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軍儀隊的搜尋結果,共17筆
為落實推動轉型正義,文化部研擬「不義遺址標示系統設置指引」,持續溝通及協助不義遺址管理單位設置不義遺址標示牌,辦理教育推廣活動,彰顯發生地歷史價值與轉型正義意義。文化部報告指出,去年本已完成26處潛在不義遺址的調查、建立個案資料、現勘及諮詢討論等審議先期作業,今年將再完成19處,預計明年完成全數64處潛在不義遺址審議先期作業。
網路聲量前十大博物館
國軍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昨日下午於兩廳院廣場進行國慶大會預演,聯合樂隊在演奏軍歌與國內外知名進行曲的同時,儀隊配合磅礴樂音、鼓點節奏,呈現精湛槍法與隊形變換,壯盛軍容與嚴整性獲現場民眾肯定與喝采。預演結束,現場也開放民眾與官兵合影、近距離互動,成為最直接的全民國防活動。
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改至民主大道實施儀隊訓練展示,也因官兵需頂著烈日全副武裝操演,引發爭論。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昨(19日)在Threads上表示,面對轉型正義,國民黨只會造謠撕裂族群,事實是三軍儀隊從原本長時間站哨,改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之間的整點巡查演訓。對此,資深媒體人 樊啓明則問,「立委有在沒遮蔽的大太陽下,全副武裝操練15分鐘的經驗?」
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官兵自15日起改為在戶外的民主大道操演,但近期台北市天氣十分炎熱,三軍儀隊在大太陽底下操演,引發外界心疼與批評。對此,退役中將帥化民表示,國家安全不是在意識形態下功夫,耐熱訓練是很勉強擠出來一句話,沒什麼意義,要去蔣化就乾脆把儀隊通通取消,不要虐待儀隊官兵了。
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賴總統選擇這天去視察國家檔案局,宣示政治檔案「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資訊遮蔽」等三方向。不過外界更關切的卻是,原本在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大廳」的國軍儀隊改到民主大道展示,政府毫無意義的小動作,看不到正義,卻撕裂了族群。
15日政府解嚴37周年,三軍儀隊演練場所也從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移至民主大道前方。文化部長李遠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樣的一小步,竟然花了44年,在解嚴37年的今天,我們被束縛了近半世紀的思想,終於正式解嚴了。」
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自今(15)日起移出銅像大廳,改到戶外的民主大道實施操演,結束有44年歷史的銅像大廳站哨與交接展示,而在今天首次進行戶外操演時艷陽高照,這讓上千名網友留言開轟,直呼「沒必要這樣吧?」
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今(15日)起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結束歷時44年的銅像大廳站哨與交接展示,改至民主大道實施儀隊訓練展示,如遇雨天則不實施。國防部也說明,三軍儀隊隊員均完成耐熱訓練。
文化部經與國防部溝通之後,決定讓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這樣做:將國軍儀隊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改至民主大道實施儀隊訓練展示。試問:將國軍「撤離蔣介石銅像」挪移至「民主大道」,就是轉型正義?
為落實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總結報告賦予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任務,文化部12日表示,經過與國防部溝通後,決定自7月15日起調整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執行禮兵衛哨勤務執勤方式,國軍儀隊將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國防部強調,國軍儀隊持續執行中正紀念堂升降旗勤務,以維莊嚴。
文化部1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經與國防部溝通,並於7月4日「行政院轉型正義業務推動專案研商會議」中報告後,決定自7月15日起調整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執行禮兵衛哨勤務執勤方式,國軍儀隊將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
經與國防部溝通,並於4日「行政院轉型正義業務推動專案研商會議」中報告後,文化部今(1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決定調整中正紀念堂國軍儀隊執行禮兵衛哨勤務執勤方式。國防部自15日(下星期一)起,國軍儀隊將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仍維持國軍儀隊演練,將演練場所移至民主大道前方,同時撤除原先於銅像大廳的站哨任務。
橘黑配色的身影穿梭在舞臺上,藉由豐富隊形變化加上特技槍法畫龍點睛,惠文高中儀隊以精湛演出獲得滿堂彩,更以黑馬之姿躋身今年國防部「第7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競賽」決賽,繳出成軍以來最優異的成績單。回顧比賽準備階段,儀隊成員憑藉不服輸的個性克服各項挑戰,辛勤付出終有所成。
民進黨立法委員邱志偉日前對外表示,他認為中正紀念堂應該要撤除國軍儀隊表演活動。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12日上午受訪時也被問及意見,他表示中正紀念堂規畫屬於中央政府權責,他都予以尊重,也希望決策要廣納各界意見與聲音。
號稱「國家門面」的國防部三軍儀隊,日前實施年度三軍儀隊進階專業評鑑,以嚴考核的標準,分別驗證官兵基本儀態、槍法應用及操演編排,考核執行禮儀勤務所需之耐力、操槍與嚴整隊形等能力,此次的年度鑑測,也是三軍儀隊官兵勤務加給的依據,以符合專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