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醫療的搜尋結果,共794筆
在台灣的偏鄉地區,許多長者為了就醫必須長途跋涉,一趟門診往往耗時一整天。為改善醫療可近性、縮短治療等待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枋寮醫療社團法人枋寮醫院攜手啟動「TAVI綠色通道計畫」,讓偏鄉患者不必再為舟車勞頓而放棄治療。
2025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4至7日登場,今年來自歐洲、美洲、亞太及中東非洲等地的國際買家,首次以「帶著採購清單」的方式來台「尋寶」。捷克健康科技機構啟動規模達2億歐元(約合新台幣71.65億元)的非洲醫療援助採購計畫,鎖定台灣為主要合作對象,掀起大採購熱潮。
即將於12月初登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年迎來史上首度「全球醫院代表團」大規模來台,初步統計,有十個國際產業協會、五個國際醫院協會都是首度來台,最大的歐盟私立醫院聯盟,旗下有6,000家醫院成員;另外,葡萄牙、奧地利、希臘、比利時等國醫院協會皆派員來台,與台灣醫院及生醫產業進行深度技術交流。
前台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蘇守毅今年當選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是百年來台南市第1人,9日返回台南官田區慈聖宮參拜神農大帝。提出未來將中醫基本知識納入國中小課本,發展中西醫合療制度與保留中藥房文化。
康橋國際學校單車環島成年禮車隊於今年4月22日行經彰化埤頭鄉時,遭轎車逆向撞擊,其中高一顏姓同學身受重傷,先後送二林基督教醫院、彰基醫學中心搶救,在彰基輸血超過100單位,在醫療團隊徹夜搶救與照護下,傷勢趨穩後轉至台大醫院持續治療如今康復,顏同學及其家長為感謝彰基,8日親赴彰基捐贈50萬元。
敗血症是危及生命急重症,但傳統細菌藥敏試驗耗時長,醫師只能先憑經驗選擇抗生素,可能導致初期治療未涵蓋實際致病菌。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帶領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Abstract Award首獎,並為四篇最佳論文之首。
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今年11月7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主題以「醫療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為核心,聚焦ESG永續、智慧醫院、病人安全、照護創新與健保變革5大方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台灣醫療正面臨人口老化、人才短缺等前所未有的挑戰,醫療改革勢在必行,盼透過醫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術盛會讓各界對話,找出讓台灣醫療更具韌性的行動。
近年來,台灣的再生醫學為發展最為迅速且具經濟效益的關鍵醫學,其中以剛和越南國家級企業簽訂「亞比斯‧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醫材十年東南亞銷售國際授權的亞果生醫最引人注目,該公司董事長謝達仁博士近日更獲得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頒發「台灣醫療科技貢獻獎」,表彰其再生醫學技術將對人類未來產生巨大貢獻。
台灣醫療面臨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人力與藥物流失等挑戰,讓不少醫師直呼醫療崩壞。國防醫學大學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醫師吳聲政近日公告,由於急診人力緊張,懇請各「部隊醫官」或是「醫院醫師」利用休假時間支援第一線,每12小時支給13392元至17400元,等於時薪1116元至1450元,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醫界人士紛紛直言,澎湖分院支給比本島非六都的急診還低,「很難徵到人」。
為減緩氣候變遷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玉山金控持續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一生一樹,玉山植樹」造林計畫,積極投入植樹造林活動。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28日帶領40位玉山志工前往新北市金山區,親手於海岸林區種植防風樹苗,為守護台灣海岸生態及創造綠色永續未來共同努力。
近年來醫院人力流失嚴重,許多科別不但住院醫師招不滿,不少醫師完訓後也選擇到基層診所開業。為減輕大醫院醫療量能負擔,衛福部最快明年下半年實施新制,民眾未經轉診,未來可能得多負擔1200元。對此,百萬網紅Cheap分享自己大醫院轉診經驗,直言很人性,也很失控,健保快被玩壞了
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照護挑戰,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28日在成功大學舉辦「2025復健科技與智慧醫療產業AI化交流媒合會」,現場有8家廠商展示多型態智慧照護輔助、AI牙科影像辨識等產品。數發部次長侯宜秀表示,台灣AI產業要落實產業應用,醫療照護及復健領域是非常值得推動方向。
普瑞默生技28日宣布,與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正式簽署放射藥物新藥開發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授權、研發、技術引進與製造銷售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放射藥物創新與臨床應用。根據協議內容,奇異醫療的新型放射藥物將優先授權普瑞默於台灣開發、製造與銷售,而雙方共同開發的新藥,也將優先供應給奇異醫療客戶,期望為台灣醫療體系帶來更多創新治療選項。
台灣醫療人力吃緊,許多醫師不願待在醫院。兒科名醫呂立直言,公立醫院薪水是某些醫療院所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如今兒童加護病房愈做愈辛苦,總有一天老醫師都會退休,政策應思考如何給予合理的費用與工作環境,讓年輕人願意留下。
錸寶(8104)宣布跨入醫療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領域,攜手英國Adtec Healthcare與台灣施吉生技合作打造低溫電漿醫療平台。並與國際級基因定序技術團隊,及麗寶生醫展開光學基因應用合作,宣示錸寶從光電製造邁向高附加價值醫療產業。
錸寶(8104)宣布正式跨入醫療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領域,攜手英國Adtec Healthcare與台灣施吉生技(SG Biomedical)合作打造低溫電漿醫療平台,於明年第四季啟動整機量產;並與國際級基因定序技術團隊,以及麗寶生醫展開光學基因應用合作,宣布錸寶成功跨出生醫轉型的關鍵一步,從光電製造正式邁向高附加價值醫療產業,打造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
「我看到五歲的孩子在操作核磁共振儀器(MRI模型)。」一位張姓高中生家長訝地說,量子科學、數位孿生、機器狗、自動駕駛等,只在科技展產業論壇、股市﹑大學課堂或研究室出現的新科技,在「深圳科技館」通通摸得到看得到,以AR、VR及各種遊戲互動方式,廣撒科普種子,他直呼,「太超前部署!」
台灣醫療系統面臨挑戰,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加上疫情後惡化速度加快,導致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提醒,「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本(10)月17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17屆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醫療資訊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以「醫療資訊平台化:轉型、整合與創新」為主軸,集結國內外重量級專家,深入探討如何運用數據整合與平台化技術,推動智慧醫療新格局,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這場盛會不僅是台灣醫療資訊年度盛事,更是承續王永慶創辦人前瞻理念、推動醫療數位轉型的重要歷程。
衛福部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並將在11月試辦。不過醫師姜冠宇指出,「假日急症中心」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且奇怪的案例還不少,醫院內部鼓勵醫師與醫護人員下班時間去上這個班,甚至還有些中階主管異想天開,想把急症中心的病人轉到自己醫院住院,即便這些病房並非假日急症中心的分院或院區,他忍不住嘆道,「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