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太經濟架構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近日賴清德總統在凱達格蘭論壇致詞宣稱,中國在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站在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為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緣。對此,國台辦批評賴清德在講話中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錯誤路線,渲染所謂「大陸威脅」,鼓吹「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再次暴露其「和平破壞者」、「戰爭販賣者」、「麻煩製造者」的真面目。
美國川普總統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後,引發全球股市恐慌,旋即提出90天的暫緩令。台美終於在月初進行首輪實體磋商,近期將開展正式談判。面對美國極限施壓,我國應以萬全對應之道,莫提出不切實際的台美BTA等高論。
面對美國對台祭出32%高關稅,總統賴清德喊出五策略因應,其中最重要是派出談判小組,喊出比照「美墨加自貿協定(USMCA)」,台美雙方從「零關稅」談起。但是經貿專家點醒,川普1.0時,就不談自由貿易協定(FTA),想要在台美FTA架構下談降關稅不太可能。如果只是我單方願意降稅讓利,那麼依照世貿組織(WTO)原則,也得一體適用其他國家,這得有詳細衝擊評估。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社群平台祝賀,喊話共同追求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賴清德總統則盼建立台美關係新里程碑;藍綠立委憂心川普宣示不捲入戰爭,可能影響印太穩定,台海局勢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將於明年1月20日重返白宮執政,但近來一連串的關稅、經貿言論,引發業者憂心,工總指出,避免雙重課稅將是台美未來談判溝通的主旋律。財政部表示,日前美國財政部宣布,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首輪諮商,已準備好資料,短期內隨時可進行雙方諮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指出,針對台美經貿、科技合作、民眾交流等議題,已組成專案小組積極討論。
我方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受挫,我方申請入會案遭擱置。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30日表示,CPTPP入會申請被擱置,對台灣經貿發展實為雪上加霜。啟動新時代的經貿戰略布局刻不容緩,除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民主價值,爭取共同經貿市場,共享經貿果實,繼續設法加入區域經貿組織。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行委員會年度大會登場,外媒報導台灣和中國大陸入會申請案將被擱置,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8日指出,根據慣例,大會結束後CPTPP會有一個聯合聲明,屆時會有比較明確的消息,「靜候聲明,沒有進一步的評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社群平台宣布將對美墨加貿易協定成員揮刀,課徵懲罰性關稅,外界擔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或台美爭取洽簽FTA可能生變,對此學者認為,目前無需過度去解讀,但仍要密切觀察。不過學者提醒,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大,因此應該要注意是否會有操作匯率或301貿易調查的貿易懲罰的機制。
在秘魯利馬(Lima)舉行的2024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甫於當地時間11月16日閉幕,今年的主題為「賦權(Empower)、包容(Include)、成長(Grow)」;並設定「以貿易及投資促進包容且互連之成長」、「以創新及數位化促進正式及全球經濟轉型」、「永續成長促進韌性發展」等三大優先領域。
APEC峰會在祕魯召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會談。這是拜登總統任內第3次「拜習會」,但各界似乎更關注習近平說什麼而不是拜登。這不僅是因為拜登即將卸任,還因為中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擴大,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應對川普的回任。
APEC峰會在祕魯召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會談。這是拜登總統任內第3次「拜習會」,但各界似乎更關注習近平說什麼而不是拜登。這不僅是因為拜登即將卸任,還因為中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擴大,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應對川普的回任。
分析人士指出,鑑於川普上次總統任內對中國的圍堵政策,加之此次競選總統期間對中國激烈的言辭,川普重返白宮後,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可能進入新一輪震盪期。美國的盟友和最大競爭對手中國,都需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日本共同社7日指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討厭多邊機制,偏好透過雙邊談判進行交易。拜登政府著眼於中國而在印太地區推動的多邊合作架構,可能變得形同虛設。川普打算要求盟友和友好國家承受更多負擔,對日本也很有可能提出美軍駐留經費增額的要求。
川普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高唱單邊主義的他一向討厭多邊機制,立委認為,他喜歡雙邊機制,那麼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有機會重啟?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會在既有基礎下,尋求與川普政府更多互動空間,FTA不排除有機會。
美國總統確定由川普回鍋,可能掀起的高關稅大戰及貿易壁壘,對輸美年年出超的台灣,以及正在進行中的第二階段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定帶來衝擊。專家也呼籲對此要提高注意,關稅可能增加台商外移美國設廠壓力,另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定談判,要小心被要求開放更多。
美國大選結果牽動全球,尤其美中台關係不只涉及政治,更與經濟發展有關。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的副執行長劉大年,日前接受「敏迪選讀」Podcast專訪時直言,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時有部分執行「關稅治百病」的策略,現任總統拜登雖曾批評,但還是跟著該政策,因此美國總統最在意的是「不能賺美國太多錢」,而若川普當選更會以高關稅對付各國;然而此時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很強的貿易談判專家」群,台灣這方面必須做好準備。
大陸近期先後在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及進行「聯合利劍-2024B」環台軍演。面對這種明顯向國際展示肌肉的黷武行動,美國只能喊話譴責,而台灣除了召開國安會議外束手無策。這種情境,令人想起月前賴總統提出的「和平必須要靠實力」,只是,展現實力的是對岸,台灣如何自處?
大陸近期先後在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及在台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2024B」環台軍演。面對這種明顯向國際展示肌肉的黷武行動,美國只能喊話譴責,而台灣除了召開國安會議外束手無策。這種情境,令人想起月前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和平必須要靠實力」,只是,展現實力的是對岸,台灣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