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塔里木盆地的搜尋結果,共30

  • 陸電力逐綠而行 超高壓環網、抽蓄電站、風電齊發力

    陸電力逐綠而行 超高壓環網、抽蓄電站、風電齊發力

    大陸央視財經4日報導,大陸近日能源建設捷報頻傳。大陸最大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正式投運,西部地區裝機最大的抽蓄電站開工,三峽青海海西州50萬瓩風電並網,為大陸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當年今日》河西走廊簡牘出土   漢匈戰爭的故事娓娓道來

    當年今日》河西走廊簡牘出土 漢匈戰爭的故事娓娓道來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5年10月9日,大陸河西走廊一帶再有漢簡新出土,共有2.3萬枚,超過有45萬字。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地方的文明在這塊地方交融,形成一顆千年文化的璀璨明珠。在紙張普及之前,「簡牘」是古代中國普遍使用書寫載體,該物除紀錄了漢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更承載著當時中原與西域溝通與交流來往、區域發展的千年故事。

  • 古代帝王寧可死守西域 也不入東南亞 戰略秘辛曝

    古代帝王寧可死守西域 也不入東南亞 戰略秘辛曝

    古代帝王在西域與東南亞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西域是帝國的生死防線,一旦失守將直接威脅中原核心安全,因此漢、唐、明、清各朝都不惜投入巨大資源死守;反觀東南亞,則以朝貢與貿易維持影響力,長期駐軍成本高、自然環境惡劣,難以穩固統治。這種「生死優先、利益次之」的取捨,展現了帝王冷靜而精明的戰略判斷。

  • 由新疆到歐美 陸研究員破解克菲爾進化軌跡

    由新疆到歐美 陸研究員破解克菲爾進化軌跡

    大陸學者於2024年9月在期刊發表論文,宣布透過基因定序,確認受到學界及消費者推崇的克菲爾發酵乳,源起於距今3600年前青銅器時代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遺跡,將克菲爾歷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後續研究更明確展示最早的克菲爾是如何在時間長河中,從新疆進入歐洲的可能途徑,以及克菲爾粒所含菌株的進化軌跡,最後成為現今維持人體健康的益生菌組合。

  • 塔里木盆地裝上「能量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

    塔里木盆地裝上「能量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

    根據新華社報導,歷時15年建設,總長4197公里的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意味大陸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裝上了電力「能量環」。根據說明,該工程由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分階段施工完成,共計9個變電站,近1萬座鐵塔、線路總長4197公里。目前已有8項工程實現投用,最後一段工程經過驗收消缺後,預計整個工程於今年11月投入運行。

  • 70億人幣翻修絲路重鎮 喀什古城很黏人

    70億人幣翻修絲路重鎮 喀什古城很黏人

     從一支名為《舞樂新疆》的短片開始,新疆旅遊熱度迅速攀升。維吾爾族女星迪麗熱巴隨樂起舞,舞出南疆喀什的古城風情,緊接著熱播劇《我的阿勒泰》又將觀眾帶往北疆草原,描繪牧民隨季節轉場的生活美景。南北疆人文自然雙管齊下,旅遊人次年年創新高,尤以「西大門」喀什古城最具話題。

  • 陸在塔里木盆地突破多項過深鑽井技術!端穩能源飯碗

    陸在塔里木盆地突破多項過深鑽井技術!端穩能源飯碗

    大陸央視報導,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富滿油田是中國大陸目前油氣資源量最大的過深油田。大陸中國石油集團透露,富滿油田累計生產油氣產量突破2000萬噸。

  • 絲路古城新生 電商旅人雲集

    絲路古城新生 電商旅人雲集

     大陸央視春晚節目上,維吾爾族女星迪麗熱巴「舞樂新疆」,舞出南疆喀什古城之美,接著《我的阿勒泰》電視劇上檔,放送北疆牧民從夏牧場轉到冬牧場的美景,喚起旅人尋找「詩與遠方」的衝動。

  • 徒步闖新疆無人區每天打卡 網紅男最終結局「竟是這樣」

    徒步闖新疆無人區每天打卡 網紅男最終結局「竟是這樣」

    敦煌市公安局雅丹派出所警察於景區巡邏時,發現戶外自媒體博主文雷先生未經許可計劃徒步穿越羅布泊無人區。警方立即出面勸阻,避免發生危險。

  • 塔里木油田超深層油氣產量達1.5億噸  佔比達全國37%

    塔里木油田超深層油氣產量達1.5億噸 佔比達全國37%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大陸「中國石油」13日指出,大陸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塔里木油田,已累計從6000米以下地層採出油氣1.5億噸油氣當量,相當於去年大陸全國油氣產量的37%。

