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層診的搜尋結果,共233筆
威力德生醫(7713)2025(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新台幣2.96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6%,延續今年以來營收逐季成長趨勢;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34%、25%與20%,相較去年同期呈現三率三升,推升單季營業利益7,483萬元、稅後淨利5,983萬元,亦均為單季新高表現,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2元。威力德前三季合併營收已達8.14億元,創同期新高,稅後淨利1.51億元,年增16%,EPS為3.37元,第四季營運表現可望保持今年以來的成長節奏。
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SDIA)於台北南港向怡診所舉辦「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成果展」,由SDIA智慧醫療召集人元太(8069)攜手緯創醫學科技等多家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環境永續且具可負擔、可擴張、可複製的智慧醫療跨域解決方案,正式讓智慧顯示科技走入基層診所,落地民眾日常就醫的第一線。
衛福部積極推動落實分級醫療,然而醫師陳俊吉卻語出驚人,直言如果經濟、時間和交通許可的話,建議民眾去「醫學中心」看病。並稱待在診所,有些東西不是醫師不會或不願,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國定假日就醫,上路首日全台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也需地方衛生局、醫師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專家則認為,衛福部可統整假日開診的基層診所,幫助民眾分流就醫。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及國定假日就醫。昨天(2)首日上路,全台13家據點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但也需要地方衛生局、醫事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
迎戰農曆春節9天連假醫療需求,衛福部健保署將於民國115年春節期間,給予醫師診察費、護理費、藥師調劑費給付加成最高2倍。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認為,健保給付只提供給醫院,無法規範醫院如何發放,此政策與其說是為醫護加薪,「較像是在替醫院止損」,衛福部應關注此筆錢是否實際發給年節出勤的醫院工作者。
為解決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提供「很急但不嚴重」的病患可在周日、國定假日就醫,盼分流舒緩醫院急診壓力。2日上路第一天,全台13家共169人就醫,其中多家收治患者僅有個位數。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日表示,UCC是否能有效分擔壓力,還有待評估,若辦得好,未來會持續擴點。
為解決急診室壅塞,衛福部選定六都,共13家據點,今起(2日)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提供「很急,但不重」的疾病病患,可在週日、國定假日時就醫,盼透過分流,舒緩醫院急診室壓力。今天上路第一天上午,台北市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單一院區收治2名患者。
今年年初過年各大醫院急診嚴重壅塞,明年二月春節再度長達9天,為迎戰年假期間的急診人潮,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天宣布,連假9天期間上班的醫護人員,無論醫院、診所的醫護人員,只要有上班,診療費、護理費以及調劑費通通都加倍給,最高達100%,同時他也呼籲醫院現在及早安排床位,屆時不必要的刀可延後到三月,「不要一開工就急著開刀」。
近年來醫院人力流失嚴重,許多科別不但住院醫師招不滿,不少醫師完訓後也選擇到基層診所開業。為減輕大醫院醫療量能負擔,衛福部最快明年下半年實施新制,民眾未經轉診,未來可能得多負擔1200元。對此,百萬網紅Cheap分享自己大醫院轉診經驗,直言很人性,也很失控,健保快被玩壞了
為緩解大型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11月起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首波選在六都共13個據點,每周日及國定假日開診,專門收治檢傷分類第三、四、五級病人。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9)表示,UCC可提供包括兒科、骨科的內外科治療,但不提供開立慢箋,僅收取最低部分負擔,掛號費則依各縣市核定,希望民眾珍惜醫療資源。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項藥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表示46項藥品有可替代藥,僅1款藥廠停產,將採專案進口。藥師林士峰曝光台灣拜耳(BAYER)公司3日的函,稱將停止進口拜耳阿斯匹林腸溶膜衣錠、醣淨錠、醣祿錠等藥。他直呼健保藥價已爛到外商隨時準備放棄台灣市場。
衛福部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並將在11月試辦。不過醫師姜冠宇指出,「假日急症中心」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且奇怪的案例還不少,醫院內部鼓勵醫師與醫護人員下班時間去上這個班,甚至還有些中階主管異想天開,想把急症中心的病人轉到自己醫院住院,即便這些病房並非假日急症中心的分院或院區,他忍不住嘆道,「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健保署11月將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急症,減少大小病直衝大醫院急診狀況。外界擔憂,UCC薪資較高,恐「虹吸醫院人力」,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表示,目前台北3個UCC試辦據點班表都已排滿,且幾乎來自基層、非醫院人力。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升高,當6歲以下兒童出現發燒症狀,醫師懷疑有感染、發炎可能性,往往需要抽血檢驗,但不少家長都遇過小孩一看到針就爆哭,難以安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導入3大變革,為親子打造更貼心且安心的就醫環境。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項藥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表示,46項藥品有可替代藥,僅1款藥廠停產,將採專案進口。醫師張振榕指出,對於這樣的變化感到憂心,很可能會遇到無法接受更換替代藥的患者。他說,藥品供應不穩、健保價格制度僵化,台灣的醫療崩潰會越來越有感。
資拓宏宇布局智慧醫療成果豐碩,不僅IISI 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診所雲獲政府肯定取得招標案,今年初亦取得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第三代醫療資訊系統建置案」,台灣經驗未來亦將輸出海外市場。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將在11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部分負擔比照診所、地區醫院收150元,比起直衝醫學中心急診室的750元,民眾可望省下600元之多。至於掛號費,則由衛生局協調訂定,初步選定6都執行,每個縣市至少2個點。醫師公會全聯會、急診醫學會正著手研擬就醫指引,預計下周出爐。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即將在11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部分負擔比照診所、地區醫院,收150元,比起直衝醫學中心急診室的750元,可望省下600元之多。至於掛號費,則由衛生局協調訂定,初步選定6都執行,每個縣市至少2個點。醫師公會全聯會、急診醫學會正著手研擬就醫指引,預計下周出爐。
衛福部日前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將病人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可獲700點支付點數,而接受下轉者可獲500點加算,9月1日上路,鼓勵落實分級醫療。醫界認為,新制獎勵高,但成效未定,提醒政府給「胡蘿蔔」也要給「棒子」,慢性病超過一定比例者,須重新審視醫學中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