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地震機率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宜蘭近海27日發生規模6.0地震,北部地區最大震度4級,嚇壞不少民眾,也是8月裡11個顯著有感地震中,第2起規模6.0以上的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從斷層破裂長度預估,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99%,大於規模7.0的地震機率則有54%。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或寫龍樹諒)在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提到日本今年可能會發生大災難,被解讀為7/5會出現大地震,竜樹諒25日更新說法,稱7月5日是在忙著出稿時寫下的,「但作夢的日子不等於一定會發生什麼事的日子」,並強調各界關注這件事,就是防災意識提高的證據。對於大地震預言,台灣命理師廖美然也做出解讀。
網路流傳日本將在今年7月5日發生大地震,不少旅客紛紛取消、延後赴日行程,中央氣象署昨表示,該預言來自漫畫家的夢境,沒有根據。不過日本氣象廳今年初公布,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發生規模8至9的大地震機率上升至80%,是依照歷史中大型地震資料及斷層、地質調查分析得出,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測,但這只是一個預估值,不代表大地震會在預估的當年發生,提醒民眾不需過度緊張。
日本氣象廳今年初公布,南海海槽在未來 30 年內發生規模8至9大地震的機率上升至 80%,中央氣象署對此解釋,80%的數字是依照歷史上中大型地震的發生間隔,並搭配斷層、地質調查分析得出,並非毫無根據,但這只是分析地震發生可能有規律的切入點之一,不代表大地震會在預估的當年發生。
近期全球強震頻傳,日本政府與學者多次警告,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機率高達8成,號稱沖繩「最強通靈者」金城保甚至預言今(26日)下午會發生規模8.3的超級強震,然而如今已天黑,卻什麼事情都沒發生,日本網友大罵金城保「垃圾騙子」。
近期全球強震頻傳,日本政府多次警告,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機率達80%;沖繩「最強通靈者」金城保甚至預言,東京灣今天(26日)下午2點58分將發生規模8.3毀滅性地震,隨後引發30公尺高海嘯,清楚細節讓網友發毛。對此,日本內閣防災部罕見針對地震預言回應,以目前的科學知識,很難預測地震發生的日期及時間,民眾隨時都應做好預防措施。
日本政府近期曾示警,在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機率達80%,沖繩近期有名通靈師金城保預言,在日本時間4月26日,東京灣北部會有芮氏規模8.3強震,引發日網恐慌。對此,地震專家郭鎧紋表示,他認為,東京灣近期發生8.3地震「不太可能」,在意神人、神婆湊熱鬧,每天都會煩惱不完。
近期全球地震頻傳,日本政府警告,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機率達80%,加上曾精準命中311地震的日本漫畫家,預言今年7月將發生大地震,讓民眾相當擔憂。如今沖繩有位「最強通靈者」更直言,本月26日東京灣將有毀滅性地震,時間點落在下午2點58分,地震後隨即引發30公尺高海嘯,恐怖預言在網路引發討論。
日本政府上月底公布13年來首度修訂「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災情推估報告,未來30年內這個區域發生大地震機率達80%,全國將有29.8萬人罹難、235萬棟建物全毀。若把全國住宅耐震比例從將近90%推升至100%,全毀建物可大減70%至128萬棟,有助降低罹難人數。
日本政府1月中公布南海海槽地震最新預測模型,顯示30年內從日本靜岡縣至九州沿海一帶的南海海槽,發生規模8至9大地震的最大機率已上升至82%,預計最壞情況恐發生10公尺以上大海嘯。
今(10)日凌晨1時39分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芮氏規模4.4的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觀察,這次的地震震央位在曾文水庫旁邊,「對水庫壽命一定有影響」。郭鎧紋說,以規模4的地震來說,破裂面大小相當於台灣大學公館校區,應特別留意。郭並根據地震間距分析,預測未來1個月內全球恐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機率很高!
21日凌晨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強震,對嘉義縣、台南東部造成嚴重災情,而在本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7日上午9:05發生深度僅10公里的規模6.8極淺層地震,當時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就曾示警,後續恐間接導致台灣發生地震,未料如今成真。
今天(21日)凌晨0點17分嘉義大埔鄉發生規模6.4地震,最大震度6弱,全台明顯搖晃,國家警報大響,接著嘉義、台南又陸續發生多起有感地震。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今凌晨規模6.4地震大約是2顆原子彈的能量,和今年大陸西藏以及日本宮崎地震有間接關聯,並提醒嘉南地區未來一個月仍有可能再發生大地震。
今年地震數量暴增,至今已逾500起,是每年平均值130個的近4倍,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根據過去1萬天的資料計算,台灣每天遇到規模6以上地震的機率是1%,最近一次較大地震發生在8月16日規模6.3,至今已133天,接下來強震機率是否提高值得觀察。
美國加州5日發生規模7地震,全球將面臨規模8強震週期?昨(7日)為日本昭和東南海地震80周年,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表示,南海道大地震平均每近100年會發生1次,且都引起大海嘯侵襲靜岡、和歌山、三重、高知4地,未來30年規模8以上地震高達7至8成機率,呼籲民眾可以避免前往上述地區。
日本九州東南部宮崎縣外海周四(8日)發生規模7.1強震,最大震度宮崎縣6弱,海嘯預計1公尺高。日本氣象廳晚間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訊息(巨大地震注意)」臨時訊息,提醒「巨大地震注意」一詞獲得廣泛關注,「南海海槽」(南海トラフ)也成了日本網友熱門搜尋關鍵字。
彰化縣和美鎮昨晚9點20分罕見發生規模3.7地震,最大震度2級,不少民眾擔心這起地震與鄰近的彰化斷層有關,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表示,彰化斷層屬於盲斷層,要判定是否有關,需要更多資料進行分析。另外據台灣地震模型團隊研究資料顯示,未來50年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機率達99%,其中彰化斷層有5%機率發生規模7.6地震。
很多國外觀光客來台旅遊的第一印象,是台灣的市容比想像中破舊寒酸,完全不像世界第21大經濟體該有的氣派,其實這是都市更新步伐遲緩的後遺症。0403大地震倒下的都是30、40年的老舊大樓,證明都更緩慢不只讓市容宛如落後國家,更對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威脅。台北市長蔣萬安喊出台北進入「大都更時代」,國人期待蔣萬安能落實諾言,更盼望各地方首長都能展現魄力,全力推動都市更新,讓大家都能住得安心。
在規模達7.2的0403花蓮地震後,台北市長蔣萬安7日宣布台北進入「大都更時代」,除了都更八箭政策外,還要全面推動都更政策,特別是針對防災需求積極進行都更,透過包括容積獎勵等政策提高防災型都更的意願,並要求教育局加快推進校舍改建工程,以確保居民和學生的居住安全。
0403花蓮大地震餘震不斷,嘉義地區也觀察到頻繁的地震活動,4月已經出現9起,專家指出,梅山斷層在未來50年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是50%,各單位和民眾應要有警覺。中央氣象署也表示,梅山斷層已約120年沒有大地震,能量累積需要注意,會加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