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市新工處的搜尋結果,共40筆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灣大學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展現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會委員會勘後認定具文資價值潛力,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另外也有民眾提報為聚落建築群。台北市文資會27日審議,有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把魚鱗變成仿生纖維技術的獨家研發者侯二仁,2019年騎乘電動滑板車在台大校園車道,因道路凹陷摔癱,他提告求償,一審認定台北市新建工程處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判賠償467萬6955元,上訴後,二審台灣高等法院認定當時道交條例第32-1條及台大校園交通管理要點第4條規定,滑板車不得在道路及台大校園內行駛,逆轉改判免國賠。可上訴。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已於13日凌晨0時正式開工。台北市新工處14日表示,施工前已依規定提送「捷運設施安全影響評估報告」予第三方認證單位「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通過,並經捷運局確認在案,整體工程對於捷運新店線隧道及相關設施安全影響無虞。
時事評論員吳靜怡31日發文指,台北市交工處在8月28日宣布公館圓環要拆,9月13日就能馬上動工,事實上早在3月下旬就由聖東營造得標,她稱聖東營造的代表人叫做「楊博森」,正好跟台北市政府使用的機械狗「超鉞科技」是同個代表人。台北市新工處稍早嚴正澄清,有關此網傳消息並非事實,請外界切勿再以訛傳訛。
台北市政府27日宣布將於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同時將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引起反彈聲浪。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出席道安會報前受訪表示,公館圓環是連續7年交通事故肇事熱點,安全不能等待,經市府與外部專家學者多次開會討論、嚴謹審查後,一致認為拆除圓環,才能有效提升安全以及降低事故的方式。
台北市新工處委託外部廠商巡查北市道路狀況,外部廠商以陸製機器狗作為環景相機的載具引發爭議。新工處28日澄清,市府無編列相關設備採購機器狗費用,均由廠商完全自籌經費,廠商於研發過程已自行辦理資安檢核作業,待測試階段完成並送新工處審查完畢後,將納入第三方資安認證,也將配合函報數發部及依法規相關規定辦理。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26日公開北市人行道巡檢新利器「智能機器狗」,不過卻被爆出機械載體是由大陸廠商製造跟維護,民進黨多位議員質疑,恐將台北巷弄資料拍攝回傳陸方。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28日反批,「難道平常是檢測路面的AI機器狗,習大大按個鈕,就會變成斬首任務的地獄三頭犬嗎?」奉勸民進黨,不要變成當代義和團。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26日公開北市人行道巡檢新利器「智能機器狗」,創全台各縣市首例,不過卻被爆出機械載體是由中國大陸廠商製造跟維護。台北市新工處27日澄清,巡查機器狗目前僅於研發試辦階段,並無外界稱機器狗已停用情形;「移動平台」僅作為台製核心設備的載體組件,僅提供行走功能,未聯網、也無法啟用定位系統,並不涉及核心技術與資料傳輸,將優先釐清資安問題。
連結台北市南北向交通的新生高架橋於1982年興建完成,為重要的市區快速道路系統之一,有民眾近日拍下影片,跨越基隆河段的新生高架橋底出現2處明顯裂縫,急向市府通報並呼籲大眾避開。台北市新工處17日回應,疑似裂縫分別為銜接處設置的伸縮縫及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並非損壞跡象。
近日網路上瘋傳新生高架橋跨基隆河段出現2處明顯裂縫,網友看到影片後驚喊很嚴重,呼籲大眾避開該路段。台北市新工處17日回應,分別為銜接處設置的伸縮縫及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並非損壞跡象。
17日傍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領黨籍公職人員前往台北地檢署外進行抗議。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及多位立委、議員皆到場聲援。截至目前,現場已聚集近千名民眾表達支持。
為扭轉人行地獄惡名,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組成專案小組,喊出2024年為台北市 「交通安全年」,台北市新工處12日赴台北市議會工務委員會針對人本交通之行人空間改善計畫做專案報告,其中30公尺以上道路,若遇淨寬不足,會將變電箱遷移至停車帶或分隔島、消防栓下地、號誌燈桿也會移位,但議員質疑新工處未針對服務量能跟經費去做整體性專案規劃,無法因應後續問題的發生,同時改善作業做不完,根本不可能達到2050年行人零死亡的目標。
和平新生天橋驚傳4日開始拆除,引發大批民眾不滿,台北市長蔣萬安允諾暫緩1天,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今上午發起陳情喊話,市府應與在地居民溝通達成共識,而非罔顧民意執意拆除。然而突然湧現大批工人封鎖天橋,場面一度火爆,民眾要求台北市新工處出來講清楚,更有阿嬤怒吼「我家就住在這裡,你讓我怎麼走」。
新生和平天橋由於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由於天橋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將規畫開拆,遭地方民眾抗議。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將持續溝通。交通局則說明,墩柱落墩位置有礙行車安全,必須著手處理,也會檢討行穿線退縮、庇護島、欄杆和號誌設置等配套措施。
新生和平天橋由於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由於天橋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原先規畫4日起開拆,但遭地方民眾抗議反對,因此決定4日暫緩拆除,報請與府級長官討論後再決議是否拆除,今(2)日台北白晝之夜天橋旁的大安林公園登場,抗議民眾也到場舉牌陳情;台北市長蔣萬安強調會持續與地方溝通。
台北市今年為「交通安全年」,不過有議員發現,六都向內政部申請「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的預算中,北市不僅補助款和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今年用於改善人行道的預算比柯市府時期還低,議員呼籲市府明年把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至少完成4公里。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和平東路口的人行天橋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天橋如今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規畫4日起開拆,但附近居民出現反對聲浪,希望補強結構後能保留下來。新工處表示,天橋橋墩會影響行車視線,預計今日晚間舉辦拆除工程說明會。
位在台北大安區新生南、和平東路口的人行天橋,由於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以來吸引不少影劇以及MV到此取景拍攝,如今該人行陸橋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規畫11月4日起開始拆除作業,但地方出現反對聲浪,呼籲補強保留;新工處表示,事前有邀當地里長討論,且陸橋橋墩有影響行車視線之虞,預計11月1日將舉辦拆除工程舉辦說明會。
為確保通學路線以及行人安全,台北市新工處針對鄰近雙連國小、成淵高中的「民權西路102巷4弄暨33弄」路段辦理辦理溝蓋及路面更新,翻新老舊龜裂的路面以及劣化的人行道標線,經過現場會勘後辦理溝蓋及路面更新,已在近期施作完成,盼順利迎接師生開學。
台北市新工處表示,配合南京東路六段施工,一高內湖交流道南京東路出口預計9月8日夜間22時至翌日06時封閉,屆時請用路人改由成功路出口匝道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