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的搜尋結果,共32

  • 鳳凰颱風逼近 台東農民搶收稻作、荖葉

    鳳凰颱風逼近 台東農民搶收稻作、荖葉

    第26號颱風「鳳凰」步步逼近,台東各地農民神經緊繃。由於第二期稻作大多尚未成熟,農民只能趁天氣尚晴時加強防颱措施,荖葉農友也說,搶收多少算多少,盼老天垂憐。

  • 傳統豆類變身明星食材 創意料理飄香台東

    傳統豆類變身明星食材 創意料理飄香台東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今(24)日舉辦「原鄉好豆趣餐桌創意料理競賽」,以部落種植的傳統豆類作物為主要食材,吸引10組團體參與比拚廚藝,同時也讓傳統豆類走出部落,成為兼具文化與市場潛力的亮點食材。

  • 蘭嶼黑小米復育有成7/12豐收祭

    蘭嶼黑小米復育有成7/12豐收祭

     發源於台東縣蘭嶼鄉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營養價值高,亦是全台唯一具分櫱特性的小米品種。早年曾瀕臨失傳,歷經十年復育有成,並逐步轉型結合觀光推廣。蘭嶼鄉公所23日宣布,將於7月12日首度對外公開舉辦「蘭嶼黑小米豐收祭」,延續並弘揚黑小米文化。

  • 蘭嶼「黑小米」重現!7月首辦豐收祭對外推廣

    蘭嶼「黑小米」重現!7月首辦豐收祭對外推廣

    發源於蘭嶼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營養價值高,更是唯一具有分蘗特性的小米品種,早年曾面臨失傳危機,經部落族人與農業單位攜手復育有成,並開發多元伴手禮。鄉公所今(23)日於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東分署舉行記者會宣布,今年7月12日將首度對外公開舉辦「蘭嶼黑小米豐收祭」,主題系列活動即日起陸續展開。

  • 台梗9號遇勁敵!新米種「台東36號」口感抗病更優

    台梗9號遇勁敵!新米種「台東36號」口感抗病更優

    國民米「台梗9號」出現新對手!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歷時7年,成功育成新品種香米「台東36號」,具爆米花香氣、抗稻熱病及抗倒伏特性,食用品質評比落在A至B級,口感媲美甚至超越台梗9號。台東農改場表示,新品種可供契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作為參考,以提升稻米競爭力。

  • 知本金針花開 台東7號迎賓

    知本金針花開 台東7號迎賓

     金針花海綻放!台東縣卑南鄉知本地區栽種的早開金針品種「台東7號」目前正值花期,花色澄黃亮麗、花型碩大,採無硫加工,烹煮後湯色清澈、口感清脆,並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農糧署東區分署21日舉辦推廣活動,結合食農教育體驗,邀請民眾賞花、品花。

  • 走進黃金花海!台東知本金針花搶先綻放 療癒美景迎客

    走進黃金花海!台東知本金針花搶先綻放 療癒美景迎客

    金針花提前綻放!台東知本天山農場栽種的早開金針品種「台東7號」正值盛開期,黃澄澄花海綿延山坡,美不勝收。農糧署東區分署今(21)日舉辦金針食農教育與農特產推廣活動,分署長林美華表示,「台東7號」採無硫加工,並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又安心。

  • 解救缺工危機 台東場紙穴盤移植裝置高效又省工

    解救缺工危機 台東場紙穴盤移植裝置高效又省工

    為提升紙穴盤移植效率並擴大其應用,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紙穴盤移植裝置,該裝置可附掛於不同車輛,每次可移植4行,除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外,人員可以採用乘坐方式操作,不需人力拉動,減少作業辛勞。該裝置為高效省工之移植新利器,而且已完成技術授權,業者正將原型機商品化,使機械更具競爭力。

  • 影》 蘭嶼吻鰕虎成群、台灣狐蝠現蹤 台東區域綠網見效

    影》 蘭嶼吻鰕虎成群、台灣狐蝠現蹤 台東區域綠網見效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16日舉辦台東區域綠網成果分享交流會,盼強化串連淺山地區的生態環境、中央部會、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社區夥伴分享跨域合作推動生態保育成果,聚焦瀕危物種保育、河川生態廊道建置、水田溼地保護與社區參與等行動等公私協力案例。台東分署邀請更多民間團體與企業加入,守護台東珍貴的自然資產。

  • 台東 東河飄橙香 晚崙西亞限量上市

    台東 東河飄橙香 晚崙西亞限量上市

     台東縣東河鄉農會15日舉辦晚崙西亞行銷推廣活動,規畫榨汁、搶果等趣味競賽,重頭戲果品評鑑由農民林輝煌奪下冠軍。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儘管去年受颱風影響,導致今年產量大減,但果品品質依舊穩定,糖度達13.6度,口感酸甜適中,深受消費者喜愛。

