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品牌車廠的搜尋結果,共173

  • 《汽車股》長假效應 廣華-KY10月營收年減2.47%

    廣華-KY(1338)10月合併營收為4.30億元,年減2.47%;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43.11億元,年增4.64%。廣華-KY表示,因十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10月單月營收較9月表現減緩,但在日系車廠、大陸自主品牌車廠的出貨保持良好動能,北美市場訂單需求恢復穩定,累計營收仍維持成長。

  • 迎戰蘋果2萬元筆電!手機霸主高通押寶AI PC的關鍵

    迎戰蘋果2萬元筆電!手機霸主高通押寶AI PC的關鍵

    「一台電腦的利潤其實不高,只有四%而已。」高通行銷長麥塊爾(Don McGuire)說。但這個毛利低、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卻讓手機晶片霸主高通在近年傾盡全力投入。

  • 攻自駕、ADAS 光學新藍海

    攻自駕、ADAS 光學新藍海

     光學業者面對終端應用規格不斷升級,加速尋求營運轉型已成為關鍵課題。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自動駕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為光學產業開啟另一扇窗。在生成式AI、邊緣運算等技術的不斷進步之下,造就人形機器人、無人機、AI/AR眼鏡等新興終端裝置的興起。

  • 《汽車股》汽車9月銷量月增9.4% Q4旺季3火種拚延燒

    台灣汽車市場銷量公布,今年9月銷量3萬2227台,重回3萬台水準,雖年減11.8%、仍月增9.4%,在民俗月,銷量表現呈現溫和回升,主因受惠於政府貨物稅加碼政策;前9月銷量29萬6137台,年減13.9%。和泰車(2207)旗下品牌TOYOTA穩居第一,但單月市占滑落三成以下,TESLA銷量雙增、市占續升至第二市占,中華(2204)CMC市占也續降至單月第五大品牌。進入第四季傳統購車旺季,在2000c.c.以下小客車貨物稅減徵與汰舊換新優惠持續發酵、利率走勢趨緩與股市資金動能挹注下,購車意願可期,市場廠商也認為,10月預期政府將推出購車貨物稅補助細部辦法,可望再次推升甚至加速領牌數據。

  • 《汽車股》巧新8月營收5.37億元 車廠暑休後訂單將回補

    巧新(1563)8月合併營收5.37億元,月減7.6%,年減6.39%;累計2025年1至8月營收為47.50億元,年減4%。巧新表示,雖目前7、8月正值汽車產業傳統暑休淡季,品牌車廠的訂單需求有望於傳統暑休後加大拉貨力道。

  • 《汽車股》廣華-KY難敵匯損 上半年每股虧損2.13元

    廣華-KY(1338)第二季合併營收12.30億元,年減7.59%;營業毛利為2.33億元,年減14.04%;營業淨損為0.63億元,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淨損1.64億元,較去年同期盈轉虧,每股虧損2.01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5.28億元,年增1.58%;營業損失0.6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損1.75億元,每股虧損2.13元,主要受新台幣兌人民幣以及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短期波動影響,匯兌損失總計0.91億元。

  • 中揚光 Q3審慎樂觀

     中揚光(6668)6月營收0.98億元,雖月減2.8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增43.08%;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達5.13億元,年增21.57%。法人指出,手機鏡頭模具、鏡片及模造玻璃需求提升,推升中揚光今年營收回到成長軌道,在鏡片客戶持續拉貨,以及鏡頭模具訂單成長帶動下,第三季業績有望優於第二季。

  • 巧新6月營收呈月增、年增走勢

    全球汽車輪圈大廠巧新(1563)8日公布自結6月合併營收6.17億元,月增15.3%,年增1.8%,但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6.33億元,年減5.1%。巧新表示,儘管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6月營收仍繳出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均呈現成長,主要受惠於前五大客戶等超跑與豪華汽車品牌車廠的訂單貢獻。

  • 《電零組》Switch 2、AI伺服器及機器人助攻 廣宇業績進補

    任天堂Switch 2供不應求及AI伺服器出貨放量,加上美系挖礦機大單到手,廣宇(2328)今年營運展望樂觀。市場也看好廣宇搭配鴻海(2317)集團在機器人的布局,預期機器人將成為廣宇營運成長第二隻腳。法人預估,廣宇未來3年營收將翻倍成長,獲利亦可望大躍進,今天盤中股價攻高,順利完成填息。鴻海集團李光曜出任廣宇董事長後,配合鴻海集團電動車、AI伺服器、機器人等業務啟動轉型,歷經兩年努力,成果陸續顯現。除已出貨鴻海集團旗下鴻華先進及大陸自主品牌車廠電動車線束,並切入AI伺服器等;在當紅的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領域,廣宇亦以「神經網絡」線束及「關節」相關機電零組件兩大領域布局。

