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取消關稅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美國總統川普頃旋風出訪亞洲,召開「川習會」、與東協四國簽署貿易、稀土協議,及與日、韓元首會晤,受到全球矚目。川普訪問為美國與亞洲主要國家「對等關稅」談判敲下定音鎚,為其他國家談判內容定錨。相較多數亞洲國家已準備進入「後川普2.0 時代」,我國須盡快結束懸宕未決的對美談判,協助產業因應川普「美國優先」政策下新的台美經貿關係。
美國最高法院5日召開聽證會,就川普能否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課徵對等關稅,讓原告與被告美國政府進行辯論,此案牽動川普對各國關稅措施的存續。聽證會持續將近3小時,令人矚目的是,保守派、自由派大法官都對川普關稅的合法性提出質疑,部分保守派法官還提出相當尖銳的提問。接下來9位大法官將閉門起草判決意見,預料數周至數月內宣判結果,以下綜合《紐約時報》、《國會山莊報》、雅虎財經報導,整理本次聽證會5大重點,能一窺大法官的思路及傾向。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經過數月的美中貿易談判,美國官員樂觀地認為雙方已取得進展,但中國9日宣布新管制措施,在白宮內部引發震驚和憤怒。不過,川普把11月1日設為關稅生效日期,與北京的12月1日稀土出口新管制日期,剛好相差1個月,為雙方在懲罰性措施生效前,提供緩和局勢的緩衝空間。
中美第四輪經貿會談15日結束,雙方宣布就TikTok的所有權問題達成「架構協議」。目前傳出,甲骨文公司可能在此交易中發揮關鍵作用,但中間仍存在許多疑慮和潛在障礙,包括演算法問題、美國國會是否批准等。美國總統川普16日表示,美中已達成協議,將允許TikTok在美國營運,並將其美國資產從中國字節跳動轉移給美國所有者。據CNBC報導,該交易預計將在未來30至45天內完成,協議將包括字節跳動的現有投資者和新投資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表示,若最高法院裁定川普的「對等關稅」越權,財政部恐需退還約一半的關稅,這對國家財政而言將是場「災難」。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課徵的對等關稅8月底遭上訴法院裁定違法,川普昨(3)日首度坦言,若該案在最高法院仍敗訴,美國恐被迫「撤銷」與歐盟等各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他強調,廢除關稅將造成巨大損失。川普政府也已於昨日正式上訴最高法院。
美國法院判決美國總統川普徵收對等關稅違法,增添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美股週二 (2日)收低,道瓊大跌249.07點。台積電ADR跌1.07%、收228.41美元。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裁定,川普徵收的大部分關稅「都是非法的」。裁決表示川普片面宣布經濟緊急狀態,並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單方面設定關稅稅率都違反法律。對此,著名的經濟學家、專欄作家,也是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部落格文章寫道:「川普現在正面臨一場完全是自己發動的經濟災難。」
在中美貿易緊張和持續談判的背景下,全球最大大豆買家中國正轉向購買巴西大豆,中國至今尚未採購「任何一船」美國今(2025)年度即將收成的大豆,這使得美國大豆貿易商和農民感到擔憂,豆農致函美國總統川普,強調關稅及銷量銳減已對豆農造成巨大財務壓力,敦促與北京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8日)警告,若法院裁定他推行的全面性關稅屬於非法奪權,美國經濟恐再陷入類似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危機。目前聯邦上訴法院正審理關稅政策相關案件。
美國對等關稅7日上路,但日本發現15%稅率須另疊加原有稅率,我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直到8日晚間才證實,稅率是「原有最惠國待遇(MFN)關稅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以我工具機為例,MFN稅率4.7%加上20%對等關稅,即24.7%;在野痛批經貿辦刻意拖延說明,對美談判「沒有最黑箱,只有更黑箱」。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告7月營收3,232億元,寫下歷史次高,月增22.5%、年增25.8%,第三季營運端出好的開始,同時,單月營收達成市場第三季預估的34%,符合預期。
美國對等關稅今天中午12時正式上路,台灣商品在此時間點之後出口美國將被課徵20%關稅。根據白宮公布的行程,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6日16時30分(台灣時間7日凌晨4時30分)於白宮橢圓辦公室宣布消息,外界高度關注這是否與關稅有關。但在關稅生效前夕,美方公布稅率引發極高爭議,因與達成協議不符,日本更要求美方予以糾正。
在美國對等關稅7日生效前夕,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急忙赴美溝通。加拿大總理卡尼也一改先前強硬態度,考慮取消部分反制關稅措施。
針對美對台課徵20%關稅,政府將繼續與美方談判,南投縣長許淑華4日出席台中活動表示,南投、雲林及嘉義是中部非常重要的糧倉,是供應及穩定國內市場非常重要的力量,政府跟美磋商,絕對不能以稻米作為談判籌碼,不可用中小企業及農民權益作為談判基準點,絕不能犧牲台灣立足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各國祭出關稅措施,今(2025)年以來美國關稅收益達1520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他昨(3)日表示,可能讓部分美國人分享關稅紅利。不過專家警告,美國最終恐對關稅收益上癮。
美國川普總統在美東時間8月1日貿易談判期限前,揭曉台灣在內的多國關稅,台灣從32%降為20%,但仍高於日本與南韓的15%。賴清德總統今天在記者會中強調,因為與美談判時雙方有約定保密,相關內容不宜透露;但對照日本此次談判過程,面對川普多次點名、不滿日本不願開放汽車和稻米市場,日本首相石破茂頻頻對外公開表明立場、抵抗壓力,而負責赴美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在談判前後也都會做出說明,至他第8度赴美談判,7月23日與美方達成協議,最終將25%降為15%。
英國政府表示,從週五開始,歐盟將移除在配額之內的鋼鐵關稅。此為雙方在近期達成的消除貿易壁壘的協定之一。
美國總統川普利用對等關稅要求全球貿易夥伴進行貿易談判,時序逼近關稅生效日8月1日,多國尚未與華府談妥,包括台灣。近年美國人的服裝大多產自越南、斯里蘭卡、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卻為此遭川普祭出高額關稅。越南已與華府達成關稅20%協議,斯里蘭卡、柬埔寨恐流失訂單,大量仰賴成衣業工作溫飽的家庭憂心忡忡,只能祈禱川普高抬貴手。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透過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向14個貿易夥伴公布相同範本的關稅信函,要求這些國家在限期內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否則自8月1日起對其進口產品徵收25~40%不等的關稅。更宣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最新研究顯示,關稅對通膨「零影響」、進口價格「下降」,並隨後將會分批公布更多國家名單。此舉反映美國在國際關係中,採取強權姿態以追逐短期國內政治利益,卻可能引發深遠且嚴峻的國際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