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地震氣象署的搜尋結果,共71筆
高雄市甲仙區今日下午1時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深度7.8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指出,本起地震與今年1月21日發生在嘉義縣大埔芮氏規模6.4地震不同,屬獨立事件,提醒民眾留意3天內有規模4.5至5餘震。
花蓮縣及東部海域今日早上陸續發生2起規模5的地震,其中花蓮縣光復鄉震度均為3級。氣象署表示,2起地震都是獨立事件,提醒民眾未來3天留意規模4至4.5的餘震。
今日上午7點52分花蓮縣吉安鄉發生芮氏規模5地震,最大震度在花蓮4級,氣象署表示,該起地震是獨立事件,本次地震規模5不算大,未來3天內留意規模4至4.5餘震。
地牛翻身!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22日)凌晨3時20分南投縣信義鄉發生芮氏規模4.8地震,震央在南投縣政府東南東方31.5公里處,深度28.1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地牛翻身!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19日)清晨5時21分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4.7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北北東方4.2公里處,深度22.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宜蘭近海27日發生規模6.0地震,北部地區最大震度4級,嚇壞不少民眾,也是8月裡11個顯著有感地震中,第2起規模6.0以上的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從斷層破裂長度預估,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99%,大於規模7.0的地震機率則有54%。
今天下午4時37分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氣象署表示,因本次地震震央與深度接近,研判屬於今年1月21日嘉義大埔芮氏規模6.4地震的餘震,後續餘震活動持續,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地震的成因科學已證實和地球板塊運動有關,氣象署指出,過去世界各地流傳著各種解釋地震的傳說,其中以「動物說」最為普遍,不同文化與國家各有不同的動物代表,大陸是鰲魚、日本是鯰魚、泰國是大象、蒙古是青蛙、印度是蛇、北美是烏龜,台灣的「地牛翻身」說則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廣為流傳,當時傳聞有人在地裂處看見牛尾巴,讓地牛翻身成為地震的代名詞。
氣象署今(7)日上午公布地震報告,揭露昨(6)日3時22分新北市金山區發生一起規模2.8地震,地震深度僅有4公里。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地震成因是大屯火山活動所致,規模較小,未觸發儀器發布,經核電廠來電詢問才補上相關資料。
俄羅斯30日發生規模8.8強震,也是自2011年日本達規模9的311大地震後,全球最強地震,環太平洋沿岸地區均發出海嘯警報。我國氣象署發布史上第3次海嘯警報,預測東南及西南沿海地區迎來0.3至1公尺浪高,隨著最後一波海嘯於下午抵台,氣象署實際觀測到最高的海嘯波高為蘭嶼站12公分,並於當日晚間5時10分解除海嘯警報。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今(30日)上午7時25分,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7地震,氣象署隨即發布海嘯警報,預計約於1時18分影響宜蘭區域。不少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而引發討論,但南方澳漁民反應不一,有人認為大海的事誰敢說的準,還是要小心;也有人相對平靜的說「感覺是不會有很大影響。」
地牛翻身!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8日)凌晨3時57分花蓮縣秀林鄉發生芮氏規模4.9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西南西方14.9公里處,深度僅18.8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曾準確預言311大地震,還提到今年7月5日將發生一場規模更大的地震。此外日本學者也示警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可能,導致民眾不敢去日本。中央氣象署粉專「報地震」指出,南海海槽屬於隱沒帶,一旦破裂釋放能量,會引起海床位移等水體擾動,導致海嘯,而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可說是「海嘯第一排」。
花蓮去年(2024年)4月3日發生規模7.1強震,沒想到昨天晚上7時,花蓮縣東部海域又發生規模6.4地震,最大震度達到5弱,全台有感,讓民眾害怕會有更大地震或餘震。巧合的是昨天地震發生前10分鐘,有網友目擊天空出現有如鳳凰的「火燒雲」,讓許多人聯想到921大地震前,天空也有相似的地震前兆。
台灣東部海域11日晚間7時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因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表示,本次地震幾乎全台有感,且北部民眾在感受到地震前就已先收到國家級警報。鄰近震央的花東地區暫無災情,但突如其來的劇烈搖晃嚇壞不少人,氣象署提醒,未來3天可能出現規模5到5.5的餘震。
台灣東部海域11日晚上7時00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方69.9公里處,深度30.9公里,屬於淺層地震。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原估地震規模超過6.5,因此對全台除金門都有收到預警簡訊,也是首次對離島連江縣發布警報;他並指出,這次震央半徑15公里範圍內在過去52年間發生15個規模5以上地震,依過去資料評估,該區域地震所衍生的未來餘震不會太多,但東部海域為地震好發區,仍建議民眾未來3天內要注意規模5至5.5之間的餘震。
台灣東部海域今天晚間7時00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表示,本次地震幾乎全台有感,並首次對離島、連江縣發布國家級警報,預估後續餘震不會太多,但仍提醒留意3天內可能出現芮氏規模5、5.5餘震。
台灣東部海域5日晚間1個多小時內連8震,晚間6時9分起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隨後短短20分鐘內再發生5起芮氏規模4以上地震,接著在晚間6時53分再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被氣象署研判為為主震,預估未來3天不排除將有芮氏規模5到5.5的餘震發生。所幸全台均未傳出災情。
今天上午11點47分台南發生規模4.9地震,地震深度僅7.3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在台南、嘉義4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針對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及台南市發布國家級警報。氣象署研判,該起地震與年初嘉義地震無關,未來幾天可能有芮氏規模4左右的餘震。
近日緬甸才發生規模8.2強震,中央氣象署30日晚間指出,大洋洲東加群島發生規模7.3地震,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研判可能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海嘯威脅,氣象署表示,將嚴密監視海嘯的後續影響。後氣象署下修規模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