩岸議題,可看出美中台三方都保持克制謹慎,很有默契地展現了政治上「不響」的藝術。
近期,《時代》雜誌刊登由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高德斯坦所撰,標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專文,批評賴清德總統的演說刺激中共,呼籲美國政府應適時出手約束。5月以來,類似的呼籲與提醒,數度出現在若干具影響力的期刊、智庫報告或學者口中,背後意義或許是該讓我方思考、警惕。
近期,《時代》(TIME)雜誌在官網刊登由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所撰,標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The U.S. Must Beware of Taiwan's Reckless Leader) 的專文,批評賴清德總統的演說刺激中共,呼籲美國政府應適時出手約束賴總統,使外交部罕見地於連假期間,發出新聞稿予以駁斥。
中國大陸國防部在17日宣佈開除9名上將黨籍,堪稱共軍史上最大整肅,其中包括曾負責台灣方面的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有日媒指出,林向陽被認為非常熟悉對台作戰,他的失勢可能對攻台能力造成影響。以統一台灣為目標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加緊重整軍中陣容。
10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教師日,是認識知識的建設家牛頓老師的好機會。討論牛頓的文章,都說他很偉大,今天我們有機會瞭解他為何偉大。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再度通話,川普宣布雙方同意將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場域會面,他將在明年初訪問中國,習近平也將在適當時間回訪。若中美短時間內3度舉行實體峰會,將是美中關係空前之舉,前提是在台灣等重大議題上達成諒解或共識。美中關係進入拐點,賴清德政府不能抱持僵硬抗中、仇中思維作繭自縛。
9月8日,中方宣布對日本參議員石平採取反制措施,禁止其進入中國境內,凍結其在華資產,並限制其與中國的商業往來。據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分析,這是中國外交部在近年來公開的反制裁清單和措施中,首次針對日本政客實施反制。
一、賴清德加快「抗中保台」的步伐,台灣社會更加分裂
川普總統在「雙普會」途中告訴媒體,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告訴他,「只要你是總統,我絕不會攻打台灣」。習近平這句話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算不算對川普的承諾,或許有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台灣必須警惕,川普身為美國總統,不會編造謊言,習近平身為大陸領導人,更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隨意開支票。
川普總統在「雙普會」途中告訴媒體,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告訴他,「只要你是總統,我絕不會攻打台灣」。習近平這句話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算不算對川普的承諾,或許有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台灣必須警惕,川普身為美國總統,不會編造謊言,習近平身為大陸領導人,更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隨意開支票。
2025年7月30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台灣執政當局昧於事實,信口雌黃,兜售「互不隸屬」謬論,任何言行都阻擋不了祖國統一大勢,並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番表態,不僅再次凸顯雙方在政治前提上的深刻裂痕,也為持續升溫的兩岸話語權爭奪,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表態「很快會訪問中國」,並稱期待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香港《南華早報》26日報導指,川普將於今秋訪問中國,但不會在9月,而是選在10月底11月初在韓國舉辦的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的契機,於APEC前或後訪問北京,舉行元首峰會。
當地時間7月24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慶祝共軍建軍98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出席並發表講話。他呼籲,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和平的陽光普照世界。他也趁機向美國喊話,「中美只有維護和平合作的責任,沒有衝突對抗的理由」,要防止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中美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
7月14日我外交部長林佳龍訪問巴拉圭期間,巴國總統貝尼亞透露,巴國正以充滿熱情的方式準備迎接賴總統30天內的到訪,間接曝光總統出訪行程。另有媒體指出,賴總統此行除訪問巴拉圭,亦將出訪邦交國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更重要的是,賴總統將安排過境美國。雖然此次行程總統府還沒正面證實美方的過境安排,但倘成行,將是美國川普第二任期上台後,我總統的首次過境美國本土,意義特殊。
檢視從4月2日「解放日」川普拋出無差別「對等關稅」震撼彈,到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美中相互放寬經貿禁止與管制措施,川普還數度拋出與習近平可能互訪的訊息,美中關係宛如雲霄飛車,「競爭、合作、對抗」基調未變,但雙方顯得更務實。美中利益導向的共存互惠,應是國際社會所樂見。
檢視從4月2日「解放日」川普拋出無差別「對等關稅」震撼彈,到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美中相互放寬經貿禁止與管制措施,川普還數度拋出與習近平可能互訪的訊息,美中關係宛如雲霄飛車,「競爭、合作、對抗」基調未變,但雙方顯得更務實。美中利益導向的共存互惠,應是國際社會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