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嵙崁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桃園市政府10月20日召開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新增1處原住民族歷史建築、3位口述傳統保存者、1個保存團體及3位傳統工藝保存者。文化局表示,此次新增文化資產涵蓋泰雅族的重要歷史遺址「Sqiy(志繼)自力更生之碑」、口述傳統「Lmuhuw na Tayal」及織布工藝等項目,透過保存者的傳承與實踐,讓族群記憶與文化價值得以延續。
桃園市石門水庫每年執行清淤以增加庫容,為避免清淤車輛通行桃園大溪、龍潭市區道路造成交通衝擊,桃園市水務局代辦水利署「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新設清淤道路8.4公里,該工程已完工目前進入驗收階段,預計2026年初啟用,屆時將開放一般車輛通行,協助疏解大溪地區假日交通壓力。
石門水庫每年執行清淤以增加庫容,為避免清淤車輛通行桃園大溪、龍潭市區道路造成交通衝擊,桃園市水務局代辦水利署「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新設清淤道路8.4公里,該工程完工目前進入驗收階段,預計2026年初啟用,將開放一般車輛通行,協助紓緩大溪地區假日交通壓力。
桃園市復興崗校友會訂於9月21日上午5時至下午2時,在石門水庫南苑停車場及周邊區域舉辦「2025榮耀九三 向國軍致敬路跑嘉年華」,活動規畫42K全馬、21K半馬、12K健康組及4K休閒組等四大組別,預計吸引約2000人參加。由於賽事路線涵蓋南苑停車場、康莊路五段、溪洲橋、月眉人工溼地生態公園、中庄調整池等多處道路,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溪分局特別規畫逾30名警力交通疏導勤務,確保道路順暢與跑者安全。
桃園市大嵙崁文教基金會主辦「大溪藝術進入社區行動」,以「來吧!釀造中!」為主題,邀請4組藝術家與58位大溪在地居民,以公共參與、藝術共創及地方行動為策略,聚焦生活環境中的公眾議題並改善。其中貫穿大溪老街的中央路前段較沉寂,眾人以故事燈箱裝置點亮7處空間,喚起在地居民的情感連結。
為推廣鳳飛飛金曲藝術價值與文化傳承,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與鳳飛飛慈善基金會攜手舉辦「鳳飛飛金曲歌唱競賽」,16日選手們以動人歌聲向「帽子歌后」致敬,重現經典旋律。
8月20日是「帽子天后」鳳飛飛72歲冥誕,「鳳飛飛金曲講唱會」今年邀請朱海君擔任導聆人懷念鳳飛飛在世作品,系列活動於14日畫上句點。
桃園市政府於2023年至今投入總經費逾6億2040萬元,推動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規劃設計、工程與監造。另至今年5月止,已完成13案24件一般古物指定,並公告登錄3案民俗無形文化資產,進行5案原民口述傳統列冊追蹤。積極活化古蹟歷史建築,引入民間營運與文化展演,讓文化藝術融入市民生活。
斥資逾20億元的桃園市石門水庫清淤道路預計8月完工,議員徐玉樹直指從武嶺橋通到溪洲大橋全長8.4公里,除將串聯大溪、龍潭,增替代道路,也將成休閒廊帶,但觀光卻慢半拍,呼籲導覽、公廁等軟、硬體也要跟上。市府表示,將申請為一般道路,並串聯自行車道和周邊景點提升觀光效益。
斥資逾20億元的石門水庫清淤道路預計8月完工,議員徐玉樹直指從武嶺橋通到溪州橋全長8.4公里,除將串聯大溪龍潭,增替代道路,也將成休閒廊帶,但觀光卻慢半拍,呼籲導覽、公廁等軟硬體也要跟上。市府表示將申請為一般道路,並串聯自行車道和周邊景點提升觀光效益。
因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被政治耽誤的藝術家」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一口氣分享2年多來手繪的15款在地動植物,展現桃園市「生物多樣性成果」,笑言:「量多到可以推出桃園生物多樣性月曆了!」他感謝各單位在守護生物多樣性努力,建立了堅實的生態保護及復育網絡,讓桃園的生物多樣性一年比一年精采。
