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呂大文的搜尋結果,共19

  • 白內障手術藥缺2年 醫不敢開刀

    白內障手術藥缺2年 醫不敢開刀

     缺藥問題未解,一款白內障手術使用的針劑藥物「愛爾康縮瞳液」,從2023年8月就因原料問題供貨不穩,控貨長達2年,病患權益恐受影響。醫師直言,如果能在歐美賣較好的價錢,當然不會優先供應給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說明,目前廠商仍有2到3個月庫存量,為避免斷貨,因此預防性啟動徵求專案輸入。

  • 每天做眨眼運動 消除眼睛疲勞

    每天做眨眼運動 消除眼睛疲勞

     現代人長期使用電腦、手機、戴隱形眼鏡,一到傍晚眼睛就乾澀疲累。專家表示,想要緩解眼睛疲勞的不適感,不妨每天勤做眨眼運動、冷熱敷或按摩,隨手幫眼睛舒壓。

  • 出血性青光眼100%會失明 醫喊5NG行為別做

    出血性青光眼100%會失明 醫喊5NG行為別做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是一種可能讓人逐漸失明的疾病。眼科醫師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除要定期追蹤外,平日要避免熬夜、做憋氣動作、避免吃過油食物與控制好血糖,以免誘發出血性青光眼,失明機率是百分之百,另也不可以大口灌水,以免眼壓飆高,讓病情惡化。

  • 內引外流雙管齊下 青光眼手術新選擇

    內引外流雙管齊下 青光眼手術新選擇

     青光眼被稱作「視力小偷」,未妥善治療可能失明。醫師指出,控制眼壓是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台灣近5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自行停藥,呼籲民眾建立正確觀念,透過藥物、雷射或手術穩定治療青光眼,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 眼睛也要防曬 開長途車應戴墨鏡

    眼睛也要防曬 開長途車應戴墨鏡

     夏日炎炎,許多人出門都會記得擦上防曬品,但你知道眼睛也需要防曬嗎?眼科醫師指出,長時間處在烈日下,以及長期從事電焊、紫外線消毒工作的人,都是罹患光照性眼炎的高危險群。民眾在戶外活動或開長途車時,應使用抗UV太陽眼鏡、帽子,將風險降到最低。

  • 眼睛癢亂揉超傷 醫教1招快速止癢

    眼睛癢亂揉超傷 醫教1招快速止癢

    很多人在眼睛癢的時候,會去揉眼睛。不過,眼科醫師呂大文表示,揉眼睛可能會使眼內的結締組織起變化,造成圓錐角膜,進而引起視野模糊、複視、近視、散光與畏光,建議眼睛癢的時候,應該要進行「冷敷」,可以緩解癢感,若是採用熱敷的方式,反而會「癢上加癢」。

  • 眼科名醫「私房護眼術」晚上必用1物

    眼科名醫「私房護眼術」晚上必用1物

    現代人使用3C產品多,眼睛常會乾澀不舒服。眼科醫師呂大文分享自己也會使用的護眼3招,包括多閉眼休息、適量補充保健品與晚上配戴蒸氣眼罩,他常用聽的方式來使用3C產品,讓眼睛休息,若一定得看螢幕,「大螢幕會比小螢幕好」,手機雖然方便,但螢幕小,眼睛要做的工最大,眼睛也會越疲累。

  • 護眼最強9食材 二戰英國空軍吃它:提升夜間作戰能力

    護眼最強9食材 二戰英國空軍吃它:提升夜間作戰能力

    眼睛為靈魂之窗。眼科醫師呂大文表示,想要保護眼睛、改善視力,他建議可多補充富含葉黃素、花青素與藻紅素的食物,諸如像地瓜葉、菠菜、雞蛋、深色蔬果、藍莓、鮭魚、小蝦、深色蝦、紅藻都是護眼食物,他更透露,若想改善夜間視力,就要多吃藍莓,這也是二次大戰期間,英國空軍的「秘密武器」。

  • 上班盯螢幕致酸澀 眼睛要休息

    上班盯螢幕致酸澀 眼睛要休息

     50歲以上女性常受乾眼症所苦,但隨著環境汙染、工作壓力、3C產品盛行之下,生活步調快的上班族也可能深受其害,常常在忙碌一整天後,眼睛酸澀得幾乎張不開。專家提醒,乾眼症的表現不一定只有眼睛乾澀,有些人反而因為眼睛太乾,出現反射性淚水分泌,眼淚流不停,建議減少注視螢幕時間,用眼半小時就休息5分鐘。

