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塑集團的搜尋結果,共381筆
台塑企業8日重啟時隔七年的運動大會,首度由非王家專業經理人、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吳嘉昭表示,全球經濟衝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型已成為企業迫在眉睫的重要策略,台塑企業加速推動產品、事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等五大轉型。
時隔7年,台塑企業8日再舉辦運動大會,由專業經理人、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這是歷來首度非王家主導。吳嘉昭指出,全球經濟衝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型已迫在眉睫,台塑企業正加速推動產品、事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等5大轉型。
台塑(1301)集團睽違7年的運動會於今重新登場,新任總裁吳嘉昭首次以總裁身分出席,談及產業現況時直言,受到全球經濟動盪與大陸產能持續擴張影響,市場供需失衡短期難解,整體營運挑戰仍高。
台塑集團8日舉辦第36屆運動會,總裁吳嘉昭接受訪問時表示,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挑戰,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等四大公司積極推動轉型,提報轉型案件共107案,預估至2030年將可帶來381億元的年利益,主要為新產品/新事業轉型效益272.9億元,占71%,目前已完成15案,年效益10.9 億元。
台塑(1301)集團今舉行年度運動會,甫於今年接棒行政中心總裁的吳嘉昭首次以「總裁」身分致詞。他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運動會停辦7年,直至今年才恢復舉行;期間國際政經局勢快速且劇烈變化,大陸內需疲弱、各產業過剩產能外溢,另今年4月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對全球經濟再添衝擊,使多數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台塑集團8日舉行第36屆企業運動會,總裁吳嘉昭開幕致詞時表示,這幾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動會停辦7年,到今年才恢復舉辦,而在這7年期間,國際局勢發生快速且劇烈的變化,全球政經情勢可說是動盪不安,尤其是大陸內需市場持續不振,各產業龐大的過剩產能傾銷到全球,再加上今年4月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對於全球經濟衝擊,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少數產業例外,大多數產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受到美股賣壓來自對於AI估值過高擔憂,電子科技股首當其衝,權值電子股面臨獲利了結賣壓,7日普遍呈現拉回,帶動部分資金轉進塑化、紡織族群,台塑(1301)四寶、紡織雙雄等逆勢吸金,呈現類股輪動態勢。
台塑集團展開轉型題材發酵,台塑集團的台塑化(6505)、台塑(1301)同步大漲超過4%,另台化(1326)及南亞(1303)等也齊漲3%以上,台塑四寶領頭大漲,帶動油電燃氣股及塑膠股指數今(7)日漲幅居前兩名,各漲4%及3.2%以上,成為台股大跌中精神指標。
台灣每年最大連續不降雨的天數,已有增加趨勢!尤其,受到影響地區,包括台南及新竹。為解決上述用水問題,經濟部水利署全力推動新竹海淡廠計畫經費達120億元;台南海淡廠計畫經費160億元,兩者經費均含用地取得、海淡廠、取排水管、輸水管、受水池,及外電工程等建設案。
永續做得最有感的企業公開!
台塑企業宣布,第36屆運動大會訂於8日上午8時於明志科大舉行,由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共計有總管理處、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台塑河靜、南亞科、明志科技大學、明志校友、長庚、福懋、退休人員聯誼會、第一銀行、中華郵政共14隊、4,000餘人參加。
台塑企業宣布,第三十六屆運動大會訂於11月8日(星期六)上午8時假明志科技大學舉行,由台塑企業吳嘉昭總裁親自主持,本屆運動大會計有總管理處、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台塑河靜、南亞科、明志科技大學、明志校友、長庚、福懋、退休人員聯誼會、第一銀行、中華郵政共十四隊參加,總人數四千餘人。
台股站上2萬8千點,漲價題材仍是重點,PCB族群當之無愧。昨天ABF載板當中欣興(3037)攻上漲停,分析師陳威良表示,儘管外資花旗給予欣興目標價220元仍有空間,但不如南電(8046)360元的目標價、昨天股價卻走跌至285元的空間更大。除了南電之外,他還看好打入M9供應鏈的聯茂(6213)、金居(8358)、鑽孔廠的尖點(8012)後續都還有戲。
中工成功處分「陶朱隱園」1戶,加上手中住宅及商辦開發案逾1,000億元將陸續開花結果,不僅推升近期股價大漲,更吸引有心人覬覦,驚傳遭寶佳集團盯上,透過旗下「堡新投資」突襲吃下1成股權。中工懷疑寶佳大舉買進中工的動機可議,寶佳則不予回應。
「陶朱隱園」傳出順利開胡喜訊未久,中工股價狂飆,不料股價驚驚漲的背後並不單純,傳出被寶佳集團堡新投資在10月27日至30日,連續4天狂砸20億以上,買進股票逾10%。引發中工直批遭禿鷹掠奪,董事長周志明也以「出師表」為題發出內部信,強調「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一場經營權之爭,更是一場關乎中華工程未來命運的關鍵戰役。」
台塑四寶近年市值從高峰滑落,多次對台塑集團提出警訊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以「南亞的新轉捩點」為題發文指出,南亞歷經四年低潮,如今終於迎來轉機。
台塑集團為強化營運資金運用,台塑化、台塑、台化29日再度公告擬處分南亞科股票各1.8萬張,預計交易日期為29日至12月31日,每單位價格133元(29日收盤價),估算交易總額23.94億元。一旦順利處分,三家公司對南亞科持股比將分別從9.9985%降至9.4176%,累積仍持有南亞科股票29萬多張。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29日起聯合開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今年「一站式」呈現儲能、氫能、綠能、太陽能等最新科技與金融服務,共有450家國內外企業、使用1,600個展位,其中以歐洲為首的國外參展商占20%,該展已然成為亞洲能源技術交流平台。
中工(2515)規模最大的開發案「陶朱隱園」,上周終於成交第一戶非關係人購置的交易,若完成入帳,可望挹注中工每股獲利0.07元,加上中工未來四年將有五筆新案陸續入帳,及11月10日將除權0.503元,多重利多加持下,27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以漲停價12.25元鎖至終場,成交爆量逾5.2萬張。
2025年台北紡織展(TITAS)14日登場,儘管台灣紡織產業目前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對岸產能過剩與低價全球銷售,及來自美國關稅壓力,不過國內紡纖廠領導人,包括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台塑集團總裁吳嘉昭、力麗集團董事長郭紹儀、集盛董事長蘇百煌等人都認為,關稅對景氣的影響將會逐漸淡化,現在已是谷底了,再壞也不會比現在壞了,相信明年會逐漸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