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家能源局的搜尋結果,共80筆
據《澎湃新聞》報導,自2009年王石以中國企業家身份首次受邀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到去年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9屆會議,王石是歷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高頻出現的中國企業家的名字之一,期間從未缺席。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大陸全社會用電量達到7.77兆瓩時,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二、三季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5%、4.9%和6.1%,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態勢。
中美競爭的賽局近年也延伸到清潔能源的技術。有外媒報導,中國在清潔能源的綠色電力輸送上已到了「碾壓美國」的程度;其中在特高壓輸電技術上,中國多採直流輸電技術,除在傳輸過程中,幾乎無功率損失,也大大降低對煤炭發電的依賴。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大陸清潔能源技術的飛速崛起已讓外界驚嘆不已,最近外媒又注意到,中國在清潔能源的「血脈」綠色電力輸送上已「碾壓美國」。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經濟學家伊斯梅爾·阿西尼加斯·魯埃達(Ismael Arciniegas Rueda)感慨道,雖然特高壓技術不是中國發明的,但中國將其「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並不斷突破極限」。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9日報導,最近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接連超兆瓩時!大陸國家能源局發布7、8月用電量數據。其中,7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226億瓩時,同比增長8.6%;8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154億瓩時,同比增長5%,怎麼看?
大陸今年國慶假期首日,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即迎來排隊叫號現象。有網友反映,從9月30日晚至10月1日凌晨,進出北京、杭州、武漢、長沙及廣深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排隊等待時間長達1至4小時。為維持秩序,不少服務區開始實行排隊叫號制度。
明天(6日)是中秋節連續假期收假日,不少車主或許已經在計畫如何避開可能塞車的地雷路段。而在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中國大陸,車主最苦惱的問題卻不是塞車,而是排隊充電。有車主甚至耗時4小時才充到一次電,直呼快崩潰!
大陸央視24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發布用電量數據顯示,8月大陸全社會用電量再次突破1兆瓩時,延續平穩增長態勢。最新數據顯示,8月大陸全社會用電量1兆0154億瓩時,同比增長5.0%。大陸用電量已經連續兩個月突破兆。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公布的「太陽能與儲能助力能源轉型」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型儲能應用市場,裝置規模占全球總裝置40%以上,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大陸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發佈12日《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力爭2025至2026年,傳統電力裝備年均營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裝備營收穩中有升,新能源裝備出口量實現增長
大陸央視9日報導,大陸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發布政策,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近日,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東率先落地,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新華社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內蒙古開展防沙治沙與風電太陽能一體化工程,推進庫布其沙漠治理。目前,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等庫布其沙漠北部地方,一片片太陽能基地在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成為當地生態治理、經濟發展的堅實屏障。
大陸國新辦近期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畫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陸國家能源局說明,這5年能源基礎設施網路更加完善,建成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電動汽車就有2個充電樁。同時大陸新能源車企的海外投資也越來越多,比亞迪也宣布將在馬來西亞建設組裝工廠(CKD),預計2026年正式投產。
中國新聞網4日報導,據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能源局近日召開大陸全國8月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建設調度視訊會。
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7376萬瓩/1.68億瓩時,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中國大陸新型儲能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平台揭牌儀式2日在北京舉辦。
大陸太陽能產業深陷「內捲」困境,嚴重壓縮企業獲利空間。據財報,2025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環等大陸五大太陽能龍頭企業合計淨虧損高達人民幣(下同)172.64億元。
大陸國新辦26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大陸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是能源供應更足、韌性更強的5年,前四年的大陸能源消費增量已達到「十三五」5年增量的1.5倍,預計5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年度用電量。
大陸觀察者網22日報導,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家能源局」21日發布今年7月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7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226億瓩時,同比增長8.6%,突破兆瓩時大關,這在全球也屬首次。
據澎湃新聞報導,多部門聯動、貫通全產業鏈、切要害重落實,時隔僅46天,太陽能行業重磅會議再次召開釋放明確訊號:以非常決心、超常力度,太陽能反內卷戰役已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