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文的搜尋結果,共373筆
由江西省台辦主辦,南昌大學、南昌職業大學等江西省各市台辦10日共同協辦的「贛台薈‧第二屆贛台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正式開啟。此次大賽以「贛台同心 青春共影」為主題,宗旨為持續深化贛台兩地青年文化交流,推動兩岸青年以創新形式展現文化融合與社會發展成果,傳遞兩岸青年共同的家國情懷與時代精神。
大陸近日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一連串動作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歸納起來,共有六大面向:法律手段的內政推進、歷史敘事的重構連結、輿論宣傳的鋪天蓋地、統一好處的心理試探、軍事科技的耀武揚威、說走就走的融合交流。一整套企圖推進統一的「系統工程」,已全面啟動。
10月底到現在,賴清德總統的兩岸論述,悄然加進了6個字:「反對推進統一」,並置於「反併吞、反侵略」之後。這個新表述,顯然是直接針對中共四中全會提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以及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喊話「統一後會更好」等政治訊號而來。國民黨主席選舉期間藍營出現「反紅統」聲音,相信也給了賴總統一些底氣。
10月底到現在,賴清德總統的兩岸論述,悄然加進了6個字:「反對推進統一」,並置於「反併吞、反侵略」之後。這個新表述,顯然是直接針對中共四中全會提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以及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喊話「統一後會更好」等政治訊號而來。國民黨主席選舉期間藍營出現「反紅統」聲音,相信也給了賴總統一些底氣。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7日)上午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李書磊出席並致詞。他指出,十年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如今已成為推動全球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的重要指引。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李書磊呼籲各國攜手合作,推動開放包容、安全有序的數位未來。
故宮博物院今年創院百年,兩岸各自舉辦院慶特展,北京故宮活動頻出現「台北故宮文物終將回歸祖國」論述,加之大陸3月時修訂文物保護法,新增追討境外流失文物,立委6日關切,大陸是否會追討故宮文物?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故宮文物是中華民國合法政府執政時代搬遷來台,是中華民國財產「殆無疑義」,對方的說法聽聽就好,同樣因管轄權問題,我方也無法透過國際法庭向北京故宮追討文物。
故宮博物院今年創院百年,北京故宮跟台北故宮各自舉辦院慶,北京故宮院長王旭東日前稱,南遷文物終成海峽兩岸故宮博物院的共同珍藏與文脈伏筆,被解讀是中共對台統戰一環。 故宮院長蕭宗煌今天在立法院質詢時回應,故宮文物來自紫禁城是事實,在合法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執政時代搬遷來台,現在登記在中華民國財產,無庸置疑,北京故宮講法聽聽就好。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黃北!保衛全中國!
大陸方面近期推出一系列對台舉措,包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公布便利台胞入境新政、舉辦聯合國成立8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台辦增加新聞發佈會舉辦頻率、新華社播發三篇「鐘台文」署名文章、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台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等。有輿論認為,這是大陸在打「組合拳」,象徵大陸對台政策進入新階段。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張晗回應,大陸有責任為兩岸同胞謀利造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中美兩國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行前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稱這是一場G2峰會,要談3、4個小時,而且會有「台灣議題」,還說台灣是北京「眼中的蘋果」。然而,事實上這一場「川習會」只開了1小時40分鐘,且未觸及台灣議題。這事透著蹊蹺,充滿懸念。
中美兩國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行前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稱這是一場G2峰會,要談3、4個小時,而且會有「台灣議題」,還說台灣是北京「眼中的蘋果」。然而,事實上這一場「川習會」只開了1小時40分鐘,且未觸及台灣議題。這事透著蹊蹺,充滿懸念。
遠傳4日於「TCCF創意內容大會」舉行「TAICCA雙基金發佈會」,與文策院、韓國娛樂媒體集團CJ ENM、TVBS等重量級夥伴共同宣布成立「臺韓娛樂文化內容基金」與「遠樂文創娛樂基金」,雙基金規模超過15億,共同力推台灣影視內容產業化與國際化。
台南的南山公墓見證台灣400年來歷史興衰與人文演變。為守護南山公墓珍貴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價值,籌備多時的「南山國家墓葬歷史生態園區促進會」2日成立,重量級公民團體及學者紛紛響應加入,期望透過民間力量與政府合作,推動南山公墓轉型為兼具歷史意義與環境教育價值的「國家級歷史生態園區」。
連日來,從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到新華社,具體說明兩岸和平統一後的好處,大陸開始把話說清楚,是踏出讓台灣人別那麼害怕中共,了解兩岸融合有何益處的第一步。
在大陸以立法形式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後,新華社連發3篇署名為「鍾台文」的評論員文章,論述了陸方就台灣問題的由來、統一後利好、兩岸必然統一的主張。「鍾台文」諧音為中共中央台辦文章。顯而易見,這3篇絕非普通的官媒評論,而是類似官方對台政策說帖。
連日來,從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到新華社,具體說明兩岸和平統一後的好處,大陸開始把話說清楚,是踏出讓台灣人別那麼害怕中共,了解兩岸融合有何益處的第一步。
國民黨主席改選鄭麗文當選以後,不僅承認「我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訊號,在回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中,鄭麗文還重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立場,這樣的做法也許讓大陸重新激發統一的希望,所以在川習會前夕,為了營造兩岸和平,接連發出對台和平的展望,相信看到「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總統一年多無望的執政以後,台灣人民應該有所感。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張學良侄孫李大壯29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光復節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他認為唯有團結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呼籲兩岸應當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讓台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實惠。
全球矚目的韓國「川習會」將於10月30日(周四)舉行。川習握手瞬間,將成為國際媒體爭相捕捉的畫面,但真正的角力,卻發生在鏡頭之外。川普與習近平6年來首次面對面對話,表面上是為美中關係「降溫」,實則是兩個大國發展路線直接對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