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市預售的搜尋結果,共49筆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預售建案價格也居高不下,促使購屋族轉向中古市場,尋找相對可負擔的選項。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北市近一年各屋齡產品的價格差異明顯,預售屋單價普遍突破百萬元,僅剩萬華區仍在百萬之下,而多數行政區屋齡10年內的新成屋也已跨入百萬門檻。
房價居高不下,近一年台北市12行政區預售屋平均單價僅剩萬華區還在百萬以下,不過每坪98.6萬元距百萬也僅一步之遙,各屋齡層中,屋齡10年內的成屋也僅四個行政區區未及百萬,不過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則有一半行政區均單價未及7字頭,北投、萬華、文山三區還在5字頭,房仲業者指出,台北屋新舊房屋價差明顯,地段佳、價格親民的中古屋反成為熱門選項之一。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預售建案價格也居高不下,促使購屋族轉向中古市場,尋找相對可負擔的選項。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北市近一年各屋齡產品的價格差異明顯,預售屋單價普遍突破百萬元,僅剩萬華區仍在百萬之下,而多數行政區屋齡10年內的新成屋也已跨入百萬門檻,相較之下,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價格相對保守,也顯示在新案供給有限且價格門檻高的情況下,地段佳、價格親民的中古屋反成為熱門選擇之一。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預售建案價格也居高不下,促使購屋族轉向中古市場,尋找相對可負擔的選項。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北市近一年各屋齡產品的價格差異明顯,預售屋單價普遍突破百萬元,僅剩萬華區仍在百萬之下,而多數行政區屋齡10年內的新成屋也已跨入百萬門檻,相較之下,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價格相對保守,也顯示在新案供給有限且價格門檻高的情況下,地段佳、價格親民的中古屋反成為熱門選擇之一。
輝達宅題材給力,帶動北投第二季房價上漲12.86%,傲視台北市各區,每坪均價達112.97萬元。市場專家預期,全年有機會由北投領漲各區,躍居年度最強熱區。
最近租賃條例政策話題不斷,市調機構最新市調顯示,台北市預售屋新完工後,每月租金行情大概要3萬元起跳,如果坪數需求較大,較外圍的內湖、北投,大概要5萬元,如果想在台北中心落腳,則恐怕會面臨買不起,也快租不起的窘境。
內政部昨(25)日公布報告虛坪改革研議情形報告,將增列電梯為免計容積項目、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也將停車位及車道空間調整為專有,沒買車位者不用負擔車道面積,預估公設比至少可下降5%,建商可能回歸總價計價,最快明年上路。
內政部昨(25)日公布報告虛坪改革研議情形報告,將增列電梯為免計容積項目、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也將停車位及車道空間調整為專有,沒買車位者不用負擔車道面積,預估公設比至少可下降5%,建商可能回歸總價計價,最快明年上路。
預售屋高房價現象難解,雙北預售房價逐漸攀高,低總價產品日益稀少。據統計,今年以來台北市總價4,000~7,000萬元交易占比大幅攀升;新北市則是2,000萬元以下產品交易占比萎縮,千萬以下總價的交易僅2%。
房價高漲,預售屋高房價現象難解,雙北預售房價正逐漸攀高,而低總價產品則日益稀少。據統計,今年以來台北市總價4,000~7,000萬元交易占比大幅攀升;而新北市則是2,000萬元以下產品交易占比明顯萎縮,千萬以下總價的交易甚至僅占2%,低總價產品近乎絕跡。
房市低氣壓籠罩,小宅因低總價、易出租、轉手靈活,躍居房市最香突圍利器,今年上半年台北市預售新案最小坪數已壓低至7坪,去化相對快速。
房市疲態顯露,就連以往炙手可熱的小宅,今年也失寵,台北市預售套房新案每坪實價已失守150萬元關卡。《住展雜誌》31日調查北北桃上半年15坪以下套房產品實登每坪單價資訊,台北市單價最高的小宅為中山區的「御上中山」頂樓戶13.2坪,每坪成交價142.1萬元;新北市最高價為新店「寶安JR」的4樓戶12.4坪,每坪售價92.7萬元;桃園市最高價為觀音「嘉禮綵裕」4樓戶12.5坪,交易單價33.5萬元。總體來說,北北桃小宅每坪150萬元關卡已失守。
近年來,全台預售屋價格飆漲,且公設比居高不下,使購屋族群能負擔的坪數受到很大的影響。永慶房產集團盤點近一年來七都預售屋各坪數帶交易占比,發現全台20-30坪的預售屋占比逼近四成,為全台預售交易主流。而台北市預售20坪以下小宅占比為16.1%,新北市也達11.8%,為小宅化最明顯的都會區。
近年來,全台預售屋價格飆漲,且公設比居高不下,使購屋族群能負擔的坪數受到很大的影響。永慶房產集團盤點近一年來七都預售屋各坪數帶交易占比,發現全台20~30坪的預售屋占比逼近4成,為全台預售交易主流。而台北市預售20坪以下小宅占比為16.1%,新北市也達11.8%,為小宅化最明顯的都會區。
近年預售屋領漲市場,價格大漲下,與中古屋價差逐漸拉大,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台北市各行政區預售屋與中古屋的平均單價價差,在精華區價差驚人,大安、信義、松山三區預售均價高出每坪50萬元以上,大安區更達每坪58.4萬元,30坪房屋兩者價差超過1500萬元,不過中正區價差只有每坪30萬元左右。
近年全台房價大漲,其中雙北市預售屋房價漲幅可觀。據實價登錄統計,雙北市去年各行政區預售屋房價漲幅,以北市萬華區高達52%居冠,其次為南港區25.3%、新北蘆洲區24.7%。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二年的蛋白區,如北市萬華、大同、文山等區僅最高價衝破百萬元,如今均價也達百萬元;隨房價持續高漲,台北市單價百萬元以內的預售屋恐將成絕響。
2024台北市預售新案全區破百萬,也帶動新北第一環的「中和」房價急起直追,根據實價資料顯示,中和預售房價從2020年每坪成交49.79萬,到2024年已達72.57萬,五年來大漲46%,其中,去年交易價量漲勢更是明顯放大,平均單價年漲18%,2024年預售屋交易量1271件,更是年大增136%,呈現「價量齊揚」的市況。
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祭出後,政策立即奏效,房市價、量有開始鬆動跡象。台北市政府地政局今(6)日公布最新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顯示,2024年第三季每坪成交單價、成交件數、成交總額都有下降現象,呈量縮價穩。
住展雜誌今(28)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台北市預售屋最新單價為華固建設「吾雙」,每坪平均開價達210萬元,與台北市最低開價的文山區「原禾呈真」70萬元,相差3倍,而新北市、桃園、新竹,最高價、最低價差距更達3.5倍。分析一個城市、兩個世界,其關鍵密碼,在於「地段」。
自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接續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國內房市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也逐漸浮現解約潮。根據數字科技(5287)旗下《591實價登錄》統計,七都預售屋自今年8月起至今,短短3個月內已解約349件,相當於每月超過百件預售屋解約,其中又以高雄占91件居冠,該區近年受惠科技題材帶動,吸引大量投資買盤,預售屋交易爆量,然而近期房市急凍,投資客翻車連帶推升解約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