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均遜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本周全球股市出現上升走勢,成熟市場整體升1.9%,其中美股升2.0%,歐洲與日本分別升1.4%與3.9%,日股再次展現強勢。新興市場整體上升0.9%,升幅落後成數市場,扭轉連續數周優於成熟市場的格局。新興亞洲表現相對較佳,但升幅也僅1.0%,整體市場呈現震盪居多,新興拉美較弱,因巴西回吐早前部分升幅。
台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大廠榮剛(5009)31日公布第二季財報,上半年合併營收60.96億元,稅後純益5.92億元,EPS為1.00元,均遜於去年同期。榮剛表示,主要是新台幣升值對營業額造成衝擊。榮剛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30.60億元,與第一季表現持平,不過第二季稅後純益2.19億元、EPS僅0.37元,都不若第一季。榮剛表示,第二季毛利率為20%、營益率9%、淨利率7%,雖較第一季略顯遜色,但仍符合公司預期。
「美國製造」概念股的大成鋼,無懼近期的對等關稅措施,或新台幣大幅升值壓力,不過大成鋼坦言,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不確定性,及美國遲遲不降息,導致當地商業運轉停滯,客戶即便庫存嚴重偏低也不願補庫存,美國通膨再現則是該公司的隱憂,對今年展望保守。
中國人民銀行13日晚間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受地方化債行動影響,2024年前11個月,大陸社會融資增量與新增人民幣貸款均遜預期。此外,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速小幅回落,狹義貨幣總計數(M1)降幅收窄。
大陸本周將陸續揭曉多項市場關注的重要經濟數據。9月份,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4%,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8%,均遜於預期。打頭陣的低迷物價數據,顯示大陸通縮壓力再度升溫。
大陸景氣持續低迷,日前公布的8月消費、工業、投資、房地產等經濟數據持續放緩。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大型投行隨後相繼下調對大陸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預期2024年大陸經濟成長「保5」恐難達標。
大陸8月中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2.7%,較6月份加速且優於預期,但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失業率等數據均遜於前值與市場預期,工商時報大陸組副主任李書良表示,這反映大陸經濟仍在泥淖中掙扎,雖然7月消費有略微提升,但汽車、金銀珠寶、化妝品及服裝鞋帽等消費品類顯著下滑,總體而言並未給市場帶來信心,還是屬於比較悶的情況。
美國通膨略優於預期;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通膨降溫速度略優於市場預期。整體通膨年增幅由3.0%下降至2.9%,低於預期的3.0%,月增幅由-0.1%升至0.2%,符合預期。核心CPI降溫速度也符合市場預期,年增幅由3.3%下降至3.2%,和市場預期相同,月增幅由0.06%升至0.17%,略低於預期的0.2%,三個月的變動(年化)由2.10%下降至1.58%,這顯示通膨近期走勢已達到聯準會2%的目標。
大陸15日公布今年7月主要經濟數據,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2.7%,較6月份加速且優於預期,但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失業率等數據均遜於前值與市場預期,顯示大陸經濟仍陷於困頓局面。專家表示,大陸經濟前景充滿挑戰。
美國聯準會(Fed)6月會議後決定,維持政策利率於5.25%~5.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今年降息幅度由75基點降至25基點,利率在高位或維持更久。會後聲明和5月份FOMC相比並沒有太大改變,不過描述通膨的部分,由「缺乏進一步進展」改變成「取得了適度的進展」。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多項主要經濟運行數據,其中3月份消費與工業增加值均遜預期。此外,同日公布的大陸房地產數據仍不理想。分析認為,接下來如何引導房地產盡快回暖,並推動物價溫和回升,將是大陸政府的重點工作。
大陸第一季貿易成績單出爐,儘管2月春節連假已過,但3月進出口表現均遜於預期。按美元計,3月份大陸出口年增率為年減7.5%,降幅創七個月來之最;進口跌幅則收窄至年減1.9%。專家指出,數據顯示大陸內需仍疲軟,官方則預期外貿將面臨更大考驗。
亞系外資出具ABF載板最新報告,認為人工智慧(AI)晶片成長將帶動ABF載板需求上升,改善產業供過於求狀況,在台灣ABF載板三雄最看好欣興(3037),認為將成為股價表現落後的AI概念股新遺珠,維持「買進」並調升目標價至250元。
中國人民銀行12日傍晚公布社會融資與金融數據,2023年12月新增貸款與社融規模均遜於市場預期。不斷下滑的人民幣存款方面,12月存款增幅銳減至不足人民幣(下同)千億元。
規劃大陸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剛落幕,大陸統計局15日公布的11月經濟數據即顯示,儘管有「雙11」網購節加持,但當月消費、投資增速均遜預期,唯有規模以上工業表現較佳。分析人士指出,數據反映大陸經濟仍呈現弱修復狀態,仍需大陸政府推出後續政策加碼提振。
長興(1717)受大陸十一長假影響,10月營收呈現月減,稅前盈餘2.28億元,也低於9月表現,每股稅前盈餘0.19元;累計前十月稅前盈餘18.2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1.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