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商品風險的搜尋結果,共26筆
為持續推廣投資人教育,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全國大專院校學生量身訂做的證券投資知識競賽活動「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已開放報名,此次總決賽冠軍隊伍獎金高達12萬元,總獎金超過80萬元。
和泰產險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肯定,財務實力評等(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Long-Term Issuer Credit Rating)亦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的展望,顯示公司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
由金管會指導、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保險卓越獎」為國內保險業界最具權威與指標性的國家級獎項,27日舉行第十一屆頒獎典禮,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再度成為最大贏家,合計奪下10金4銀,共14項大獎,其中國泰人壽勇奪7項獎座、國泰產險拿下7項佳績,蟬聯十一屆的榮譽得主,穩坐業界領先地位。
有媒體報導指稱,「待嫁」的三商美邦人壽至2040年達成ICS 100%的缺口逾千億元,三商美邦人壽25日發布澄清稿指出,這個數字為媒體自行推估,且與該公司適用接軌過渡機制及持續執行的自主管理計畫有顯著差異,內部今年4月底最近一次試算結果並無接軌缺口。
在全球資產管理市場高速成長之際,政府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於7月正式啟動。此一構想既有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用心,更有展現台灣科技之外財富實力的決心,如能輔之以融合金融創新、賦予突破既有框架的試點色彩,推動台灣金融服務業更上一層樓,將指日可待。
金管會為配合實務運作需求、提升資訊揭露品質,宣布完成相關規定修正預告,針對實收資本額逾500億元的公開發行公司,放寬與非關係人取得或處分「營業使用設備」及「固定收益投資」的重訊公告標準,共有34家上市公司適用,預計最晚7月底生效實施。
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透過評估模式,推算最容易受到美國主導之貿易戰影響的經濟體,共計檢視155個已開發、新興和前沿市場經濟體,最後得出25個最脆弱的經濟體,就地區而言主要集中在亞洲和北非,前五名經濟體為越南、安哥拉、香港、台灣和馬來西亞。
金管會鬆綁,實收資本額500億元級的重訊公告標準放寬。證期局主秘尚光琪1日指出,已修預告正法規放寬公告的標準,針對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大公司公告的標準放寬二項,包括非屬關係人交易的取得或處分供營業使用設備的交易、非屬關係人交易的取得或處分固定收益投資的交易,有34家適用,放寬後這些大型公司就不用太頻繁公告,不是具有重大性就不用公告,預計6月底上路。
數位資產在投資及金融領域裡,尤其在近期,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美國總統川普3月6日宣布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與美國數位資產儲存庫」(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and U.S. Digital Asset Stockpile)的行政命令。
金管會鬆綁,實收資本額500億級的重訊公告標準放寬了。證期局主秘尚光琪1日指出,已修預告正法規放寬公告的標準,針對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大公司公告的標準放寬了二項,包括:非屬關係人交易的取得或處分供營業使用設備的交易、非屬關係人交易的取得或處分固定收益投資的交易,有34家500億級公司適用,放寬後這些大型公司就不太頻繁公告,不是具有重大性就不用公告,預計六月底上路。
不畏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外銀的外幣存款增長,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資料顯示,滙豐銀和渣打銀的整體外幣存款於去年12月分別為2,770億元、3,503億元,相較於前年同期的2,367億元和3,064億元皆呈現增長,外銀指出,外幣存款增長主要與推動財管業務和市場需求有關,且暫時不會因聯準會是否降息而有顯著波動。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推動「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要消除年齡標籤,避免客戶因年齡無法獲得金融服務,出現差別待遇,第三波修法出爐。銀行局主秘王允中4日宣布,將放寬銀行可向知識與投資經驗足夠的70歲以上投資人推介衍生性金融商品、結構型商品,預計在今年5月底前可以上路。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推動「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要消除年齡標籤,避免客戶因年齡無法獲得金融服務,出現差別待遇,第三波修法出爐。銀行局主秘王允中4日宣布,將放寬銀行可向知識與投資經驗足夠的70歲以上投資人推介衍生性金融商品、結構型商品,預計今年5月底前可上路。
「風險」這個詞,總是帶著一點危險的誘惑,就像海浪,遠遠看著壯麗,一旦捲進去就可能被拍得暈頭轉向。2025年的全球經濟情勢,正如同這樣的海浪,不同市場間的風險層層疊疊,形成了一場需要步步留心的風險之舞。
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兼任產學副院長周冠男表示,開放主動式ETF是相當好的決策,任何類型的商品都有助於市場交易更加完整。同時,主動式ETF開放後,可望逐漸改變近年被動式ETF獨大情況,並有利台灣財務投資人才養成,創造雙贏局面。
2024年台股高股息ETF投資風潮席捲市場,直到第四季部分月配高息ETF配息不如過往,這股熱潮才有暫歇跡象。2025年台股股息率將跌破3%達歷史低點,投資人對高股息ETF還能有動輒8~10%的期待嗎?與其期待每期的配息金額,不如先調整自己對投資高股息商品的期待與認知,也藉機檢視自己投資的初衷。
南非政府要求我駐南非代表處遷出首都,南非政治風險增加。金管會24日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金融三業對南非曝險約新台幣641.86億元、比去年同期略減12億元、年減1.8%,其中,壽險業對南非曝險最高,達574億元,國銀則有67.86億,以台灣銀行在當地分行做授信為大宗,至於證券期貨業雖無曝險,但國人投資的境內外南非幣計價基金規模達2,666億元,金管會也緊盯。
南非18日突然發布聲明,要求我國駐南非聯絡代表處10月底前遷出行政首都普勒托利亞,政治風險增,立委要求金管會緊盯我國投資在南非曝險。
近來權證發行檔數屢創新高,國泰證券2023年的檔數也較前一年增加近4成。隨著投資人高度參與,權證市場在各方面資源與政策的投入與支持,可望更加蓬勃發展。
有位網友手上可投資台股的資金只有10萬,卻希望自己能夠快速累積資產,但高風險高報酬,讓原Po直呼有點像賭博,到底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話題引起熱烈討論,許多人苦勸他先做好本業,待資金能力有所成長後再開始思考投資,不然就是慢慢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