  • 長輩無故流目油 速就醫找病因

    長輩無故流目油 速就醫找病因

     上了年紀的長輩,常有流「目油」的狀況,即使沒有打哈欠,眼內沒有異物,卻總是淚眼汪汪。眼科醫師提醒,別以為這是正常現象,擦乾淨就好。若沒有對症下藥,任憑眼睛乾了又濕,濕了又乾,不但會影響視力,還可能發炎、感染,出現更嚴重的病變。

  • 青光眼致交通事故 機率多65%

    青光眼致交通事故 機率多65%

     一名客運司機,因眼角餘光未注意,撞到行人發生車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其中一眼因青光眼,視野受損嚴重、幾乎失明,但因另一眼視力仍達1.0,導致他日常毫無警覺,車禍後才發覺視力陷入危機。

  • 高度近視、三高恐增青光眼風險 醫籲40歲以上定期篩檢

    高度近視、三高恐增青光眼風險 醫籲40歲以上定期篩檢

    青光眼患者持續攀升,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目前約43~45萬人接受治療,醫師示警,這只是「冰山一角」,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並未察覺,就醫時視神經已受損嚴重,呼籲40歲以上民眾、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三高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每年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白內障年輕化 影響生活就需換

    白內障年輕化 影響生活就需換

     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白內障發生族群出現年輕化趨勢,55歲以下患者年增3成。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台灣每年有27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人工水晶體分為單焦點、多焦點、非球面、濾藍光等,建議依照個人需求選擇。

  • 白內障年輕化!55歲以下患者每年多3成 3C產品成元凶

    白內障年輕化!55歲以下患者每年多3成 3C產品成元凶

    視野白茫茫,怎麼眨眼也看不清?台灣每年有27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其中55歲以下患者每年增加3成,醫師直指年輕化趨勢和使用3C產品有關。醫師建議,依照個人需求選擇人工水晶體,食藥署提醒,術後如出現視力模糊、眩光、眼壓升高等不良反應,可向食藥署通報。

  • 青光眼不可逆!眼壓高成危險因子 醫:居家量測是關鍵

    青光眼不可逆!眼壓高成危險因子 醫:居家量測是關鍵

    台灣約有45.7萬人罹患青光眼,其中近3成是50歲以下患者。醫師提醒,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青光眼高風險族群,由於無法逆轉、無法預防、無法治癒,眼壓是唯一可控制的因素,如透過居家量測,隨時掌握眼壓變化,是預防失明的重要關鍵。

  • 「深色模式」滑手機更傷眼 醫曝原因:還恐引發暈眩

    「深色模式」滑手機更傷眼 醫曝原因:還恐引發暈眩

    許多人在使用3C產品時,會習慣切換成「深色模式」,認為降低亮度有助於護眼。然而,醫師指出,此舉會讓瞳孔放大,使更多光線進入眼睛,容易造成眼周肌肉緊張,反而增加負荷。此外,深色介面看久了,若突然轉換到亮的環境,還可能引發暈眩,不可不慎。

  • 戴錯墨鏡罹白內障 醫曝最佳顏色:全黑不見得好

    戴錯墨鏡罹白內障 醫曝最佳顏色:全黑不見得好

    夏天烈陽高照,很多人都會配戴墨鏡來護眼,但鏡片顏色多樣到底該怎麼選?對此,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全黑的墨鏡不見得好,反而會讓瞳孔放大,導致更多紫外線進入到眼中。建議選擇黃棕色的鏡片最理想,還能濾掉藍光,對黃斑部有保護作用。另外,他提醒,很多人的太陽眼鏡是染色鏡片,不具備防紫外線的效果,使更容易產生白內障,不可不慎。

  • 防雪球效應 視野缺損難察覺 早期篩檢治療青光眼

    防雪球效應 視野缺損難察覺 早期篩檢治療青光眼

     青光眼離你並不遙遠!台灣罹患青光眼的病人已突破45萬,5年來成長22%,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視神經萎縮疾病,且惡化的速度有如「雪球效應」,早期沒有症狀,常讓人「無感」,但是等到察覺視野缺損,往往視神經已經死亡50%以上,且惡化速度已加快。因此他建議患者應積極治療、保有視野,高危險族群也應及早篩檢。

  • 青光眼3高風險族群 定期檢查別嫌麻煩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全台青光眼患者人數逐年上升,2022年突破45萬,5年成長22%。專家指出,青光眼如滾雪球,初期緩慢,但越滾越大,就會加速惡化。因視野缺損通常從周邊開始,初期的青光眼難以察覺,等到影響中央視野時,多半已進展到中後期,此時視神經可能已死一半,患者也會感受視野斷崖式退步。專家建議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高度近視者、三高患者,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檢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