  • 新疆地下10910米發現了什麼?塔里木油田收到最大驚喜

    新疆地下10910米發現了什麼?塔里木油田收到最大驚喜

    大陸官方「新疆發布」消息,上天、下海、入地,是人類探索自然的三大壯舉。中國石油集團日前宣布:部署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陸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萬0910米完鑽。自此,大陸把入地的「亞洲深度」,標註在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 沙漠變綠電?塔克拉瑪干沙漠「太陽能專案」併網發電

    沙漠變綠電?塔克拉瑪干沙漠「太陽能專案」併網發電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6日報導,大陸「中國石油集團」15日透露,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建設的130萬瓩太陽能專案成功併網發電。這意味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太陽能治沙再添標誌性工程,塔里木盆地北緣建成首個百萬瓩級整裝太陽能項目。

  • 核工業礦源重大突破 陸鄂爾多斯盆地發現特大鈾礦

    核工業礦源重大突破 陸鄂爾多斯盆地發現特大鈾礦

    近數十年來積極發展核工業的中國最近在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鈾礦勘探取得重大成果,成功探明一座特大型鈾礦床。中共官方沒有說明這座特大鈾礦的預估蘊藏量,但媒體指出,這項鈾礦發現將使得中國鈾資源儲量顯著提升,並大幅增強鈾資源供應的安全保障能力。

  • 陸新類型鈾礦找礦實現重大突破

    陸新類型鈾礦找礦實現重大突破

    新華網10日報導,大陸新類型鈾礦找礦實現重大突破。在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發現特大型鈾礦,這將大幅增加大陸鈾資源量,有效提升大陸鈾資源安全保障程度。

  • 金秋找尋喀什葛爾胡楊 沙漠深處74歲木卡姆傳人十年前來台「看過海」

    金秋找尋喀什葛爾胡楊 沙漠深處74歲木卡姆傳人十年前來台「看過海」

    先說在前,深秋南疆行要觀賞「刀郎木卡姆」前,只知刀郎是地區,不知有位歌手叫「刀郎」,蟄伏十多年去年復出,以<羅剎海寺>15天創下100億無國界播放量。本名羅林的他是新疆女婿,早年在刀郎地區采風被木卡姆的恢弘濃烈觸動到,遂以「刀郎」為名,如同沙漠俠客提刀行走江湖。

  • 挑戰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

    挑戰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

    隨著新疆若羌750千伏變電站兩台主變壓器14日完成5次全壓衝擊試驗後,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新疆巴州地區供電能力提升100萬千瓦;新能源通道容量增加170萬千瓦。據了解,該工程是大陸「十四五」期間建成投運單體投資規模最大、也是沙漠線路路徑最長的750千伏輸變電工程。

  • 塔克拉瑪干沙漠完成「鎖邊」央視揭新疆未來新局

    塔克拉瑪干沙漠完成「鎖邊」央視揭新疆未來新局

    3046公里,這是環繞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圈的長度,在過去40多年的治理中,它的周邊已形成了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但截至去年底,仍有285公里的缺口。從2023年11月,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正式打響,經過一年的奮戰,27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任務,只剩約最後一公里。28日,迎來「鎖邊」完成這一歷史性時刻。

  • 名字取錯?千年古國「精絕國」一夜消失 專家揭滅亡原因

    名字取錯?千年古國「精絕國」一夜消失 專家揭滅亡原因

    尼雅遺址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深處,是漢晉時期西域36國之一「精絕國」的所在地,這裡不但是交通要地,還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然而本該繁華的國家卻在一夕神祕消失,千年後才被人再度發現;不過直到今日,精絕國消失的原因仍是考古學界一大謎團,大多數人認為是戰爭所致,也有人推測是水源不足、難以生存而舉國撤離。

  • 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二之一   僅剩最後40公里

    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二之一 僅剩最後40公里

    大陸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大陸面積最大沙漠。如何固沙治沙、鎖住沙漠是最大生態課題。去年6月6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凸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等三大標誌性戰役,其重要部分——塔克拉瑪干「鎖邊」工程正在進行,塔克拉瑪干沙漠如何「鎖邊」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