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分裂國家法的搜尋結果,共216筆
大陸重慶公安日前對中共認定的「台獨頑固分子」、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立案調查,大陸官媒《央視》昨(9)日上午發布「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當中引用專家觀點,稱可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等,對沈展開全球抓捕。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指出,沈伯洋若被控違反《反分裂國家法》,由於偏向政治犯性質,很多國家不會配合引渡,所以重點是「有沒有其他的一般刑事犯罪」,如果有,沈就麻煩大了,因為很多國家就會配合。
大陸重慶公安日前對中共認定的「台獨」頑固分子、綠委沈伯洋立案調查,大陸官媒《央視》9日上午發布「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引用專家看法稱,可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等,對沈展開全球抓捕。陸委會對此直呼不符合國際引渡條件,還稱相關操作未來可能擴及所有台灣民眾。引發質疑。
正值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之際,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王滬寧同志在紀念大會發表講話,闡述和平統一後台灣的「七個更好」。此前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發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號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匡宇29日在《華夏經緯網》撰文稱,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台海形勢和國際關係背景下,這些重大政治舉措是當前大陸加速反「獨」促統各項事業的重要環節,體現出三大鮮明的戰略意涵。
在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與「川習會」前夕,《時代雜誌》刊登〈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專文,民進黨拒絕理性思辨也罷,還動用網軍側翼及官媒潑髒水,貶抑作者是「標準的洋五毛」,原本只是美中台關係不同意見的辯論,竟然用廉價抹紅的手段處理,暴露出民進黨政府已與現實世界脫節,陷入作繭自縛局面。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布《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報告,關於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保持穩定關係,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才會是選項之一。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建議華府確保台灣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國的支持升級兩岸緊張。
中國大陸國防部在17日宣佈開除9名上將黨籍,堪稱共軍史上最大整肅,其中包括曾負責台灣方面的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有日媒指出,林向陽被認為非常熟悉對台作戰,他的失勢可能對攻台能力造成影響。以統一台灣為目標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加緊重整軍中陣容。
中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嚴格限制稀土出口,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加徵100%關稅作為反制。隨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指責中國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在未經邀請情況下現身華盛頓,發表帶有「煽動性」言論並批評其「舉止不敬」。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的傳聞,已甚囂塵上多時,17日大陸國防部正式官宣,一口氣宣布對包括何衛東、苗華、林向陽等9位上將,立案審查調查,指這9人「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開除黨籍軍籍並起訴。原本被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破格晉升的何衛東,成為繼郭伯雄、徐才厚後,第三位大陸改革開放後落馬的軍委副主席,也是首位任上被查的軍委副主席。
迥異於去年國慶的強硬立場,賴清德總統今年國慶文告未再提及兩國「互不隸屬」,卻首度宣示要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正積極籌備月底川習會,要求台灣加強國防,卻又不希望兩岸有任何「意外」,賴顯然高度配合美方,演說內容不只是說給國人聽,也要說給美國人聽。
大陸央視10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為推行其台獨分裂圖謀,暗中豢養網路「水軍」,潛伏在境內外各類網路社交平台,炮製虛假資訊,散播台獨分裂謬論,蓄意挑起兩岸對立對抗、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某研創藝術公司充當民進黨當局爪牙,處心積慮、肆無忌憚對大陸開展反宣破壞活動。大陸國安機關堅決打擊台獨分裂活動,徹查幕後黑手,肅清危害隱患,堅決捍衛國安。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將在10月10日揭曉,總統賴清德日前表示,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能讓中國永遠保證放棄攻打台灣,「他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對此,白宮方面也作出回應,表示川普值得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且不僅一次。
美國選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炒「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冷飯,並得到民進黨政府附和,大陸外交部不得不在十一前夕發表《中方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直面外界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出現「中華民國」或「台灣」的疑問,並在2600多字的篇幅出現多達11次「中華民國(政府)」,旨在論證1949年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1949年後「國民黨統治集團」所謂的「中華民國」與1945年的中華民國存在本質區別。
美國選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炒「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冷飯,並得到民進黨政府附和,大陸外交部不得不在十一前夕發表《中方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直面外界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出現「中華民國」或「台灣」字樣的疑問,並在2600多字的篇幅中出現了多達11次「中華民國(政府)」字樣,旨在論證1949年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1949年後「國民黨統治集團」所謂的「中華民國」與1945年的中華民國存在本質區別。
國防部「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昨日送達立院,報告書指出,美國防部評估6種時機可能觸發中共對台動武外,現階段中共內部存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問題,不排除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鞏固政權,將採武力犯台手段,轉移內部壓力,凝聚向心力。
在國防部的「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中指出,美國防部評估6種時機可能觸發中共對臺動武外,現階段中共內部存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問題,不排除習氏為鞏固政權,將採武力犯臺手段,轉移內部壓力,凝聚向心力。另是否推動解決臺灣問題,主動權完全取決於中共,仍須考量共軍是否已具備充足奪臺、抗擊外軍作戰與威懾等能力,以及可承受奪臺產生之政治風險與軍事成本。
民眾黨針對不分區立委「兩年條款」進行討論,其中排名不分區第15名、擁有陸配身分的李貞秀,是否將因國籍問題而無法遞補立委,內政部長劉世芳於8月11日表示,按照憲法增修條文、歷屆總統講話都非常清楚,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站在中華民國政府角色上,「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因此依照國籍法規定,若當選後必須在就職後一年內放棄其他國籍。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出席論壇,呼籲民主國家共同應對威權勢力擴張帶來的挑戰,他強調,二戰結束後,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舊金山和約》簽署,取代《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等政治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1996年台灣完成首次總統直選,至此中華民國政府的中央行政、立法代表皆由台灣人民選出,確立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等存在、互不隸屬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