  • 模具、模造玻璃需求仍強 中揚光 審慎樂觀看Q3

     受惠模具、模造玻璃出貨強勁,模具廠中揚光(6668)5月業績站上億元,繳出年、月雙增表現。展望後市,公司表示,現階段來看第二季營運應會優於第一季,而在模具、模造玻璃需求仍強,以及車用產品穩定出貨帶動下,審慎樂觀看第三季營運,預期應和第二季相差不遠,惟仍需注意關稅、匯率等變數。

  • 《電零組》廣宇董座李光曜:人形機器人零件將是公司營運成長第2隻腳

    廣宇(2328)強攻機器人領域,除已開始出貨機器人拖鏈線束產品,亦鎖定擁有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技術歐美廠商,希望藉由併購擴大產品線及競爭優勢,廣宇董事長李光曜表示,公司目標是成為「機器人關鍵零件供應商」,明年起效益將會明顯發酵,成為公司營運第二隻腳。

  • 毛穎文:力領下半年營運看俏

    毛穎文:力領下半年營運看俏

     力領科技(6996)26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毛穎文指出,與Tier1客戶緊密合作下,力領已成為客戶信賴的長期夥伴,執行副總郭文源分析智慧座艙為驅動顯示應用帶來革命性。瞄準新興市場成長快速之陸系品牌車廠,力領在完整車用產品布局下,公司對下半年展望維持審慎樂觀。

  • 《汽車股》鴻華先進洽商其他車廠合作 拚上市5年後獲利

    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創(2258)今(23)日今日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財報及虧損撥補案。展望後市,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華先進聚焦車型發展與海外市場開拓,目標在2023年11月上市掛牌後的5年開始獲利,同時也會與其他品牌車廠洽商合作機會。

  • 《汽車股》廣華-KY通過配息0.75元 東莞廣澤廠明年首季完成產線移轉

    廣華-KY(1338)今天召開股東會,承認通過113年度營業報告書與財務報告、決算表冊、盈餘分配案等各項討論議案,去年度營運虧損,仍從保留盈餘配發現金股利0.75元。

  • 雙動能助攻 江申樂看今年

     江申(1525)22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曾烱誌表示,最新研發的輕量化板架預計第三季量產,進軍國內上萬輛貨櫃車市場,明年可望出貨600架,成為挹注營運成長重要動能。同時電動巴士車架從第二季開始逐步恢復出貨,年出貨量估逾700輛,搭配傳統車架預計8月恢復出貨,及中華車ET35上市,皆將帶動營運逐季增溫。

  • 達發攻100G市場

    達發攻100G市場

     IC設計公司達發科技(6526)22日召開股東會,2024年半導體產業鏈庫存逐步回歸健康水位,加上終端需求回溫,繳出每股稅後純益(EPS)16.1元成績單。展望2025年,董事長謝清江表示,將聚焦高階AI物聯網與網通基礎建設兩大領域,透過技術升級、供應鏈管理,維持穩健成長動能,DSP(數位訊號處理器)積極往100G發展,預估明年有望進入量產。

  • 半導體布局 鴻海 鎖定IC設計封裝測試

    半導體布局 鴻海 鎖定IC設計封裝測試

     鴻海持續擴大半導體布局,鴻海發言人巫俊毅表示,鴻海於半導體布局主要鎖定IC設計和封裝測試為主,例如19日公布與法國Thales SA及Radiall SA簽訂三方合作備忘錄,設立合資公司投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測試(OSAT);另外,鴻海今年也會增加廠區數量,透過旗下鴻騰精密(FIT)併購他廠的方式,在非洲取得第一個據點。

  • 中華逆勢上修J SPACE年銷目標1.7萬輛 MG銷量逐步回穩

    中華車(2204)在地化政策重傷後逐步恢復,21日法說會表示,儘管去年銷售量受「在地化政策」調整而不如預期,但得益於J SPACE目前訂單表現優於預期,重回同級距銷售冠軍,再加上MG的HS、ZS車系也已陸續復產,第一季銷量重新站回萬輛以上,較上季成長35.2%。

  • 巧新配息2.2元 連續6年股利配發率超過6成

    巧新配息2.2元 連續6年股利配發率超過6成

    全球汽車輪圈大廠巧新科技(1563)21日召開2025年股東常會,巧新董事長黃聰榮表示,公司2024年已獲得Porsche、JLR、BMW、Toyota、Lexus、Stellantis,及Rolls-Royce等7家豪華品牌車廠,正式認可採用RESAICAL®再生鋁材料,其使用率於去年底提升至34%,今年第一季更提高至40%,預期2025年底有望邁向50%。

  • 《汽車股》巧新決配息2.2元 跨足低碳循環鋁材供應鏈

    巧新(1563)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以及盈餘分配案,2024年合併營收為74.7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7.55億元,每股盈餘3.30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2元,依5月20日收盤價格60.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3.7%,公司未來以每股現金股利配發至少2元及配息率至少60%以上為目標。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