  • 台東晚崙西亞果評鑑東河奪冠 品質優異糖度達13.6度

    台東晚崙西亞果評鑑東河奪冠 品質優異糖度達13.6度

    台東縣東河鄉晚崙西亞農特產品行銷暨農民節活動今(15)日登場,現場規畫鮮果榨汁、搶搶滾等趣味競賽,參賽者卯足全力在限時內搶果,場面笑聲不斷,而重頭戲果品評鑑由農民林輝煌奪得冠軍。評審表示,雖然去年颱風造成產量大減,但果品品質依舊穩定,糖度高達13.6度,口感酸甜適中。

  • 鳳梨釋迦清潔新利器!台東研發高效機械 粉介殼蟲清除率達100%

    鳳梨釋迦清潔新利器!台東研發高效機械 粉介殼蟲清除率達100%

    鳳梨釋迦為我國重要出口國品,全台栽種面積約2650公頃,但在2021年時遭大陸檢測出「粉介殼蟲」,導致目前要外銷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以人工氣吹逐一去除粉介殼蟲,每顆費時30秒,甚至還可能有「漏網之蟲」,對此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新型清潔機械,讓粉介殼蟲清除率達100%,並且只需3人,就能每日清潔9000顆果實,相當過往10人的效率,改善缺工問題也提升果實品質,提高外銷競爭力。

  • 照表操課用藥 鳳梨釋迦零檢出

    照表操課用藥 鳳梨釋迦零檢出

     台灣鳳梨釋迦雖在2年前恢復外銷大陸,但仍易因農藥殘留及病蟲害問題遭退運,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出能維持果品、採收後達零檢出的病蟲害用藥流程表,對於國外及藥檢嚴格的歐盟市場更具優勢。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外銷量雖逾2000公噸,但有果農無奈指出,受去年颱風及關稅影響,產量及價格不如以往。

  • 台東農改場制定病蟲害用藥流程 鳳梨釋迦零檢出

    台東農改場制定病蟲害用藥流程 鳳梨釋迦零檢出

    鳳梨釋迦是台東主要農產品,目前仍有9成外銷大陸市場,卻易因農藥殘留及病蟲害問題遭退運,為此,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制定病蟲害用藥流程表,有助拓產國外及藥檢嚴格的歐盟市場。

  • 台東 冷到裂果減產 無緣好釋成雙

    台東 冷到裂果減產 無緣好釋成雙

     台東釋迦正值冬季果產季,卻面臨多災多難命運。去年底因颱風接連來襲重創減產,今年初又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部分果實採收不及,出現裂果現象,甚至無法順利成熟,累計損失逾5成,現階段農民只能加強防寒措施,力保收成。

  • 台東釋迦產量銳減逾5成 再遇寒流襲擊 農民套袋保收成

    台東釋迦產量銳減逾5成 再遇寒流襲擊 農民套袋保收成

    台東縣釋迦正值冬季產期,但產量面臨多重挑戰。去年底颱風接連侵襲,產量銳減3至4成;今年初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導致部分果實裂果,甚至無法成熟,預估總損失逾5成。農民加強作物防寒措施,力保剩餘收成。

  • 梅花迎寒開台東海端、延平兩樣情

    梅花迎寒開台東海端、延平兩樣情

     台東縣海端鄉與延平鄉梅花進入盛開期,但受去年颱風影響,花況兩樣情。海端鄉位於迎風面,梅樹受損嚴重,花況不如以往;延平鄉鸞山位處背風面,梅花開得繁盛,農民預期今年豐收,規畫招募採梅工。

  • 台東釋迦農哽咽求政府出手救助 蕭美琴允自行認定災損

    台東釋迦農哽咽求政府出手救助 蕭美琴允自行認定災損

    康芮颱風重創台東縣農漁業,尤其農民眼中的綠金「釋迦」,冬季果收成恐無望,副總統蕭美琴今(2)日會同農糧署前往台東市果園勘災,農民哽咽央求補助鐵條支柱及免勘救助,台東縣長饒慶鈴也指出勘災費時,有礙復耕。蕭美琴及農糧署均回應,花東全品項辦理現金救助,交由縣市政府認定。

  • 康芮逼近!罕見11月颱風 台東稻農急搶收

    康芮逼近!罕見11月颱風 台東稻農急搶收

    中央氣象署29日表示,颱風康芮已於凌晨2時增強為中颱,持續向西北西進行,可能在31日於花東登陸,對台東影響不容小覷。台東地區水稻目前已有2成可收割,稻農表示,罕見在11月遇到颱風,一早趁颱風前趕緊搶收。

  • 台東東河農民妙招防猴害!為果樹穿上「鐵布衫」嚇退獼猴

    台東東河農民妙招防猴害!為果樹穿上「鐵布衫」嚇退獼猴

    台東縣東河鄉是肚臍橙、香丁產地,因猴害嚴重農民苦不堪言,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出「防猴網罩」將整顆果樹套起來,行經民眾疑惑「這是在做什麼?」甚至以為是某種裝置藝術,農民解惑這是防止猴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