為延續國民天后鳳飛飛的文化精神,桃園市文化局攜手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與鳳飛飛慈善基金會,自5月24日起啟動「盤過思念的山」鳳飛飛金曲推廣系列活動,其中3場金曲講唱會、12場金曲走讀、長達1個月的金曲特展及今年首度舉辦的鳳飛飛金曲歌唱競賽,共4大主題,6日下午於大溪鳳飛飛故事館辦活動記者會,邀請民眾走進鳳飛飛的歌聲與故事中,共同重溫屬於台灣、屬於大溪的美好年代。
桃園市為國內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桃園市教育局為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17日於大溪區大溪國中辦113學年度公開觀議課以「泰雅族大嵙崁事件」為教學主題,統整國文、歷史、地理、表演藝術及資訊課程,深度融合泰雅族在地文化與學科教育,並利用戲劇方式重現。
清明、兒童節連續假期間,掃墓、旅遊車潮將同時湧現,尤其高速公路局預估連假首日車流量接近歷史高峰,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呼籲請民眾避開壅塞路段、提早規畫行程,並配合警方管制疏導。
2025年台灣燈會在桃園,大溪區公所配合活動辦理大溪區燈會,將於2月12日至23日下午6時至10時在三角公園登場,主燈「蛇躍陀螺轉動大溪」設計獨特,高達5米的陀螺不僅美觀,還巧妙融入陀螺、豆干和木藝等元素,充分展現了蛇年的生肖特色。
今年春節連續假期為1月25日至2月2日共9天,桃園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李維振依據歷年經驗推估交通尖峰時段為1月24至25日中午,屆時高速公路各交流道、台鐵桃園、中壢站、高鐵桃園站等各旅運處所周邊可能湧現大量車潮,將加強交通疏導並運用新聞媒體、臉書社群等管道傳遞最新交通訊息,請用路人提前查詢、規畫,替代路線及相關資訊如下:
桃園大圳今年適逢通水100周年,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邀請導演余英宗執導「桃園大圳.潤澤百年紀實紀錄片」今天舉辦首映會,農水署長蔡昇甫、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活動,雙方期盼共同努力,運用新技術與新思維,打造更有韌性的桃園大圳,穩健邁向下一個100年且擁有更多文化與生態。
桃園市大嵙崁文教基金會與鳳飛飛慈善基金會合作,以「鳳飛飛故事館」作為平台,串聯大溪地方品牌,攜手推出「鳳飛大溪」系列活動,其中餐桌行動結合大溪物產、美食以及鳳飛飛金曲,透過食物設計呈現餐桌盛宴。另外規畫「尋找追夢人」、「大溪女力的故事」2條導覽行程,帶領民眾深入了解鳳飛飛的故鄉大溪區。
大溪是桃園的歷史起點,是先人開墾路線、形成聚落的重要軸線,更是桃園在地觀光熱區,隨著時代發展演變,沿著大漢溪興闢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與瑞興濕地公園等多處生態環境友善場域,以永續經營的角度,帶動大漢溪沿線發展,打造生態、觀光、環保及優良水質的國際級水域環境。
桃園市政府舉辦的「2024慈湖十尚音樂季」,雙十假期在大溪慈湖園區熱鬧演出,12日的時尚演唱會除10位伊林名模復古時尚秀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歌手方季惟、曾心梅和温昇豪,演唱金曲,現場觀眾回味過去屬於自己的那段光輝歲月,觀光旅遊局局長周柏吟表示,13日是「十尚音樂季」的最後一天,不僅有桃園在地表演團體大嵙崁絲竹樂團演出、Swing搖擺舞會現場帶著大家體驗30年代的時尚,還邀請到「小鳳飛飛」方寧、沈文程和葉璦菱壓軸演出,歡迎大家一起到慈湖參與復古風派對,千萬不要錯過。