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區域安全的搜尋結果,共973筆
川普的5天亞洲行旋風式登場,卻在最關鍵的多邊峰會缺席。他的選擇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現。他以個人風格主導外交節奏,將萬聖節派對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親自出席的「儀式」,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表態。
受到國際權力格局改變與美國地緣戰略調整的影響,目前兩岸間之敵意日增,全球輿論媒體與智庫多認為:台北與北京之間衝突發生機率越來越大。為了強化備戰,大陸軍方接連舉行軍事演習,台灣方面則擴大兵推,雙邊互動的善意不再,質疑彼此的論述日增。然而戰爭並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式,無論是「以戰求和」或是「以和止戰」,為了避免戰火的傷害,我們希望和平狀態能夠持續,更希望海峽兩岸能消解敵意、重回正軌,因而才有本次「和平推演」之舉。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7日在高雄接見馬紹爾群島、巴拉圭、斐濟三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雙方就海洋治理、區域安全、氣候行動與國際法秩序等議題深入交流,強化對台灣海洋治理經驗的了解與未來合作的可能。管碧玲表示,雖被海洋分隔,但同為海洋國家,彼此以真誠的友誼與共同的價值緊密連結,並感謝三位大使長期在聯合國與多邊場合為台灣仗義發聲,展現理念相近國家的堅定支持。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IPAC共同主席、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這歷史性一刻代表國際對臺的支持已來到新的高度。
烏克蘭國防部長什米哈爾,4日首度出席英國主導的「聯合遠征軍」(JEF)防長會議,開啟JEF與烏克蘭的夥伴關係,將借鏡烏國實戰經驗,強化歐洲北方與波羅的海區域安全。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新首相,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接見「全日本臺灣連合會回國致敬團」一行時表示,高市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路線,多次提及台灣是日本珍貴的朋友,企盼維持區域安全,在面對中國強權近年不斷發展軍事的影響之下,相信台灣、日本及韓國如能更緊密合作,將更有助於區域安全及經濟發展。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日前「川習會」結束,沒有論及台灣問題,民進黨與賴政府隨即表態,或謂「樂見任何有助於區域安全穩定的交流與溝通」,或謂台美雙方連繫「非常順暢」,甚至認為「台灣已被出賣的說法不攻自破」,一副天下本無事的作態,似乎完全忘了川習會前那種憂心忡忡的樣子。殊不知,未論及台灣議題是因為問題根本還沒開始。
中國國有國防企業集團北方工業(Norinco)開發出一款新型低成本自殺無人機,無論外觀或用途均仿效「見證者」(Shahed)-136,顯示北京正致力量產滯空彈藥,以備因應未來衝突所需。
我APEC領袖代表總統府資政林信義3日表示,台灣在半導體、AI領域表現優秀,各國對台灣在AI、智慧醫療、數位健康及中小企業韌性等領域的發展,表達高度興趣與肯定,他明顯感受「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氛圍。對於明年大陸是APEC主辦方,他強調,我們是APEC會員,應該平等被尊重對待,APEC是重要國際經貿場域,不能沒有台灣的聲音以及參與,「世界需要台灣。」
賴總統在國慶文告中宣示「透過實力維護和平」,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超過GDP的3%,並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打造「台灣之盾」。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3日訪問韓國,他當日與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前往韓朝邊境板門店的共同警備區(JSA)進行視察,並且4日將參加第57次「安全諮商會議(SCM)」,共商同盟和國防合作事宜。本次會議有望就韓方建造核動力潛艦、美向韓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韓方國防支出等多個議題進行討論。
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美中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3日計畫訪問韓國,預計將討論駐韓美軍的定位等議題。同時,赫格塞斯還將造訪非軍事區(DMZ)。韓國國防部表示,韓美雙方的防長還會談到如何防禦朝鮮,以及在區域安全、網路和導彈方面的合作。
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與記者激烈交鋒。這場訪問,清楚示現近年部分的外媒,報導台灣事務總明顯混雜大量「民進黨觀點」,卻總又披著西方觀點外衣,表面自稱中立,實則偏頗不懷好意,才會像此次的德國之聲,跟著民進黨的旋律把「軍費占GDP5%」歌頌為護台標準,似已令人難以分辨外媒與黨媒的差異。
「川習會」10月30日在韓國落幕,未談及台灣議題。對此國安人士表示,整體而言「一如預期」,中國顯然未能取得預期中的進展,沒有任何新的協議或決議,也沒有會後共同記者會或聲明。這次「川習會」的結果,特別是針對台灣的部分,很清楚反映出,穩定現狀存在及自由民主繁榮的台灣,合乎區域以及國際民主社會共同的戰略利益。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Plus),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馬來西亞舉行,美國國防部(戰爭部)部長赫格塞斯親自出席,積極強化與盟邦安全合作。他與中共「防長」董軍會談時,則明確表示美國持續關注其在臺海周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