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固定利率的搜尋結果,共249筆
壽險保單大熱賣,彙整壽險業者看法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聯準會降息循環激發金融市場多頭氣勢,投資型保單熱賣;二是部分業者推出美元固定利率養老保險新商品,給付特性受保戶追捧;三是因應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業者推動合約服務邊際(CSM)較高的意外險與健康險(AH)商品。
營利事業未於本(114)年10月底前繳納暫繳稅額者,國稅局已在日前寄發暫繳稅額核定通知書及繳款書,收到後請儘速在繳納期限內繳納,以免逾期而須多繳滯納金及滯納利息。
第四季仍具不確定性,公股銀高層評估,在基金及國外債券方面,將配合金融環境及市場趨勢,精選高評級、穩定高配息等固定收益的基金及債券標的。保險方面,公股銀看好延續「壽險高保障型商品」,另搭配「金流型商品」輔助,包含傳統還本型及分紅保單等。
隨著金管會推動「去長期保證化」政策方向,壽險市場正邁向「可調式保單」的新時代。這一改革象徵保險制度從過去的固定利率與長期保證設計,轉向以市場機制為核心的動態調整,讓保險商品更能反映實際風險與市場變化,回歸保障與風險分攤的本質。磊山保經表示,這並非削弱保障,而是讓保險生態更健康及永續的做法。面對制度轉型契機,磊山與時俱進,以專業協助客戶在制度轉型下穩健規畫、安心前行。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從逾一年高位回落。官方22日開出的中間價報7.0954元,較21日報7.0930元,跌24個基點。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3日走升,續創逾一年新高。官方17日開出的中間價報7.0949元,較16日報7.0968元,升19個個基點,再創去年10月15日以來新高。
壽險業今年業績亮眼,壽險公會16日公布,前九月新契約保費,除健康險年減6.3%獨憔悴、傳統型傷害險年增7.9%,其餘險種包括傳統型壽險、傳統型投資險與年金險等,全數呈兩位數增長;其中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熱銷2,958億元、年增30.5%。
美中貿易談判出現變數,再度引發市場避險情緒,料將引導部分資金前往穩健收益型的債券資產來配置。市場法人表示,現階段市場變數猶存,除了美中貿易對峙情況又起外,接下來聯準會的降息頻率也持續為市場所關注,考量先前聯準會主席鮑爾也強調謹慎降息態度,故建議投資人於債券佈局上,不妨以低存續期、利率敏感度低,但也能顧及收益需求的短天期債為主,以在市況波動中仍能穩健應對。
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及雙十連假中美貿易戰再爆,美股應聲血崩,影響公股銀行股債市投資策略,公股銀行認為,第四季波動可能加劇,但台股長線可延續上行動能,將以逐步從追逐題材轉向實質能實現獲利的企業,鎖定AI、高息個股;債市因預期第四季美債殖利率呈區間震盪,將適度加碼債券,逢利率彈升分批建置部位。
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計畫,將於「台灣週」活動進入一波高潮,集思廣益找出資產管理中心的新對策。此一卓內閣施政以來的代表作,對於提升台灣金融發展乃至推動轉型頗受期待,惟在掌握天時與地利配合的條件外,亞資中心最重要的成功關鍵還在於人和。
妥善安排資產傳承是許多人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台新銀行針對想要規劃傳承資產,卻擔心後代能否持盈保泰的客戶,推出「信託1+1」息息相傳專案,四大亮點涵蓋稅務規劃與財富管理,兼具資產守護與傳承,讓財富成為後代的助力。
華爾街傳奇投資人、歐米茄顧問公司創辦人庫柏曼(Leon Cooperman)警告,美股已進入牛市後期,泡沫正在形成,風險明顯升高。這也是股神巴菲特過去曾提醒的市場階段。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已經釀成許多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受災,不少企業與個人都依據「專案」申請延分期繳納稅捐,不過一旦分期繳納有一期繳不出來,就可能面臨一次繳清的壓力,對於困難企業而言可能雪上加霜。
全球邁向降息時代,曾經乏人問津的「固定利率」保險商品重獲投資人青睞,包括國泰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大型壽險,均推出新台幣計價的固定利率保險商品,讓追求安穩的保戶能鎖定收益,兼顧保障與理財需求。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讓沉寂多年的「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重新翻紅,包括台新、臺銀、南山、台灣、凱基、遠雄、合庫人壽等均推出主打固定利率的美元養老險;對保戶而言,降息循環下鎖定保險給付條件,可避免市場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壽險公司來說,採躉繳方式,能在長債利率仍處高檔時建立部位,達到雙贏局面。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讓沉寂多年的「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重新翻紅。包括台新、臺銀、南山、台灣、凱基、遠雄、合庫人壽等均推出主打固定利率的美元養老險;對保戶而言,降息循環下鎖定保險給付條件,可避免市場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壽險公司來說,採躉繳方式,能在長債利率仍處高檔時建立部位,達到雙贏局面。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釋出以短支長的貨幣調整訊號,25日發布今年第四季定期存單標售引來關注。其發行時程維持先前作法,即每月一期364天期定存單1,400億元,及一期2年期定存單250億元的發行頻率與規模,不過,觀察9月以來,央行每天在市場的公開操作呈現「先緊後鬆」,銀行資調主管表示,因應外資在台的進出為主要原因。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美元利率、匯率維持雙降成為趨勢,受此影響,壽險公司紛拉高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吸引投資人目光。大型壽險公司主管指出,第三季為上市櫃公司股利發放旺季,投資大戶領到豐厚股息後,除加碼股市,基於資產傳承與風險分散考量,保險商品配置也會提升,因此掌握時機刺激市場,也填補受到匯率風險影響的美元保單銷售買氣。
兆豐金控29日舉行2025年上半年度法說會,近期兆豐銀推動的海外整併計畫最受法人關注。兆豐金總經理張傳章表示,透過海外布局戰略轉型、業務結構調整,兆豐銀在全球18個經濟體、39個據點,已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尤其美國關稅政策促使供應鏈重整,將為兆豐帶來三大商機,包括台商赴美投資授信需求、跨境融資服務及外幣避險業務成長。
壽險雙雄拚獲利潛力、積極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目標達成率超乎預期。根據各公司發布數據,國泰人壽今年上半年用固定利率計算的新契約CSM約465億元,為今年全年目標700億元的66.43%;富邦人壽今年立下500億元CSM目標,今年上半年也累積了300億元的CSM,達成率6成,雙雙超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